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不折腾”的音译看中国文化成分的音译化趋势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的一句“不折腾”引起翻译界的一场轩然大波。由于“不折腾”乃中国民间白话,具有中国文化论文联盟http://特色,而文化成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其内涵乃为某文化所独有,尤其是中国—— 一个享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度,其文化意蕴可谓博大精深,而其往往是翻译的难点。针对“不折腾”的英译,英语专业人士及英语爱好者各显神通,竞相提供译文。然而,口译员却直接将其音译为“bu zhe teng”,这引发了各种反应,嗤之以鼻的有之,击节叫好的亦有之。在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该译员的这种音译表明:随着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的不断增强,音译法在汉译英中将被更多地使用。 一、音译的发展回顾 1.音译法的理论基础 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和对应意象的情况时有发生。对这些文化特色表达的翻译,传统上人们采用直译、意译、加注与音译的策略。音译现象古已有之,在中国第一次翻译高潮,即佛经翻译时期,唐代的著名大翻译家玄奘曾提出“五不翻”之说:“①秘密故,如‘陀罗尼’(直言,咒语)。②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自在,炽盛,端庄,名称,吉祥,尊贵)。③此无故,如‘阎浮树’(胜金树),中夏实无此木。④顺古故,如‘阿耨菩提’(正遍知),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⑤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玄奘所谓‘不翻’,就是用音译,音译即不翻之翻。”换言之,将梵语按其发音直接译成与汉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词汇。虽然在佛经翻译中,汉语是目的语,但这“五不翻”原则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汉译英,尤其适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成分的翻译,客观上为音译法的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林纾的音译实践 林纾是中国第三次翻译浪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翻译史上贡献最大的翻译家之一,由于他不懂外语,因此翻译策略总体上倾向于归化。但“译文里有相当突出的‘欧化’成分”,译文字里行间出现不少汉语里没有的新词,也采用了译音代译意的方式,如“马丹”、“密斯脱”、“安琪儿”、“俱乐部”等。 3.近代汉语英译策略的变化 (1)汉语人名和地名的英译策略变化 事实上,在英译汉过程中,音译现象随处可见,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肯德基”、“麦当劳”。汉译英过程中,音译的例子虽然不多,但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音译也逐渐发展起来。为了方便英语国家的人掌握汉语,英语里最初的汉语借用词都是采用威妥玛拼音(wade-giles)拼写,主要用来拼写汉语中的专有名词,如汉语人名和地名。例如:“孔子”被译为“confucius”,这其实是由“孔夫子”加“us”(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后面都有 “us”)组合而成;“孙中山”的英译是“sun-yatsun”;“长江”被译为“the yangtze river”。但自从1982年起,《汉语拼音方案》开始被联合国标准化组织接受并确定为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一切中文文献的国际标准。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人名和地名拼音出现在国际交流中。“胡锦涛”被称为“hu jintao”,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能接受“confucius”和“sun- yatsun”的说法,而将其音译为“kong zi”和“sun zhongshan”。因此,汉语人名和地名的音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2)中国文化意象的音译化转向 中国虽然享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一度落后,国民的弱国的心理很强,这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肯德基”已经在每个中国孩子脑中根深蒂固,而中国人却还在为“汤圆”找对应的英语词汇。“汤圆、饺子、国学”等,都属于中国特有的汉语表达,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词。因此,为了做到忠实原文,也为保护和传播中国文化,人们开始使用“tangyuan”、“jiaozi”、“guoxue”。威妥玛拼音(wade-giles)拼写方式后来也用来拼写普通名词,包括具有中国特色文化意象的词汇,如:“旗袍”和“麒麟”被译为“cheongsam”和“kvlin”。不过,随着现在汉语拼音法被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接受,“qipao”和“qilin”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 从佛经翻译到林纾的翻译,再到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以及表达中国文化的普通词的翻译,整个过程无不诠释着音译化的发展趋势。 二、从语言层面看今日音译实践 1.单词和短语的音译 老子信奉有所为,有所不为。翻译亦重在有所译有所不译。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汉语被译成英语,但由于许多词汇和意象为中国文化所独有,在翻译中意义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最近阅读中,笔者发现,在汉译英时,为了尽量保留中国独特的文化意象,不管在单词还是短语层面上,译者采用音译的趋势越来越强,即越来越多的汉语拼音出现在英语中,许多新生事物也采取音译方式。例如:中国的“航天员”和“山寨版”,采用部分音译,成为“taikounaut”和“shanzhai version”;也有全部音译的单词,如“道”,普遍为人接受的是“the way”,但现在很多人将其音译为“dao”。 除了单词层面上呈现音译化趋势,含文化成分的短语的翻译也在朝着该方向转型。从表1的对比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出这种趋势。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2.句子的音译 如果说单词与短语的音译还不足以证明文化成分的音译化趋势,那么,句子的音译呢?“不折腾”,是中国民间的一句白话,在语言层面上属于句子,口译员却将其直接音译为“bu zhe teng”,这开创了句子音译的先河。针对其音译,笔者以“信达雅”翻译标准和异化翻译法为理论基础,归纳出三点原因,并借鉴玄奘的“五不翻”得出文化成分的“三不译原则”,证明“不折腾”的音译有其理论基础,也符合今后文化成分翻译的发展趋势。 (1)“信达雅”翻译标准和异化翻译法 清末民初的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提出“信达雅”翻译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成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论文联盟http://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他所主张的信是要意义而不背原文,强调的是忠实于原文。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三者为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这里的“达”即达旨,指不拘泥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雅”则是尔雅,将对译文的要求上升到美学的高度。 “所谓异化法,是接受原文和译文的语言、文化等差异,忠实传达原文内容,把读者带入异国情景。”如鲁迅所认为的,翻译“不但移情,也要益智……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斯莱尔马赫说过不是译者不打扰作者,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就是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让作者靠拢读者。因此,异化翻译即要求无限接近原文,包括其语言和文化。 “信达雅”标准与异化法有统一性,译文要做到忠实、通顺、尔雅,中国文化成分的翻译就要求译者尽量使用音译等异化的翻译方法。 (2)中国文化成分的“三不译”原则 1)此无故。中国文化特色词或句子产生于中国,代表中国独特的文化,在英语及英语国家文化中往往找不到对应词与意象。根据“信达雅”理论,翻译首先必须做到“信”,即忠实与对等。对于“信”的本质,大家各持己见,对等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等的不同层次包括:语音的对等、词语的对等、意象的对等、功能的对等、神韵的对等。”“不折腾”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民间白话,在英语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习语。其音译 “bu zhe teng”,不仅做到了以上的五种对等,而且能够引发外国人对这个词语和异域文化的兴趣,从而主动了解中国文化。再如:“京剧”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表演艺术,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及独特的意义,非外国的歌剧所能表达。“beijing opera”不能准确传达“京剧”的神韵,因此可以考虑使用音译“jingju”。再如表示中国哲学的词汇“气”、“阴阳”都乃中国特有,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因此,也采用音译,即“qi”、“yin-yang”,如此这般,才做到忠实原文。而且正如日本的“歌舞伎”被翻译成“kabuki”一样,“京剧”被译为“jingju”,也能起到保存中国的文化意象,保护民族文化的作用。 2)多义故。汉语词汇浩如烟海,一词多义现象俯拾皆是尤其是文化特色词,意蕴丰富,单个英语单词或短语无法完整地表达其意思。1977年初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折腾”的解释是:翻过来倒过去;反复做;折磨。从修辞意义上看,含有为达到某些目的反复做一些事,亦可理解为“没事找事做”。在胡主席的讲话中,“折腾”的意思应该是“没有明确效果的频繁的而剧烈的政策变动”。由此可以看出,“不折腾”的意义也是多种。译文“don’t make trouble”, “don’t flip-flop”,“don’t move sideways”,“don’t get sidetracked”等均未能准确表达胡主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能将多种意思囊括进去。翻译的第二个标准是“达”,即达旨,即要将意义准确传达。因此,对这种多义又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句子,应该考虑使用音译。再如:“加油”,传统上我们将它译成“come on”,事实上,“加油”含义极其丰富,在不同情景下有不同的含义,在外语中很难找到现成的对应句,而且“加油”一词还频繁地用于大声连续有节奏的呼喊,因此音译应该是最好的方案;其详细的含义和在不同场合的意义,可以让外国人通过本国的词典来学习掌握。 3)简洁故。莎士比亚曾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正确理解,准确表达,而且需要读者关照,因为译文的优劣最终要由读者检验后才能判断。中国文化成分含义丰富,往往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清楚的,有时需要冗长的句子加注释,这样,会大大降低译文的可读性,而且过长的解释往往难以记忆,也因此使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传播文化的目的就被扼杀在萌芽之中。而且用一大串词汇去描述一个外来的概念,使用时非常不方便。音译的本质就是用一个符号去代表这一长串解释,讲话和书写时只用这个简单的符号,而符号的具体含义则通过学习记忆在大脑里。有人将“不折腾”译为“no more frequent under-investigated radical changes to our politics”,或许这个翻译将胡主席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但是,这就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诙谐意味,读者不会认为它有什么特殊意味,而且如此长的译文更会让读者感觉累,更别谈去记住什么,或是深究其意义,也就失去了解异质文化的兴趣和机会。因此,像“不折腾”和“加油”这种简短的句子,如果采用音译,则能做到简洁明了,交流起来也方便,也就接近严复提出的“雅”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的标准。 综上所述,由于此无故、多义故、简洁故的原因,采用音译后,像“不折腾”这类文化特色句的文化内涵就不会丢失,因此选择用音译法翻译,有其理论基础,也是大势所趋。 但是,有人会问,这样的音译,外国人论文联盟http://会接受吗?任何新事物的接受都有一个过程。况且,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快,直接的跨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交融的现实平台,在努力开发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充分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神韵,是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绝好机会,外国友人有了机会来中国直接体验中国的本土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了近距离的接触。看到粽子,再告之端午节的起源,他们就会明白粽子并不仅仅是糯米做的金字塔状的饺子。如果将其直接音译为“zongzi”,外国人不仅能接受,还会联想到其文化内涵。当外国友人说着流利的汉语与我们交流时,他们接受的不仅是汉语这样一种符号,同时也将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理解、接受下来。翻译不再仅仅是文本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递,从而实现世界文化交流的繁荣。 三、结 论 随着全球日益一体化,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各类语言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人们对另一种文化的接受速度正在逐步加快,音译正成为翻译中国文化成分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从最初的佛经翻译,到越来越多的人名、地名以及中国特色词的音译转向,再到胡主席的“不折腾”,甚至“加油”的音译,无不诠释着这一趋势。“不折腾”的音译只是个开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逐步走向世界是必然。中国文化成分,如果采用音译,就不用再折腾,费尽心思到英语中寻找对应词或句。既能完整地传播中国文化,也能慢慢为英语读者接受,岂不两全其美?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