模式。它
需要科学的描述、解读、成型与发展。
3.理论基础: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改善传授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加强指导性教学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
1)认知结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师只是活动中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学者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学习有利于学习者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是受社会性相互作用影响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因为,由于每个人的已有经验和学习情境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是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多元的。整理:WWW.11665.COM 。
相互交流能促使每个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建构知识。
2) 探究式学习理念:
21世纪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使本国的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是----运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责任感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指的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用于各学科的学习。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探究,主动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
3)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理论的观点: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学生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们积极地作出选择、注意等反应;他们积极地组织他们已经知道的信息来实现信息学习,学习者先前的知识极大程度地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记忆和遗忘;他们积极地寻求信息来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4)人本主义:
它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外语教学,人本教学法的核心是对学习过程中的完整的人的充分尊重与重视:
a. 重视学习者内在自我的发展。
b. 倡导着重与过程的教学。
c. 强调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人本教学法着重于过程(process-oriented)的教学关注过程的出发点是“对个体主观经验的尊重”,诸如教师的权威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合作与竞争,安全与危险,成功与失败等,人本教学法认为,关注过程就要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课程或大纲内容是如何被传授和学习的,考虑怎样把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大力倡导教育的中心要从教转变为学,教师的任务不是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而是去发现并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能自由学习和成长的氛围。人本教学法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情感因素。
5) 跨文化交际理论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的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交际的角度看,外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的学习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学习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一种方式。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信息技术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一场革命,多媒体技术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变得越来越小,internet 不仅具有巨大的语言与文化的学习资源,而且是一个最大的跨文化交际网络。运用网络教学,更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的策略,跨文化交际的身份,跨文化交际的适应性、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网络文化信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应重视网络文化的感悟,以适应“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交际和学会创新”的新世纪人才的要求。这是基于信息
[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foreignlanguage/xsyy/135401.shtml]...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