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外语论文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析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教学

析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教学

  一.前言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可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华。翻译是两种语言在两种文化中的转换.是在文化中的信息传播,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民族的文化,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因此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及思维差异对翻译的表达和理解,对翻译实践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翻译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其文化修养和翻译能力。
  二.在翻译教学中,加强对文化差异的了解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edward burnett tylor,1871)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体现了每一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同时也影响了该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翻译是在一定文化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语言形式的转变。它涉及两种语言,也是两种文化。要对一种语言进行翻译,必须先理解这种语言,并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将翻译符合译入语(目标语)的习惯。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只有全面考虑文化因素,才能避免错误的产生。
  (一)地域文化差异
  环境文化或地域文化是有所处的地理、自然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在语言的反映中包括目的语国家的地理知识及同其地理现象有关的语言形式。传统上来说,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人口多,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内陆农耕文化,所以用语多用农谚,例如:“槁木死灰”“骨瘦如柴”“对牛弹琴”“斩草除根”等等。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而和中国不同的是,而西方文化自始并和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生活环境对语言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中有大量与航海有关的词语“from sea to sea(举国上下)”、“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drink like a fish(豪饮)”、“have a good sailing(一路顺风)”、“swim against the current(逆流而上)”、“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深流)”。
  (二)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主要指与一个社会中反映人际关系的文化.主要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等。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在历史文化、社会准则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蕴含特定
  文化意义的汉语成语像“司空见惯”、“名落孙山”、“四面楚歌”和“东施效颦”等。英国历史上曾是政教统一的国家。因此有the king and pope,the lion and wolf(国王教皇,狮子豺狼)”的说法。再比如中国人把婚事和丧事(wedding and funerals)说成是“红白喜事”(直译red and white happy events),但是西方人对此很不理解。他们想不通为什么把丧失亲人这样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说成是喜事。其实,在这里“红喜事”指嫁娶之事,译成weddings即可;而“白喜事”反映汉族人对死亡自古就有乐观豁达的态度,对老弱病者而言,死是一种解脱、是福分。由于西方人不具备这种文化背景,在翻译的时候不能字面直译。
  (三)思维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就句子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法治的不管主语用得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人治的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能使人听懂说话人的意思,就算了。”正因为汉语缺乏主语,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英语国家沿袭了古代希腊人非常严格和规范的语词系统。古代希腊人认为,语词系统与思维系统是相一致的,要表达一个清晰合理的思想就离不开清晰合理的词形和句法。而在一个毫无条理的陈述结构中,思想肯定也是杂乱无章的,而杂乱无章的思想是没有意义的。英语形合的特征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形成的。与之相反,中国人重直觉,强调意念流,只要能够达意,词的形式是无关紧要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藏在字里行间。正所谓“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没有一个谓语动词,但其所描绘的画面和包含的意蕴却是回味无穷的。
  (四)语言形态文化差异
  在语言形态上,英语和汉语在发音、语法、篇章结构和修辞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指出:“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英语句子“多随举随释”,枝杈蔓生,呈树状结构,分叉处有介词,关系代词连接。而汉语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逐层展开,节节延伸,犹如竹子”。英语的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之间结构关系和逻辑联系必须交代得十分清楚。英语的关系词(包括介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词等)十分丰富,英语正是靠这些关系词的过渡和连接,从形态上来维系句内和句间的各种关系的。因此英语句子结构呈树状,往往有一主干(复合句中的主句或简单句中的某主要成分),主干上枝蔓横生:句子成分随时可加以修饰,而修饰语中的某成分又可被别的成分修饰。由此往往形成长句。汉语句子结构呈竹节状,逐节(短语或小句)展开。汉语的句子可以在同一施事或主题语之下按逻辑顺序铺陈,虽然小句间有逗号隔开,但语句的联系仍是紧密的。这样,汉译时经常由英语的树状转化为汉语的竹节状。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例如:the boy,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said,when i spoke to him,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参考译文:
  男孩哭得心都快碎了,当我问及他时,他说饿极了,有两天没吃了。
  从上例可看出,英语十分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的完整,上面英语句子主干为the boy said,但节外生枝,叠床架屋,竟有5个从句,用了who,as if,when,that,because等多个连接成分,形成一个空间构架,犹如“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呈树状。而相应的汉语节节展开,言简意赅,语意连贯,结构紧凑,呈竹状。
  修辞上,汉语讲求匀称,用词趋向重复,在音、义、词和句方面有很多对偶和排比句。而英语中有汉语中没有的alliteration(头韵)如:his great gaunt figure filled the cabin door.(他高大枯瘦的身影塞满了木板小屋的门)英语修辞中有oxymoron(矛盾修辞法),如she looked tall and splendidly alone.(她个子高高的,好像鹤立鸡群,显得格外俊俏)另外,有的修辞虽然汉语中也有,但利用英语词汇的特殊效果达到一语双关.如the wounded captive,an enemy high-ranking officer,lies before the doctor.(受伤的俘虏是敌人的高级军官,他躺在医生面前——对医生撒谎)
  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很难理解这些语言字里行间的深意和文字的巧妙所在。所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让学生熟悉这些特殊的语言文化知识并成为了翻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三.结语
  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也是文化知识的教学。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信息的转换与编码时,译者只有具备了双语言能力和双文化能力才有可能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但是任何外语文化的学习都不能不以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让学生意识到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并且要让学生注意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学会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这将有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英语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国际领域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这也就使得英语翻译教学具有了跨文化性质。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现代人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更新时间:
    微博环境中徐州市“非遗”文化的推广研究
    我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重庆城市主题文化构建与战略选择
    多民族文化下的文明内冲突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网络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英法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及经验借鉴
    文化产品产业化路径研究
    传统体育龙舟竞赛文化传承的责任思考
    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变异及其反思
    论乡村文化旅游住宿的品牌化建设
    文化礼堂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之举
    浅谈蓝色背景下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