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现就英语新课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导入”联袂,事半功倍。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人入胜,让学生始终兴致较高地围绕教师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活动,“教学导入”环节就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一环。而信息技术的影音与图像动画整合于新课的导入环节,恰恰能满足初中生的心理需求,为英语教学设置“形象、生动、声情并茂”的情境与语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学生在一开始上课时就被吸引,从而激发了参与英语学习的欲望。
如八年级(下)unit2《whatshouldido?》第一课时的教学导入,借助于多媒体,课前设置一个“enjoypiecesofmusic”的环节。通过暴风影音系统,首先播放了几首小提琴曲和萨克斯乐曲,学生徜徉在悠扬舒缓轻松的音乐氛围中。就在这时,音乐突然更换成经过笔者用软件处理过的“背景音嘈杂,并伴有刺耳声”的jazz。在这对比强烈的音乐出现后,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立即表现出不舒服并要求教师停止此音乐。此时笔者说:“recently,wheniwanttogotobedeverynight,but-theneighbordownstairsoftenstillplayssuchkindofmusic!ican’tstandanymore!whatshouldido?”学生很快就进入教师预设的教学氛围,不断地有学生举手向教师提供建议,很自然地进入到本课时要求学生掌握的向他人提建议时的常用句型“youcould/should……”“maybeyoushould/could……”的教学,效果超出预期,事半功倍。
二、多媒体技术创设语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兴趣。
我们英语教师最希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什么样的难题,或者说英语课堂中最稀缺的资源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不是语法条文,不是词义辨析,不是句型句式,而是一种“真实”:真实的语言,真实的语言环境。把真实的语言资源引入课堂,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这正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切入点。语言环境在语言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r指出:“我们实际上不能教会学生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外语学习的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三、信息技术与“听、说”的教学环节整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模仿和练习,不断加深记忆,达到巩固的过程。以往英语教学中,仅凭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和灌输,由于时间有限,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听力教学,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听力材料和听力训练时,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帮助学生依据影像或图片在听中理解,在有效提高学生听力上起到较明显的效果。另外,在播放中,学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听不懂,可以快速找到而重复听,且在训练听力的同时学生们还可以跟着摹仿朗读,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这一点是传统的录音机无法比拟的。
四、信息技术与“口语表达”教学环节结合,情景交融。
外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师生均比较喜欢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为教学提供语言交际接近真实的模拟情境,使得语言交际在情与景交融中较为顺利地展开。
如八年级(上)unit8《howwasyourschooltrip?》涉及到参观水族馆的教学内容。有位教师是这样做的:事先用数码摄像机到台州海洋馆录制了相关视频并拍摄了大量的图片,经过多媒体技术处理后制作了课件。在课堂上,通过提供水族馆的真实视频和图片创设了模拟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了以下一个pairwork的教学。
t:haveyoueverbeentotaizhouaquariumorotheraquariums?
ss:……
t:andwhatseaanimalshaveyoueverseen?
s1:……
t:whichisyourfavorite?why?
s1:……
t:howmanykindsofseaanimalsdoyouknow?
ss:……
t:wouldyouliketovisittaizhouaquarium?
s2:……
在组织完这个pairwork以后
,根据教学设计,让学生以“myschooltriptotaizhouaquarium”为题,对参观台州海洋馆的所见所闻进行口头表达。
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帮助学生实现了“在较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输出真实的言语”进行交际的目的。情景交融,达到了外语语言教学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功能。
五、多媒体课件与英语语法教学组合,潜移默化。
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象、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就更容易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轻松学语法。
如八年级(上)unit6《i’mmoreoutgoingthanmysister》涉及到形容词比较等级的语法教学。形容词比较等级的教学毫无疑问要提供比较多的不同类型的直观的比较对象,给学生以直观感觉,加速学生对形容词比较等级的构成、用法等的认识、理解与运用。运用多媒体展示刘翔比赛的场景画面,附英文描述“liuxiangistall.”接着展示姚明比赛的场景画面,附“yaomingistaller.”然后在黑板上板书tall-taller。用同样的方式引出“yaomingrunsfast.”和“liuxiangrunsfaster.”并板书fast-faster。同时把媒体上公布的姚明奔跑的速度与刘翔奔跑的速度对比显示在电子屏上,然后附上英文描述“liuxiangrunsmuchfasterthanyaoming.”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用学生熟知并喜欢的体育明星姚明和刘翔来进行形容词比较等级的教学。由于这两人在身高与速度上的明显特征,加之学生均喜欢明星这一心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兴致高涨,很轻松地就了解并比较好地掌握了比较级的含义、句型结构及用法,不知不觉地攻克了知识点。
总之,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已衍生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还需要我们耕耘在五尺讲台上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作出不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