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外语论文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

摘要:

反讽是《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精髓所在。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具慧眼识别,又要最大限度地传译,使读者能充分欣赏到原文的反讽特色。王(v1)、孙(v2)、张(v3)三个译本各尽所能、各有千秋,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①

① austen jane: pride and prejudice[z].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1以下各处pride and prejudice中的原文均引自该书其三个译本分别为王科一. 傲慢与偏见[z].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 孙致礼. 傲慢与偏见[z].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1; 张玲张扬. 傲慢与偏见[z].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文内依次以v1 v2 v3表示)

关键词:反讽;翻译;赏析

irony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通常指故意用与原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以达到谐谑、嘲弄、讽刺、喜爱和亲昵的目的。英语里irony的含义远比汉语里的广泛,它不仅指作为修辞格的verbal irony(反语),也指一种文学技巧(a literary device),主要包括:verbal ironydramatic irony(戏剧性反语)和situation irony(情况反常)即literary irony(嘲弄[1])(p306)。此外,irony还被人们用来表示一种对世界的认识、态度和心态:对世界加以描述、分析与推断,或对世界的矛盾和对抗表现出的一种冷静的、超然物外的态度等等[2](p64)。irony作为英语辞格(verbal irony)和汉语的反语基本相同。

irony是英语文学翻译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作者或言者的真实思想往往取决于个别词语的微妙差异,说出的话语是一回事,而其所指却可能是另外一回事,在翻译中直接表达出来便会显得生硬、不宜[3](p218)。某些副语言特征(如拼写、语调)是构成某段话语特征的基本要素,在实际翻译中要重现这些特征绝非易事。译者不仅要具备足够的原语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以识别原作者的反讽意图,还必须具有熟练驾驭目标语的能力以便将irony准确移述出来,使译文读者同样能领略原作的俏皮与幽默。

在奥斯丁的小说中,irony是其艺术创作的精髓之所在。奥斯丁的幽默和讽刺不动声色,微言大义,反话正说,令人常感余痛难消[4](p7)。反讽艺术渗透于《傲慢与偏见》整部小说中,贯穿于人物刻画、情节发展与小说结构之中。本文拟对傲慢与偏见的三个译本(v1王科一译,v2孙致礼译,v3张玲张扬译)中对irony的处理作一粗略比较,着重赏析三个译本在保留原小说艺术效果方面的不同处理。

例1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p.1

v1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p.1)

v2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p.1)

v3 饶有家资的单身男子必定想要娶妻室,这是举世公认的真情实理。(p.1)

《傲慢与偏见》中的这一开首句无疑可说是整个英语小说中最著名的开篇语句了[5](p36)。原文里,irony 表现得淋漓尽致,富有特效。主句使用了一个严肃的大字眼“it is a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仿佛在宣读一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和客观规律,然而从句的语调却急转直下“that a single man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变得平淡无奇[6](p303)。整部小说的喜剧性反讽基调便由这一突降法的开篇首句奠定。v1用渐进法翻译这一句子,读起来通顺、流畅。尤其是“凡是”一词的选用,加重了原文的反讽语气,“凡是”二字足以表明这条所谓客观真理的绝对正确性,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存在。译文取得了与原文同样幽默的效果。v2意义传达准确,句子凝练、匀整、利落,但缺少了原文的反讽意味。v3的遣词非常正规,如“饶有家资”,还具有诗一般的韵律,比如“资”、“子”、“室”、“理”等。然而,把这么一个精辟的语句译成一个字正腔圆的陈述句,诙谐之意味就全盘失落了。

当然,若从文体角度分析,三个译本都还有改进的余地,因为三个译本都对原文语序作了改变,而文学作品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或者内容的一部分,改变形式就意味着改变内容。根据这一观点,可以将此句译为“有这么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所有富有的单身男子都必定要娶妻子。”以从语言形式上体现原文的风格而又不改变其内容和意义。

例2 ... and miss lucas, who accepted him solely from the pure and disinterested desire of an establishment, cared not how soon that establishment were gained.( p.93)  

v1 卢卡斯小姐所以愿意答应他,完全是为了财产打算,至于那笔财产何年何月可以拿到手,她倒不在乎。p.87

v2 卢卡斯小姐所以答应他,只是纯粹为了能有个归宿,早一天晚一天她倒并不在乎。p.116

v3 卢卡斯小姐接受他,完全是出于成家立业这个纯洁无私的愿望,至于多快可以成立她倒不大在意。p.115

这是charlotte接受mr. collins的求婚后的一段话。奥斯丁以叙述的方式运用irony表达了她本人犀利尖刻而又难以觉察的对人对事的评判。句中“pure and disinterested”这一生动扼要且不无讽刺意味的评价来自作者的内心。每一位读者都知道,charlotte接受mr.collins这样一位蠢材,远非出于爱,而仅仅是出于利益与权宜之计的考虑,即“找个保险箱,以免日后挨饿受冻”,完全丧失了道德水准[7](p141)。v1将“establishment”译为“财产”,显得不太精确,其意为“成家立业、安身立命”(《英汉大词典》第586页)。v1与v2两个译本将charlotte的庸俗目的直截了当地表露出来,而关键词“pure and disinterested”却省略未译,读者自然无法感受原文的机智与幽默。只有v3精确地再现了原文的反讽语气。“纯洁无私”这一词语是对charlotte接受愚蠢而荒唐的mr. collins 的一种绝妙讽刺。

例3 they were in fact very fine ladies; not deficient in good humor when they are pleased,nor in the power of being agreeable where they chose it, but proud and conceited. p.10

v1 事实上,她们都是些非常好的小姐她们:并不是不会谈笑风生,问题是在要碰到她们高兴的时候;她们也不是不会待人和颜悦色,问题是在于她们是否乐意这样做,可惜的是,她们一味骄傲自大。p.10

v2 其实她们都是很出色的女性,高兴起来也会谈笑风生,适宜的时候还讨人喜欢,但是为人骄傲自大。p.15

v3 事实上,她们都是出众的小姐,高兴的时候脾气随和,愿意的时候也会招人喜欢;但是都很矜持自负。p. 13

这是一段介绍bingley姐妹的话语,原文里作者的反讽味道特别明显。v1为了将反语表达出来,在译文里增加了“问题是在要碰到……”、“问题在于……是否乐意……”和“可惜的是,她们一味……”等原文字面上本无而在涵义上却含有的词语,使译笔确切而传神[1](p307)。而v2与v3均照字面直译,语句虽说精练多了,却使读者难于理解原文的讽刺意味,可能误以为她们真是很好的小姐,只不过有点儿骄傲自大罢了。

 

例4 "i admire all my three sons-in law highly,"said he , "wickham, perhaps, is my favorite;but i think i shall like your husband as well as jane's." (p.284)

v1 他说:“三个女婿都使我非常得意,或许韦翰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我想,你的丈夫也会象吉英的丈夫一样讨我喜欢”。p.259

v2 “我非常器重我的三个女婿,”他说,“威克姆也许最受我宠爱。不过我想,你的丈夫也会象简的丈夫一样讨我喜欢。”p.334

v3 “我对我这三位成龙快婿都非常推崇,”他说,“魏肯也许是我最宠爱的,不过我想,我会喜欢你的丈夫,就和喜欢简的丈夫一样。”p. 346

这是小说结尾处mr. bennet对他三个女婿的评价,充分显示了奥斯丁的讽刺幽默在人物刻画上的高深造诣。mr. bennet将wickham 称为最“宠爱”、最宝贝的女婿,显然是在说反话。mr. bennet不仅仅沉湎于习惯性的矛盾表述与自我陶醉之中,而且讽刺性地认识到了wickham的自我意识与自己的自欺欺人之间的痛苦对比[2](77)。三个译本都比较妥帖比较圆满地译出了说话者的意图和语气,准确地表达了mr. bennet的机智与自我嘲弄式的悖论。

例5 ..... "to treat in such a manner, the godson, the friend, the favourite of his father"--she could have added "a young man too, like you, whose very countenance may vouch foryour being amiable." p.61

v1 ……“你是他父亲的教子、朋友,是他父亲所器重的人,他怎么竟这样作贱你!”她几乎把这样的话也说出口来:“他怎么竟如此对待像你这样的一个青年,光凭你一副脸蛋儿人家准知道你是个和蔼可亲的人。”p.59

v2 ……“如此对待他父亲的教子、朋友和宠儿!”——她本来还可以加一句:“还是像你这样一个青年,光凭那副脸蛋,就能看出你是多么和蔼可亲。”p.78

v3 ……“用这种态度对待自己父亲的教子、朋友和心爱的人!”——她本来可以再加一句:“而且还是像你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凭你这相貌就可以保证你是和蔼可亲的。”p.76

这是elizabeth在听了wickham自叙可怜身世后的一番话。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聪慧、伶俐的elizabeth的形象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同样受到作者的嘲讽[2](p64)。由于对darcy的强烈偏见,扭曲了她的判断力,使她敏锐的洞察力变得迟钝。显然,谁都知道以貌取人是很不可取的,而elizabeth此时却偏偏以貌取人,还振振有词,且浑然不知自己的幼稚可笑。v1在遣词方面不够简练,却十分传神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格。“to treat……”译为“竟这样作贱”要比v2与v3中的“对待”胜一筹。“she could have added”译为“她几乎把这样的话也说出口来”要比“本来还可以加一句”、“本来可以再加一句”更生动、形象、贴切。“whose very countenance”译为光凭你一副脸蛋儿,更具口语特色更符合elizabeth爱打趣的语言风格,更能体现她的内心情感倾向。v1的译者更准确地再现了原文风格,使elizabeth的形象更为丰满、可爱。

例6 my dear charlotte and i have but one mind and one way of thinking. there is in everything a most remarkable resemblance of character and ideas between us. we seem to have been designed for each other. p.161

v1 我亲爱的夏绿蒂和我真是同心同意,无论遇到那一件事莫不是意气相投,心心相印。我们这一对夫妻真是天造地设。p.149

v2 亲爱的夏洛特和我真是同心同意。我们两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意气相投,心心相印。我们真像是天造地设的一对。p.198

v3 我亲爱的夏洛蒂和我完全同心同德,在任何一件事上,我们都是意气相投,心心相印。我们真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珠联璧合。p.198

这是mr. collins在向elizabeth 夸耀自己与charlotte的婚姻是如何幸福如何美满的一段自我表白。原文里,mr. collins的一番话至少有三层含义。他们夫妇之间的和谐是一种十分别扭的协调,只有一种有悖常理的“设计”才能将他们结合。不过,collins的确“设计”charlotte作个妻子,而她也“设计”他来作丈夫,即两人都只是在寻求任何可接受的配偶。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相互吸引实质上是由一种超越他们两人的力量所左右着他们的相互认可[8](p17)。三个译本都巧妙地传达了原文的喜剧性的讽刺效果,使得mr.collins不知不觉地具有讽刺意味,他的虚伪、愚蠢及自欺欺人甚至试图愚弄他人的做法当然逃不脱奥斯丁锐利笔锋的针砭与鞭挞。汉语的四字词语,如“同心同德”、“意气相投”、“心心相印”用得均很精妙,尤其是v3在“天造地设”之后加上“珠联璧合”,既增加了讽刺色彩,更突出了mr. collins 的语言风格,喜欢择用大词、生僻词和浮华词藻使他显得更滑稽、可笑,也更真实可信。

总之,三个译本的译者都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在充分传译原作的反讽特色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译文各有千秋、值得回味。不过,由于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及各自的认识的局限性,三个译本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是文学翻译中的正常现象。v1可读性强,但从整体上添加了许多词语,略嫌累赘。v2用词凝练多了,但四字词语用得过多,影响了翻译效果。v3从保留原文语言形式方面着手,收到十分显著的文体效果,但过于囿于原文形式,使可读性受到影响。

《傲慢与偏见》中,irony俯拾皆是,不胜枚举,通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充满了讥诮、幽默的话语,这也许是该小说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在英汉文学翻译过程中,尤其名著重译时,保留原文的风格美是最高标准及价值所在,也是译者必须竭尽全力所要达到的目标。在翻译奥斯丁这部小说时,译者既要有慧眼识别irony,又要能提调各种语言绝招与艺术技巧加以移译。irony的翻译虽是一件绞尽脑汁的工作,同时却具有不可抵挡的魅力,也往往是译者施展自己生气勃勃的才华的用武之地,保留原作的反讽风味是小说翻译达到“神似”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 w. a. craik. jane austen: the six novels[m].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and co. ltd, 1968.
[3] 但汉源.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4] 张玲张扬. 前言傲慢与偏见[z].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5] jane austen. the critical heritage[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7.36.
[6] geoffrey n. leech, michael h. short.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prose[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7.
[7] marcia mcclintock folsom.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usten抯 pride and prejudice[m]. new york: the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3. 141.
[8] harold bloom. jane austen:modern critical views[a]. joe weinsheimer. chance and hierarchy ofmarriag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c].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86.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更新时间:
    试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戏剧性特色
    对于《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译语赏析
    女性婚姻的悲哀与理想—— 评《傲慢与偏见》
    一部犹太宗教史研究的拓新之作——评《美国…
    文学作品中反讽的言语行为理论阐释——试析…
    简论从杨缤译《傲慢与偏见》看意识形态对翻…
    论《傲慢与偏见》婚姻价值取向
    浅议《傲慢与偏见》中宾利和简的婚姻
    评《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式”主角桑提亚哥
    评《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作风格和手法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浅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与金钱的关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