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束阳光》 死亡 文体学 象征主义 生态批评
摘 要:《一束阳光》是美国黑人作家罗恩·米尔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丰富的象征内涵、沉重的生态启示,吸引和震撼着读者。本文从文体学、象征主义、生态批评三个角度解读主人公伊文斯顿博士的“死亡”。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罗恩·米尔纳(ron milner)是黑人文艺运动的典范,民权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之一。他师从于兰斯顿·休斯;荣获约翰·惠特尼、洛克菲勒等多项基金。他的三部剧作(what the wine-sellers buy, don’t get god started,checkmates)曾在百老汇上演。20世纪70年代,他也投入短篇作品的写作,《一束阳光》①(“the ray”)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一束阳光》在冷战和军备竞赛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主人公是为原子能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伊文斯顿博士,小说用一束阳光及反射光线贯穿全文,用摄像式外视角向读者一一展示房间的陈设、地毯上伊文斯顿博士的尸体、墙上的奖状以及钉在奖状下的伊文斯顿博士生前的便条。本文从文体学、象征主义、生态批评角度解读小说主人公的“死亡”。
一、文体学解读
本文以小说的叙事视角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其文体功能。《一束阳光》采用了摄像式外视角(摄像式外聚焦),这种视角具有很强的文体价值,它类似于读者在现实中的直面视觉,使读者产生事件参与者的感觉,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和这种视角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事件,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并且全神贯注,想一口气读完作品。“摄像式外聚焦具有较强的逼真性和客观性,并能引起很强的悬念。”①
小说展示了一个画面,聚焦者只起摄像机的作用,读者仿佛在欣赏舞台上的场景或在看电影中的镜头。随着“镜头”的移动,我们看到窗帘、一束阳光、书橱,又看到长沙发、咖啡桌、酒杯、葡萄酒、《圣经》等。画面很不协调:“皮制长沙发”、“造型雅致的咖啡桌”、“精美玲珑的酒杯”、“雪利葡萄酒”使人想到舒适温馨的生活,而随后地上突现一具尸体,让读者难以理解,产生疑问。由于只是客观的摄像式外视角,对于疑问,读者无从找到答案,因此急于向下阅读,以求获得答案。伊文斯顿博士的“死亡”设置了悬念,却悬在那里迟迟不解,“镜头”中的奖状使疑阵步步深入,直到“镜头”移动到便条,才释开悬念,使读者恍然大悟。悬念的设置能够抓住读者的好奇心理,使之期待悬念的解决,这个悬念引导读者去阅读。
米克·巴尔的理论也阐述可以从聚焦的意义上把握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图像都被聚焦者操纵,聚焦者可比作一架照相机。如果以聚焦者所提供的信息为基础,根据读者与文本中的人物对信息的“了解”情况分析悬念,有四种类型:当一个问题提出来时,可能读者和人物都无法回答;也有可能读者知道答案,但人物不知道;也有可能读者不知道答案,而人物却知道答案;读者和人物都获悉答案,就不存在悬念。四种类型可用图示表示:
读者-人物-(谜,侦探故事,探寻)
读者+人物-(凶兆)
读者-人物+(秘密,例如《老人旧事》)
读者+人物+(无悬念)
《一束阳光》设置的悬念属第一种类型。这是一个侦探式故事,小说出现持枪尸体,谁是凶手?小说唯一的人物伊文斯顿博士无法回答,读者更无从知道。手枪在死去的伊文斯顿博士手里,是自杀?是他杀?这个悬念牵引读者不断前行,在文本中探寻,最后获得谜底,原来伊文斯顿博士是自杀。悬念能震动心弦,激发好奇心,增加阅读兴趣,增强作品艺术魅力,也带给心灵极大的震撼。
二、象征主义解读
通过对小说深入分析,伊文斯顿博士之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耶稣之死或撒旦之死。
1.耶稣之死
伊文斯顿博士象征耶稣,正如耶稣为人类的罪甘愿被钉十字架,拯救人类脱离罪恶,伊文斯顿博士因人类滥用核武器的罪恶而甘愿舍掉自己的生命(自杀),试图以死唤醒核能滥用者的良知,拯救因军备竞赛而陷入疯狂的世界。
小说中的光线、眼镜、木制相框、大头针、便条、(雪利)葡萄酒让人联想到《圣经》{2}的两个事件:亚当、夏娃被撒旦引诱,偷吃禁果;耶稣被钉十字架。小说描述一束阳光像被磁铁吸引或被催眠术迷惑,越过书房里的一切东西,包括《圣经》,径直照在伊文斯顿博士的眼镜上。镜片反射的光又照在木制的奖框和钉着便条的大头针上,而便条上写着伊文斯顿博士的话。这束阳光及其反射光线的路径极具象征意义,象征上帝对人类的救赎计划。
《圣经》记载亚当、夏娃吃了智慧树的果子,眼睛就明亮了。(《创世纪》3:6-7)而眼镜也能使人眼睛看得更清楚,因此眼镜象征智慧树的果子。光线越过《圣经》,像被催眠术迷惑照在眼镜上,象征亚当、夏娃不顾上帝的命令,被撒旦引诱,吃了智慧树的果子。小说描述阳光照在眼镜上有这样一句话:“这束阳光像个轻佻的情侣,径直投向那副眼镜,亲吻它”,正如《圣经》记载:“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创世纪》3:6)
接着,眼镜片反射的光照在墙上木制的奖框上,奖状上写着:
塞缪尔·杰·伊文斯顿博士
在核研究领域
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特此授予——
奖状的木头框象征十字架,而奖状象征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在他头部上方安放的牌子。《圣经》记载:“在耶稣以上有一个牌子写着:‘这是犹太人的王’”(《路加福音》23:38)。“奖状”和“牌子”分别表明伊文斯顿博士和耶稣的身份和荣誉。然后,反射光线照在钉着便条的大头针上。大头针象征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钉子,而伊文斯顿博士在便条上的话代表他本人,如《约翰福音》1章1节说:“道就是神。”因此,大头针钉在便条上象征钉子钉在耶稣的身上。
便条有两处说:“我看着是好的”,出自《创世纪》1章“神看着是好的”(《创世纪》1:10,12,18,21,25)。伊文斯顿博士研发核能,象征上帝创造万物。上帝看着他手所造的都是好的(《创世纪》1:31),而伊文斯顿博士最初也对核试验的成功感到满意:“我见到那团巨光燎过沙漠,我看着是好的。它将给人们带来温饱。”然而,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滥用核能,让伊文斯顿博士看到人类的罪恶:“现在我看到的是黑暗!”便条最后两句:“天父啊!我们所作的,我们晓得,却不能悬崖勒马,洗手不干!”引用《圣经》典故中耶稣死前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从便条的内容看,它是伊文斯顿博士向上帝的祷告。作为核能科学家,他深知人类滥用核武器的罪恶,正如上帝救赎计划中,耶稣为人类受死、救人类脱离罪恶一样,伊文斯顿博士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死,唤醒核能滥用者,达到拯救世界的目的。
小说多次用到“越过”这样的词,让人想到基督教的逾越节(passover),具有拯救的含义。小说还提到雪利葡萄酒,葡萄酒在基督教圣餐仪式中代表耶稣的血,象征耶稣的死、复活及对人类的拯救。小说还用到“dance”(舞蹈),“ecstatic”(兴致勃勃),“playfully”(顽皮地),“play”(玩耍)这些表示欢快的词,使原本令人恐怖的“死亡”变得轻松、活泼起来,暗示伊文斯顿博士唤醒人类良知、拯救世界的计划是有希望的。
从以上分析看出,小说满载象征意义,用伊文斯顿博士舍弃自己生命拯救疯狂世界的行为象征耶稣对人类的救赎。
2.撒旦之死
伊文斯顿博士之死也可进行完全相反的阐释:伊文斯顿博士象征撒旦,是邪恶的代表。撒旦图谋攫取上帝的荣耀和权能、凌驾于一切之上,结果走向毁灭。同样,伊文斯顿博士研发核能,篡夺了上帝创造的荣耀和权能,最终也走向灭亡。
伊文斯顿博士的尸体、奖状、便条分别代表毁灭、荣耀和权能。便条可被看作对《圣经》章节的戏仿,带有嘲讽意味。例如:“我看着是好的。它将给人们带来温饱”,“我仍然看着是好的。它可以发电照明,成为动力”是对《创世纪》1章的戏仿,而《创世纪》1章记载的是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的权能。我们看出作家对人类不自量力、妄图攫取上帝创造权能的嘲弄:正如撒旦,篡夺上帝荣耀和权能的结局就是毁灭。
便条最后两句流露出伊文斯顿博士的绝望、悔恨、理想幻灭。他的绝望和悔恨使我们想到《圣经》中另一个邪恶人物——犹大。《约翰福音》记载:撒旦入了他(犹大)的心(《约翰福音》13:27),于是犹大背叛了耶稣,后来,出卖耶稣的犹大因悔恨,出去吊死了(《马太福音》27:3-5)。伊文斯顿博士跟犹大一样,自知冒犯了上帝,深感绝望、悔恨而自尽。
小说中的一些词汇及小说结尾也具有象征意义。例如:“over”(越过)一词多次使用,描绘阳光“越过”的路径,象征撒旦妄图凌驾一切之上。描绘反射光线时用了“ecstatic”,“ecstatically”(欣喜若狂地), “dance”(舞蹈), “playfully”, “play”等词语,而小说结尾:“那光线兴致勃勃地在工整的字里行间久久地玩耍着,直到黑暗来临,吞噬了这一线光明”,它们象征挪亚时代的洪水灭世以及耶稣第二次再来进行大审判的情景。《马太福音》记载耶稣向门徒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马太福音》24:37-39)光线在被黑暗吞灭之前,依然欢欣雀跃;挪亚时代洪水灭世之前,人们也在照常吃喝嫁娶。《圣经》也预言耶稣会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刻,诸如在享受婚宴喜悦的时候,再次降临,对罪恶进行大审判。此外,小说结尾象征撒旦的灭亡,正如《圣经》记载:天使犯了罪,神曾把他们丢在地狱,交在黑暗坑中。(《彼得后书》2:4)这里的“天使”指的是撒旦的前身及他反叛上帝时所纠集的其他天使。作家用此象征暗示人类滥用核能的罪恶终将导致自身的毁灭。
三、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批评自20世纪90年代成为文学研究的显学以来,一直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不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和谐的生态整体。生态整体观是生态批评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它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为了维护生态整体的平衡与稳定,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束阳光》揭示的生态内涵在于:科技文明和工业社会的发展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使生态系统陷入危机,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异化,也造成人精神上的异化,而异化的结局就是“死亡”。
小说中伊文斯顿博士的便条写着:
我见到那团巨光燎过沙漠,
我看着是好的。它将给人们带来温饱。
后来我看到沙漠变成玻璃,
并且听到婴儿恐怖的尖叫!
但我仍然看着是好的。它可以发电照明,成为动力。
现在我看到的是黑暗!
我们发现了这团火的秘密,烧毁的却是耕田!
这段文字既体现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人类践踏自然的进程。人类沉浸于自己取得的丰功伟绩而自鸣得意,却忽视了辉煌文明背后隐藏的生态和环境危机。人类置自然环境的权利、利益于不顾,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自然,使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干扰,人与自然关系恶化,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受到严重威胁。破坏自然无异于毁灭自己,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只能带来人类的灭亡。正如瑞士作家迪伦马特在剧作《物理学家》中所写:“我们已走到了我们道路的尽头……我们的科学已变成恐怖,我们的研究已变成危险,我们的认识已变成致命。”
便条最后两句:“天父啊!我们所作的,我们晓得,却不能悬崖勒马,洗手不干!”披露人精神上的异化。核能已成为统治、支配、奴役伊文斯顿博士的力量,他的研发成果和应用与他的意志和愿望相对立,他获得的奖状加重了他的心理承载,失望、焦虑、疑惑和幻灭充满了他的心,造成他对自己的否定,亦即他精神上的异化,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伊文斯顿博士是作者塑造的自然人形象,他受到工业文明的摧残,他的自然本性被扭曲、压抑和异化。工业文明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的同时,使人精神生态也失去平衡而最终沦为工业文明的牺牲品。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使人异化于外在自然的同时,也使人异化于内在自然(人的天性),从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双重对抗。“人与自然双重对抗不仅危及人类赖于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也危及人类生存的精神环境。”伊文斯顿博士不堪忍受精神痛苦,走向死亡。作者在小说中安排“死亡”,就是要通过这种毁灭性结局给予我们深刻的生态启示。
四、结 语
这篇小说的解读方式很多,以上仅从三个角度对主人公的“死亡”进行了解读。从文体学角度,“死亡”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象征主义角度,“死亡”象征耶稣之死,抑或撒旦之死;从生态批评角度,小说中原子能研究代表的科技文明和工业文明已引发生态危机,使人异化于外在自然,也异化于内在自然,而异化的悲惨结局就是“死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阐释,既加深了我们对小说的理解,也体现了米尔纳作品的深度和魅力。如文中的阳光一样,小说也散发出熠熠光芒。
① 文中《一束阳光》译文为虞建华教授翻译。
②《圣经》引文出自《圣经》的《和合本》译本。
参考文献:
[1] 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264.
[2] woodie king. black short story anthology.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2 : 105.
[3] 米克·巴尔. 叙述学: 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谭君强译[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90-192.
[4]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4.
[5] 李明滨. 20世纪欧美文学史(第4卷)[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 160.
[6] 闫建华,董晓霞. 生态批评语境下的异化——从飞旋在王龙头顶上的乌鸦谈开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