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为美国著名的元小说家威廉•加斯最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作者将小说分解为三十几个片断,然后加以“阐释”,有的片断仅一两句话。小说虽然是虚构的现实,但作者却从语言上突出了小说的魅力,将元小说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 元小说 虚构魅力 创作手法
一、元小说的写作特点
1.元小说的结构特点
元小说具有“并置”、“非连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小说的小说,作者在创作时打破传统小说对情节、人物等真实情景的描写,设置了虚构的环境和内容,让读者置身于幻影之中,并产生对小说内在的探究心理,《在中部地区的深处》加斯选取了多个独立的片段,来描写b镇,主人公并不隆重登场,却在文字里宣泄自己的情感,仿佛三维电影一般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幻境,随着叙述者的内心漫游在支离破碎的美丽场景之中。荷兰评论家奥赛•德汉指出,“加斯的故事中,什么也无法‘聚合起来’:的确无情节,无主题,无人物。故事的唯一兴趣想必是在语言本身了。”
2.元小说的语言特点
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符号学”为后现代小说的创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符号是任意性的,它能够指代真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因而元小说的创作便将各种真实的小说要素模糊化,它们若隐若现,成了不可捉摸的“影子”和“代码”,正如加斯的这篇小说中,b镇,叙述者“我”,老师简尼特•杰克斯小姐,随后又被称作海伦•ⅹⅹⅹ,司各特或詹姆士,这些地点、人物,都不同程度的被符号代替,造成了模糊的感觉。索绪尔认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元小说里所运用的这种语言,也可被称作“元语言”,即对所指起能指作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可以随意的跳跃,不受传统语言的限制,从而达到作者想要创造的意境效果。
3.元小说的意识特点
元小说的兴旺有着其特有的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历了社会大变革,人们的意识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青年人开始奉行一套与其父辈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他们或反抗或叛逆,学生参加政治抗议活动,反对越战和任何形式的战争。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为妇女和各色人种争取更多权利,这直接引向了“嬉皮士”浪潮。风云激荡的60年代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于是,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实验小说,即元小说,创作者们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摒弃或者超越原有的创作模式,用虚构的人物、地点及情节揭示“现实”的虚构性和不确定性,展现了不拘一格的创作思想。
二、元小说的创作手法
1.拼贴和幻影
幻影为元小说里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其特点是虚幻,不真实,给人以想象。而拼贴为将其他文本,如文学作品中的片段、日常生活中的俗语、报刊文摘、新闻和剪报等组合在一起,使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片段构成相互关联的同一体,从而打破传统小说凝固的形式结构,给读者的审美习惯造成强烈的震撼,产生常规叙述方式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两种手法在《中部地区的深处》均有体现,特别是拼贴,文中对三十多个片段的描写,毫无意识的排列,似乎杂乱无章,给人一种没有头绪的感觉,但恰恰是这种无意识的拼贴,给读者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冲击,使读者耳目一新。另外,从语言上看,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幻影手法,将虚幻的城镇与虚幻的人物融为一体,表达真实的内心情感——一个失去爱的人的悲凉。
2.过分
过分:指细节的堆砌,对事物不厌其烦、反反复复的描写,给读者太多的信息,以至于有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感觉。《在中部地区的深处》每一个片段的标题都很相似,甚至有的为同一标题,如天气、电线、政治、教育等,均有2-3次的重复,对于这样无顺序性出现的内容,作者又进一步采取了重复的手法,使得文章读起来更有一种凌乱美,并吸引着读者对问题的反复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在这样随意的步调下显得格外突出,尽管文字重复,但画面却各有不同,将不确定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3.短路
短路:指作者在文本的描写或叙述中常常介入文本,同时又怀疑作者存在的地位,强调文本与现实之间的“断裂”,艺术和生活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加斯在文章中对短路的处理体现在对事物的无能为力上,如小说中提到“我的房子”,我灵魂脱壳,胡思乱想,此刻我就像傻瓜一样在我要失去的东西上留下我的爱,这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在“教育”中描写到:这就是我以为会超越别人的东西吗?爱情?你在哪里?爱我吧。我要节节攀升,我说,我满口胡言,谁也不想。这种带有断裂意境的描述,使读者更渴望知道下面要发生什么,也给作者自己一个缓冲的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让作者的语言更好的服务于虚构的现实中。
三、元小说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1.元小说的价值
元小说早在18世纪就已存在,英国小说家斯泰恩的《项狄传》被视为“最早的元小说”,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元小说才算得上繁荣和兴旺,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而那个时期的创作者更是摒弃传统的创作模式,完善和发展了元小说,使“实验语言”在文学领域有了自己的空间,人们也逐渐接受了这样不拘形式的作品,并从中看到了虚幻结构之下的社会现实。
2.元小说的意义
模糊的人物,虚构的情节,使元小说的结构充满了虚幻魅力,正是这样特殊的创作方式,给文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元小说的虚构使得人们更看清了现实。杂乱无章、支离破碎不过是元小说的表现形式,作者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这些方式揭示对现实的批判,表现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告别永恒的真实,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不确定的文字构造。
参考文献:
[1]方凡.幻影•戏仿•游戏,评威廉•加斯《在中部地区的深处》的元小说特点[j].外国文学,2004,(3).
[2]邵锦娣.“破碎的框架闯进画面”——“元小说”艺术特色[j].黑龙江大学学报,1992,(3).
[3]殷企平.元小说的背景和特征[j].杭州大学学报,199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