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主要作品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其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对比中看出了其作品中深刻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莎士比亚 作品 现代性
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还有著名的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的创造者,他就是莎士比亚。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以来热读不衰。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莎士比亚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对人的本质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也因此在他死后的400多年间,世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他的“不朽”剧作。尤其是在影视中,短短的100年间,每年平均有3部以上根据他的剧作改编的影视作品在全世界上映。
早期的莎士比亚作品的风格是明朗,乐观的,这时期的莎翁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晚期由于王朝更腐败,莎翁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其创作风格也随之浪漫空幻。马克思曾说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传大的天才之一。”
那么,莎士比亚对我们今天有些什么意义?近年来因为《百家讲坛》,我们从中国的古典里找到了很多对文化界以外的人也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莎士比亚的著作也可以这样来看,莎剧是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西方人甚至认为是世俗的圣经。在西方戏剧乃至整个西方文学艺术中,作为一个作家,莎士比亚可以给我们提供的东西是最多的。
我们来看看莎士比亚最有名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扬名后世的最主要作品,是他在戏剧艺术和人文思达到最成熟期的作品,是他悲剧的最高成就。但它的现代性不少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因为最有名的中文翻译叫《王子复仇记》。这个名字很成问题。这个最长的莎剧不删的话要演五个小时;如果仅仅是复仇的话,根本不用那么长。哈姆雷特在外国留学,家里出事赶回国来,很快就看到了父亲的鬼魂,鬼魂告诉他——按我们的说法,是父亲托梦给他,非常明确地说:我是被你的叔叔害的,你要为我报仇。如果哈姆雷特马上去报仇的话,这个戏十五分钟就可以结束了。因为他并没有障碍,他叔叔没有防备他,没有不准他带凶器。真要复仇很简单,走过去一剑就可以刺死他了,然后就宣布为什么杀他。因为哈姆雷特是正宗的国王的儿子,继承王位也顺理成章,那就不会有悲剧了。但是,莎士比亚完全不是这样写的,他写哈姆雷特犹豫再犹豫。而戏剧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舞台上必须有积极的行动,不能表现一个角色就是犹豫。犹豫干什么?哈姆雷特到底为什么不动手呢?因为他对于人的生命的理念跟中国古人不一样,他觉得要杀一个人来报仇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对他父亲托的梦,对那个鬼魂说的话,他必须反复求证,才能决定是不是要相信他的话去杀一个人。所以他先要装疯来隐蔽自己的怀疑,他要去试探他的母亲,还要请戏班子来演一个谋杀戏给叔叔克劳狄斯看,这是他发明的“测谎仪”。可惜的是,他“测谎”一成功,克劳狄斯也就看穿了他,先发制人向他动手了。这就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赵氏孤儿》是第一个传到西方的中国剧本,法国的伏尔泰读了这个剧本的译本很感兴趣,改写成《中国孤儿》,里面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动。他在写到程婴要把自己的也是半个月大的婴儿调包作为皇室孩子交出去送死的时候,他的妻子不同意了。程妻说的话不像中国的传统女子的话,而是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她说,为什么要把我儿子的命送掉去保他们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同样的价值。这个概念古代中国人是不会有的,怎么能说有同样的价值呢?他是皇家的孩子,我们家的孩子算什么?当然应该死了。伏尔泰用人文主义质疑了中国经典的一个根本的主题。《哈姆雷特》里面有一段台词大家经常引用,把它看成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的典范,他说:“人是多么美妙的杰作,崇高的意识、无限的能力、优美的仪表,举止好像天使、灵性可媲神仙,他是天之骄子,他是万物之灵。”这句话反映了走出中世纪以后,神权压抑下的人得到了解放。这段话正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为什么哈姆雷特迟迟不采取行动?就因为“人是多么美妙的杰作”,不仅他自己是这样,所有人都是这样,因此任何人在可能要终结他人的生命之前,必须三思而行,必须找到足够的证据。
这个理念在现代中国社会中被广泛接受了,现在我们对死刑的判决越来越慎重,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收回了死刑复核权,因为放在下面容易给不该死的人判死刑。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有时候误判难免会发生。欧洲很多国家干脆取消了死刑,美国还有死刑,但要处决一个人,哪怕判了死刑也可能要等上十年,让他不断地上诉。我们以前常常是一判马上拉出去,当场杀一儆百,现在这样不行了。这就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哈姆雷特》的精神是一致的,跟《赵氏孤儿》的精神倒是相左的。所以,莎士比亚的著作虽然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它的现代性到现在还可以警示我们。我们现在很多方面的改革,特别是法律方面的改革,应该说是反映出我们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改变了。
再来看喜剧《威尼斯商人》,这个剧是因为一磅肉的故事而闻名的: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夏洛克借钱给基督徒商人安东尼奥,在合同上写明,如果到时候不还钱的话,你就得割下一磅肉给我。人们往往认为这个戏嘲讽了犹太人,犹太人就是坏。但这个解读就像把《哈姆雷特》译成《王子复仇记》一样,也是简单化了,《威尼斯商人》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丑化犹太人的戏。犹太人受基督徒迫害,经常流离失所。最后在法庭上,没一个人帮他,所以他最后是家破人亡,连女儿也被基督徒拐跑了。看到这个戏的结局,我们是应该大家欢笑,骂犹太人活该呢,还是应该对犹太人表示一点同情?
莎士比亚写这个戏可算煞费苦心。他自己是基督徒,也不能完全站在犹太人那边来控诉基督徒,那样戏就不可能上演了。事实上那时候英国的犹太人已经全被驱逐出境了,但他觉得,像原来的故事素材那样对待犹太人是不对的,他必须为弱势群体说点话。欧洲舞台上的犹太人历来有一套丑化的程式,演员要装一个漫画式的鹰勾鼻子。但莎士比亚还是要为夏洛克写下那些富有同情心的话,这一点也是他的现代性,也应该对我们很有启发。
悲剧《李尔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李尔好像很傻,自己毁了自己的国家。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有过一个演出,看后有人说,莎士比亚这是在告诉我们,老干部就是不能退。这样的评论当然也很傻,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不退,因为没人能永远适合某个职位。美国有位大公司的ceo惠特尼和莎剧导演帕克合写了一本《权力剧场:莎士比亚的领导课》,书中就分析了这个现象,可以让那些公司老总、ceo们从《李尔王》里学到很多关于如何选拔、培养接班人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