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音乐课堂上却得不到学生的喜爱,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将中国民族音乐带进课堂,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民族音乐,对学习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熟悉的音乐文化入手,再慢慢将新的内容注入。改变学生定式思维,让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创编能力。将历史文化知识渗透到民族音乐学习中,让学生体会不同时代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深意。在课堂教学改变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看法,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体现新课标弘扬民族音乐真正目的。
关键词:民族音乐 兴趣 定式思维 体验 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85-01
当问起学生音乐课堂希望学到什么,大部分的学生都会给予肯定的回答——流行歌曲。笔者任教于一所农村学校,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较差,小学的音乐课基本上都由繁重的语文数学课代替。学校专业的老师较为缺乏,学生对音乐课的印象都是较为传统的的模式。所以谈起音乐课不要说民族音乐即便是课本上的学生都提不起兴趣。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笔者认为很多学生不了解民族音乐所以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不高,笔者针对此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作为老师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将民族音乐带进课堂。
1 从学生熟悉的入手
新的课本上如果让学生选择最想学的内容,学生大部分都会选择一些较为熟悉的。笔者认为民族音乐之所以会在本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足迹,必定有着它的过人之处,笔者觉得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课堂环节也是颇为重要。开学初笔者让学生在课本内容中选择最想学的三首歌曲或某个单元,“泥土的歌”是完全没有学生会选择的,所以在准备上这些内容时,笔者都忐忑许久。但事实告诉笔者只要有正确引导,学生是能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些民族瑰宝的。例,在教授“泥土的歌”时笔者将贴近本地学生生活的客家山歌带进课堂,起初许多老师都觉得不好,怕学生不接受,还给笔者建议换个流行版本的。想不到学生非常感兴趣,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学生根本没机会接触到这些,家人虽然讲客家话但除了老一辈会偶尔唱唱,平时确实很难听到。当时学生看到客家山歌《落水天》的谱子立马反应过来这歌得用客家话,感觉有一定的成就感产生,便兴奋不已,纷纷在用客家话念着歌词。整节课下来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听一些班主任反应学生甚至在课间还把歌拿出来唱唱。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熟悉的问题特别有自信,在课堂中首先引入地方特色的音乐,可以使其注意力集中对深入了解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深入了解后对自己作为客家人感到自豪。从而慢慢改变学生对地方音乐文化的态度。
2 走出定式,让流行与民族相融合
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同样的节奏并与生活贴近,但对于民族音乐的印象,学生大多都是停留在表面的感觉当中,对于唱法和曲调风格都只是片面的了解,要想把民族音乐带进课堂就得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民族音乐给学生的印象大多朴实、贴近过去的生活,学生早已先入为主。要改变这样的状态笔者认为在教授民族音乐相关的课堂时不妨将一些相关的流行音乐也带入。改变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才能走出定式思维带来的弊端。湘教版八年级教材中《又唱浏阳河》欣赏课,对于湖南人民来说《浏阳河》确实熟悉不过,但对于一群地道的90后甚至00后的广东中学生,这跟天文数字没两样,更谈不上“又”。笔者在备课时找到了流行歌手周笔畅的《浏阳河2008》做为课堂的导入,进而引导学生注意引用《浏阳河》的几句,便将课堂引回“浏阳河”的变迁中。当在《又唱浏阳河》中听到经典的几句时学生便很快反应过来,再结合历史的原因学生便明白为何这首歌是千家万户都唱过的名曲。
3 参与音乐课堂体验
民族音乐尤其是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大多的节奏感较强或者充满了再创作的空间,笔者认为不妨让学生参与其中。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听一两遍就走神的,可以让学生简单唱唱部分特别重要的句子然后再听全曲。这样最起码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至于部分特点明显的,让学生参与创设节奏或者创编歌词比比赛也是很好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既不会呆板,也能让学生有参与的机会。
七年级下册“泥土的歌”的《放马山歌》是一首云南的民歌,为了让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学习产生兴趣,笔者在课前首先将歌曲中部分吆喝的小节选出来给学生做了个情境创设游戏,课堂气氛活跃。演唱全曲后笔者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一些节奏来丰富歌曲,让学生分小组比赛。不少学生利用上手中的笔还有水杯创编一些马蹄声、风声等等。
4 了解歌曲中的历史背景
把民族音乐带进课堂,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审美观,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感受本民族所特有的气质和神韵。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开篇便是“举杯祝福”,《歌唱祖国》被誉为第二国歌,学生大多也非常熟悉,但这都是局限于旋律,学生还是没办法体会到真正的含义,笔者在课堂中增加了部分历史资料(文字、视频、图片)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中国人从被侵略、残害的过去走出来是多么不容易,当学生再次听到这首歌曲时感受便是完全不同,在演唱过程中学生笔者不需过多强调力度、情绪,学生的真情实感是能从歌声中感受到的。民族音乐代表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新课标中提要到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课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结合历史文化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内涵,达到潜移默化教育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弘扬民族音乐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更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民族音乐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是挺立在世界民族音乐丛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作为华夏子孙,我们为此骄傲。民族音乐早就进入教材但却很难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看待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角度认识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让中国民族音乐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内容,才能真正做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欣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2]范晓君,王朝霞.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