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外语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从高考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引言

高考通常被认为是国家和高校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而且是一种必要的、有效的途径。因此对每个学生的考察目的、考察内容、能力要求和考察形式都体现在高考的每一份试卷中。外语考试就是其中之一。那么高考外语考试的方向以及目标、内容、能力要求和考察形式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呢?狭义上来说是依据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广义上来说是社会的需要。

近几年来,高考外语题型发生了质的变化。拿英语来说,高考中出现听力测试,试题的出题方向以语境为主,加大阅读量,强调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写作部分增加内容,要求较以前也有所提高。这一变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英语作为外语在中国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我国进入 wto(世贸组织),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全民提高外语水平,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样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所需。

因此,高考对外语的考察目标较以前有所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外语素质教育也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倡的。高考的外语考察实际上是对中小学外语素质教育的总体检测。这两者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有的外语教师将考试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进行外语素质教育就保证不了考试成绩。有些教师还进行着传统的应试教学,虽然学生考试成绩还可以,但学生没有语言能力的提高。归根到底,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没有理解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而语言的交际能力是最主要的体现之一。

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素质教育的方向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

一、何为语言的交际能力

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的充分的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首先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 hymes 针对 chomsky 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s competence)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hymes 提出的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他认为交际能力要考虑四个方面:

(1) 合乎语法,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

(2) 适合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可行;

(3) 得体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得体;

(4) 实际操作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际出现了。

这就是说,交际能力包括对语法的合法性、心理上的可行性、社会文化的得体性以及实践中的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从广义上来说,交际能力是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了人的整体素质。交际能力包括许多因素:

语言知识──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认知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世界知识的掌握等;

文化知识──文化观念和习俗知识;

文体知识──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词语和语篇等进行交际的能力;

其他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体势语、面部表情等);

情感因素──对他人及事物的社会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以及性格和习惯等。

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为什么说外语的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达到,原因就在于此。交际能力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涉及范围广。各种因素处于不同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的另一特征是相对性,即交际能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达意”也许是交际能力的最低要求。不存在交际能力的最高限度。

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语、书面语)和非语言手段(体势语、面部表情等)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它包括理解与表达两方面。

二、高考试卷考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对交际能力这个定义的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不论是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以广义角度,我们可以发现,语言的交际能力正是高考要考察的中心内容。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高考增加听力测试是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有力证明。高考听力内容以日常生活学习为主要背景,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和情感因素。尤其是对话语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话语是指相互作用的话语(interactive discourse)。对于一个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学生是否能正确听到信息,理解信息,乃至最后反馈信息(选出答案),关键在于学生对这个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是否具备完整的合理的语法知识结构,对该语言是否可行以及在社会交往中是否得体给以判断,是否在实践中多次运用。学生认为听力测试题目比较简单(北京地区),总分 30,平均可以达到 21-25 分,甚至更高。原因是学生已具备听力测试题目中要考察的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平时外语教学强调交际法──以听说为主进行外语教学是很重要的。因此,某些地区取消高考听力测试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另外,单项选择试题的考察重点是语境的理解或语境下的语法判断。这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语法考察。换句话说,单项选择实际上已变成测试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考察语言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抓住主要信息(getting meaning through the context),理解语篇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加大了阅读的考察,文章内容新且篇幅长,所设选项要求学生具备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和高度、准确的概括能力。这无疑给所有考生造成了很大困难。学生读不完文章,理解、判断、推理不准确就会造成大幅度丢分。在写作上,从语言的数量到语言的准确、地道以及从文章的某篇到遣词造句,对学生语言输出的要求较以前有所提高。另外 2003 年北京地区高考考试说明中出现新作文题形──开放式作文。这无疑是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自身语言的能力和风采。

高考针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及写作加重分值,其原因就是要考察学生的交际能力。正如上面提到的,交际能力体现在理解和表达上,所以测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考察。语言表达和理解是一张纸的两面,不可分割。而且语言理解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比表达能力更重要,因为:

(1) 根据心理语言学习得研究,语言理解能力的获得优先于表达能力;

(2) 语言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

(3) 语言理解能力是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实,高考试卷的每个题形都是对交际能力的一个检测。学生完成高考试卷是一个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表达即发出信息,还包括理解部分,即接受信息。

 

从整个高考试卷的分析来看,有些外语教师进行的外语教学走进了误区──过分强调语法的学习,忽视了语言的理解。高考的重点放在了语言理解能力的考察上。对于一个书面语篇(written text)的正确分析和理解,这一过程常常不被认为是语言交际能力掌握的过程。人们在讨论交际能力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口头表达方面,这便导致了交际能力培养的两个缺陷:

1. 忽视对书面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2. 忽视对理解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作为语言交际两大方式之一,书面语交际能力应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这不仅因为高考要考察这一能力,而且现代化社会生活对书面语交际能力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另外,书面语交际在本质和方式上与口语交际还有着重要的差别,所以它应该引起我们外语教师的关注。

综上分析可知,高考外语测试就是要考察语言交际能力。这样,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如何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首先,要了解外语交际能力的特殊性,认清其特殊性才能把握语言教学的方法。

外语交际能力在其本质和内容上与母语交际能力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主要在其获得的方式、程度、要求等方面。如前所述,一个人母语交际能力的获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化过程,即一个母语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获得与其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与此相比,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则遵循一种完全不同的途径。

(1) 从获得方式上讲,一般而言,外语学习者是在掌握了母语一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外语的。母语交际能力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已经谈过语言知识会发生迁移,同样,由于人类交际手段的相对一致性,交际能力的正迁移是必然会发生的。这就意味着具有良好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此外,如果母语与外语的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

(2) 从程度和要求上讲,研究表明,成年外语学习者无论采取何种学习方法,其外语交际能力只能达到 native-like,其语音、词汇、惯用法等总有某—方面与本族语的特征有差异。另外,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目前,高中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中有两个明显的不足:

(1) 缺乏本国语交际规则的明确知识,因为一些教师并不知道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尊重对方的交际习惯,不可以以自我为中心。

(2) 缺乏对外语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的明确认识,因为一些教师不知道外语的语法结构中有一定的程式。

前者过失在于学生的母语教学;后者过失则在于外语教学。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注重书面表达,忽视口语能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只能靠自我领悟或模仿。因此学生以学习汉语的方式来学习外语。另外,中国汉语界也缺乏对汉语交际模式的研究。这对外语教学很不利,外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辨析母语与外语形式上和功能上的差异,强化其“跨文化意识”,从而获得真正的外语交际能力。这一点,给我们所有中学外语教师提出了挑战。这就迫使我们在日常点滴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渗透和比较。

其次,要把握高考成绩就要分析一下中国语境下的中小学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1) 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中国影响很深,如: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这些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要想在短时间内将其彻底改变是不切实际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有一个过程。

(2) 汉语的特殊性。汉语无论在语音、语法,还是文字系统、书写形式等方面与世界上绝大多数拼音文字的语言迥然不同。汉语深深地扎根在汉文化这块土地上,其文化传统、思维方式、风俗人情等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和欧美人如果学同一门西方语言,由于该外语一般都是与欧美人的母语有着同源关系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语言特征都十分相近,因此学习起来困难要少得多,母语对外语的正迁移要远远多于负迁移。中国人学的外语与母语相比,由于语系不同,差距甚远,学习外语困难要大得多,母语对外语的负迁移也多得多。

(3) 语言环境十分贫乏。教师和教材是外语语言的唯一输入源,“语言输入”极其有限。这不仅仅表现在农村,在发达城市也尤为突出。

(4) 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我国绝大多数普通中学的班级过大,条件简陋;教育投入不足,基本的语言实验设备、图书音响资料得不到保证。这些都制约了新的教育思想的贯彻实施。

(5) 师资力量不足。现有外语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自己的外语交际能力尚不足以展开交际教法。有不少教师仍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目的,这可能是制约着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贯彻实施的瓶颈。

(6) 学生学习方式不同。我国学生由于受传统文化、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与西方学生相比在个性表现上有很大不同。西方国家的学生强调个性,课堂上无拘无束,敢于向教师提问题。而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深受其他课程教学方式的影响,习惯于小学、中学班级的课程教学方式,上课留心听,认真记笔记。对民主、平等讨论不习惯,对课本内容提出质疑更为少见。

以上这些问题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制约作用,影响到了语言学习的本身,自然在新形式的语言的测试中也要受到影响。

怎样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学习外语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依赖于语言知识和各种非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外语教学应在强调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其他有关的知识,包括语境知识,世界知识,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仅凭所谓的交际教学法恐怕不能真正提高交际能力。任何外语教学都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 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地位;

(2) 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3) 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贯彻以上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机械地使用单一的外语教学方法。

四、结论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有共性也有其特殊的一面。提高高考英语成绩,核心问题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言教学核心的交际能力不仅仅指简单的口语会话。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交际能力所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及对交际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决定了提高交际能力的难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非纯英语教学的问题,它涉及到母语教学以及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关,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年龄、动机、认识水平、学习环境等都应考虑在内。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根本抓起,而且不光是外语交际能力,母语交际能力也应倍受关注。应培养学生善于交际的意识,同时其他学科也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 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 pride jb, homles j. sociolinguistics [c]. harmonds worth: penguin, 1972;

3. littlewood w.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4. 束定芳,当前 sla 研究和外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国外外语教学,1994,(3);

5. 孙骊,从研究如何教到如何学.外语界,1989,(4);

6.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更新时间:
    201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II试题点评
    高考英语写作必杀技之连接词
    高考真题语法分类练习(四)
    高考真题语法分类练习(五)
    高考真题语法分类练习(六)
    结合2012年高考浅谈英语阅读理解“词义推断…
    高考路途遥,词汇知多少
    探究高考英语听力设计 提高听力应试技巧
    无需细读文章,快速搞定 高考阅读
    高考英语试题中单项选择题的利与弊
    浅探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捕捉 关键词  巧答高考英语听力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