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翻译
一、引言
目前,国际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文本的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旅游翻译属于实用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交际活动。旅游文本翻译是为了引起目的语读者旅游的兴趣和共鸣,并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旅游翻译的质量无疑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认识和欣赏。本文试图从目的论的角度对英语旅游文本的翻译进行有意义的探索,以寻求对该文本翻译的有效途径。
二、目的论与旅游文本翻译
目的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学者katharina reiss、hans vermeer 和justaholz mattan。20世纪70年代,他们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其中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是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翻译是人类进行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的一个次范畴,同时还指出了目的论的三个法则,即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法则”是所有翻译必须遵循的首要法则,也就是“目的决定手段”,即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是由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的,要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翻译策略。同时,vermeer明确指出,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为目的语环境中的对象创造出的文本,因此所有的译者都指向其预定的目的语对象。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拘泥于与原文“对等”而影响译文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功能,可以完全根据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并结合目的语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知识以及交际需要等各种因素来决定译文文本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论创始人认为目的论是实施翻译行为的最理想的方法,因为它高度强调翻译任务的要求与翻译的目的,因而将翻译看做是一种在众多信息来源中作出选择的过程。对于翻译人员而言,拥有辨认翻译功能和将翻译实践作为一种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交际过程来对待的能力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用目的论来指导旅游文本的翻译,能够帮助译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旅游文本翻译的本质,明确其意图,使译者能够通过掌握各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完成旅游文本的翻译。因此,在目的性原则的理论指导下,译者必须详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旅游文本翻译也要以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实现其预期功能为标准。就某种程度上说,旅游文本翻译的首要原则和唯一目的是译者能够成功地实现原文的各种功能,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受到译文的吸引和感召,并最终采取消费行动。
三、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策略与方法
(一)增译法
例1:the youngest of the rocky mountains, the teton range is a spectacular sight. enhanced by glaciers, deep canyons, snowfields, and lakes, the range shoots up suddenly, with no foothills around it.
译文1:洛杉矶山脉中最年轻的提顿山脉景色壮观,在冰川、深渊、雪地、湖泊的衬托下,它拔地而起,四周没有丘陵小山。
译文2:虽为洛杉矶山脉中之最小,提顿山却气宇非凡。它拔地而起,绝壁凌空,冰川映雪地,高峡出平湖,景色蔚为壮观。
例1是一段关于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的文字介绍。在译文1中,译者主要采取直译的方法,虽然没什么错误,但译文缺乏感染力,渲染不出提顿山脉的恢弘气势。而译文2的译者则通过增词的方法,例如“虽”、“却”翻译出提顿山脉的恢弘气势;同时,译者在理解原文的意境的基础上,按照汉语的行文习惯,运用汉语的中常用的四字结构“拔地而起,绝壁凌空”,表现和渲染出原文的意境和氛围。这些词语不但没有影响原文的内涵表达,反而大大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同时又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欣赏习惯。
例2:the swaying palm trees, the golden beaches, the crystal white crests of the gently lapping waves——our island paradise can be yours.
译文1:摇曳的棕榈树、金色的沙滩、轻轻拍打着海岸的波浪、水晶般银色的浪头——我们天堂般的海岛就是你的。
译文2:棕榈树在风中摇曳,波浪轻柔地亲吻着金色的沙滩,荡起如银般的涟漪——我们天堂般的海岛在向您召唤。
例2是一则旅游宣传广告。原文语言朴实、风格简洁,采取罗列的方法来介绍景物。译文1基本上采取了直译的方法,非常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但读起来总让人觉得缺少了原文的韵味,没有很好地实现原文的劝诱功能。译文2则通过增加一些有渲染意义的词语,如“在风中”、“轻柔地”、“亲吻”、“召唤”,将静态的景物描写动态化,给汉语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译文2中的最后一句“我们天堂般的海岛
在向你召唤”也有一种邀请的意味,成功地实现了原文的劝诱功能。
(二)拆译法
例3:rich in glorious scenery, filled with prolific wildlife, and dotted with pretty villages, the shannon erne waterway is the longest naviagle waterway in europe, and is a paradise for nature lovers, boating enthusiasts and those who prefer the quiet life.
译文:香侬厄恩水路是欧洲最长的航道。它以其壮丽的风景、丰富的野生动物和众多美丽的村庄成为大自然热爱者的天堂,喜欢划船和钟情宁静生活的人也定会爱上这条河流。 例3原文结构紧凑、主次分明,体现了英语的逻辑美和写实的特点。如果按照直译,则让读者感觉整段文字压抑,根本没有任何的美感。要翻译这个长句,我们可以把它先拆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①rich in glorious scenery/②filled with prolific wildlife/③dotted with pretty villages/④the shannon erne waterway is the longest naviagle waterway in europe/⑤is a paradise for nature lovers, boating enthusiasts and those who prefer the quiet life.此外,对于第⑤部分还可以进行拆分。在以上的几个部分中,主语是第④部分香侬厄恩水路,因此可以先将该部分翻译出来,其余部分都是对主语的阐释,可以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分别译出。
例4:the sky reflected in the water turned the seine into a lovely shade of blue which trembled in the hazy sunshine filtering through leafy branches of the trees lining the river’s edge.
译文:天空映照在水面上,给塞纳河染上了一层怡人的蓝色;朦胧的阳光透过两岸枝繁叶茂的树木,照得河水碧波荡漾。
例4的原文体现出英语特有的句法结构,通过过去分词、定语从句、现在分词表达出明确的逻辑关系。在具体翻译时,译者可以根据原文的逻辑关系把它拆分为以下五个小句:①the sky reflected in the water/②turned the seine into a lovely shade of blue/③which trembled in the hazy sunshine/④filtering through leafy branches of the trees/⑤lining the river’s edge.然后再按照顺序把每个小句的意思分别译出:①天空映照在水面上/②把塞纳河染成了漂亮的蓝色/③(塞纳河)在朦胧的阳光的照耀下碧波荡漾/④ 阳光透过枝繁叶茂的树木/⑤(树木)排列在河的两岸。最后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再适当地调整语序和添加词语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