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sw=
at (分解成) sw=a+b+c
①early: tas early as ;②many: tas many as
副词类2:由sw=a+(b) t (分解成) sw= b+a
①generally: tin general ;②economically: tin economy
例 3,介词词组:sw=a+b+(b) t (分解成) sw=a+c+d+e+b+(b)
in words: tin the choice of words.
其次,再看看汉语的词和词组,例句从略。总的公式为:sw=abln?(缩减成)sw=abl(n—n),其中小写n表示缩减词的个数从1到n不等。
例 1 ①信函?信②行走?走③妈妈?妈
说明:口语化的缩减
例 2 ①经济委员会?经委②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
说明:专有名词类和口号类的缩减
例 3:用来表示“闹得人人皆知”和“终于真相大白” ?水落石出
不言而喻,从例1到例3,在语义上,各种结构的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就是英语精密明确,词丰义微的显着表现,汉语书面语的口语化和历史典故和古代流传等的成语化则是汉语的模糊概括,词约义富的典型反映。整理:WWW.11665.COM 。
\语的精密是由英语将一化多而来的,即词组的整体概念被分解为根本成份和语法成份或者是基本概念,附属概念,抽象概念的多种排列。而汉语的概括是汉语将多化一而来的,即词组的整体概念就是主体概念或根本成份,结构形式上没有黏附词的附属概念或抽象概念,但语义上都可蕴含这些言外成份。
语篇的定义和英汉语篇结构模式的对照
根据黄国文的《语篇分析概要》的定义,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在交际形式上,既可为独白,又可为对话;在篇幅的长度上,短者可为一句、一首诗,长者可为一篇、一卷。衔接和连贯是它的两大重要标记。语篇的衔接依靠语法和词汇两大手段实现,它的连贯则倚重逻辑推理或直接判断。又根据霍尔(hall)的理论,高语境的交际或信息传递是在外在环境或个人体验之中进行的,而不是显形的语码;低语境则大多数是在显形的语码之中完成的。汉语民族历来赋有“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非逻辑的曲线思维特质。在结构形式上,汉语语篇多句内与句间的直接组合,形式上缺乏显性的衔接手段,但通过逻辑推理或直觉判断,语义是连贯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汉语是高语境的语篇构成的。英语民族长期坚持“主客二分”、清晰明确的逻辑性的直线思维,语篇结构形式多为句与句的有序排列,形式上照应指称,衔接严谨,语义上脉络明晰,一意贯串直到篇末。相对汉语而言,英语则由低语境的语篇构成。
关于英汉语的语篇结构形式,若用数学公式可从理论模型上简化为:汉语语篇sd=s1+s2+…+sn,其中s
表示语义,d表示语篇,n代表从1到n的自然数,英语语篇sd=s1+a1+s2+a2…sn+an,其中a表示语篇中的逻辑词或功能词,或虚词。下面先略举数组语句说明二者的区别。
例 1:放下屠刀,血债血还。
译文 1: put down your evil arms, blood for blood.
译文 2: put down your evil arms, or blood for blood.
例 2:汉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译文 1: study hard, make progress everyday.
译文 2: 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day.
译文 3: if one studies hard, he will m
[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foreignlanguage/xsyy/135399.shtml]...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