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外语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人性善恶论的现时代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随着近年来 “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彩色馒头”、“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社会道德事件的持续发酵,我们不禁唏嘘也让我们深感困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人性,善恶的评判标准究竟是什么,人性善人性恶哪一方的观点更具说服力,怎么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文章主要结合前人的相关理论,来论证人本有善的种子,却要靠后天外界环境的引导与熏陶,自我的敬畏与约束,才能实现善的观念和行为,这对当下的中国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善;恶;人性;人性善;人性恶;敬畏
  一、善与恶的概念
  (一)善的概念
  善,是人性学和伦理学研究的中心议题。在汉语中,对“善”有多种解释,从伦理学的意义上,“善”指善良、善心、善行、慈善,是心地仁爱、品质醇厚,其反义词是“恶”。在先秦时代,中国先贤就提出“可欲之谓善”即人的欲望得到满足,《论语·子路》中解释道:“不如乡人之有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只是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善”。“善”经常与“良心”相联系,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对其解释道:“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善”在双解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英语中解释为:good,符合道德的;正派的;高尚的。
  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善”由“勇敢”一词转化而来。亚里士多德一开始就将善定义为某人或某物活动的目标,意图或目的,称某物为善,就意味着它在一定条件被人追求的和人的目的之所在。《百度社科》善的定义为: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出于自愿或不拒绝的情况下,主动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介入,皆为善。善的哲学定义: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务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判明具体事务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了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务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有别于恶的相对抽象。
  综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个学派、各个学科的观点和论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善是人们所颂扬、赞美、追求和肯定的,一种内在价值和固有价值,是人们都喜欢且乐于内化为己的一种人类自身的规范。
  (二)什么是恶
  在很多的字典里都解释为与“善”相对,非“善”即“恶’。在中国的古语里有:凶、假、丑、坏、害、的含义,中国儒家的孟子用“义”作为善与恶的分界。中国伦理思想中,有关善恶的来源问题多有“义利之争”。先秦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等人为,行为的善恶在于人本性的善恶。西方哲学思想是中主要是将个人的善恶与灵魂与神的意志相联系起来。中西方论证理解的不同,这就从侧面论证了马克思伦理学中,善与恶反映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人们的利益和实践活动的要求。
  善与恶是一对矛盾,二者具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没有善我们就不能说恶,反亦如此,二者互为彼此存在的合理性前提,善与恶就是一个对立的命题。
  根据善的程度可以分为:至善(也叫纯粹善)和实践善(也可以说是形而上之善和形而下之善)罗斯认为,“善”主要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作为手段的善”与“作为目的的善”或“自在之善”,就实践的观点来说,纯粹善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是实践善。就目的和最终的结果来说有下列几种情形:(1)无私利他是至善;(2)为己利他,是一种基本上的善;(3)单纯利己,这是基本的善;(4)纯粹害己,是最低的恶;(5)损人利己,这是基本的恶;(6)纯粹害他,这是至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实际,大家都能有自己的判断依据,并得出相关结论。
  二、人性的概念
  “人性”,顾名思义,由“人”和“性”构成,“人”就是人类,“性”就是属性,是不能脱离主体人而存在的东西。简而言之,“人性”就是人都具有的属性。如果按照人性的这个定义,也就意味着:人性是一个人生而固有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三字经》写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百度社科》这样定义人性: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层面,而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这一论断却有着严重

的逻辑错误,人的本性应是与身俱来的东西,在不受后天影响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然特征,后天的社会影响只是对人的本性的激发和引导,却不能将这种激发和引导就理解为这就是人的本性,这是不科学的。
  三、人性善、人性恶
  关于人性善恶的话题在中国自孟子、荀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后,国内外不同流派的不同学者持不同的观点。大体上在中国“人性善”是主流,而在西方“人性恶”占据主导地位,人得一生都要不断地做好事来赎罪,其提倡的原罪说与中国的性恶论有相似之处。性善论者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持性恶论者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两派观点鲜明对立,谁也不能说服谁。德国著名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认为性恶论比性善论伟大得多。国内是由张岱年提出来的性善论要比性恶论更伟大。
  孟子和荀子同属于战国人,排除个人因素,他们有着同样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而荀子则说:“今之人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而孟子却说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荀子认为,人的好利本性发展成了恶,这是人性的必然;孟子,提倡性善与仁政结合,统治者就能统治好天下。他们各自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或是各自对人性的信仰。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社会属性高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每一个人在萌芽状态,每一的人的社会属性都得靠后天的锻炼和培养。如果片面的认为人性是“善”,我们就不需要圣王、礼义,老师仅“授业”就足矣,可是这显然是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教师职业观是相悖的。如果人性是“恶”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丑恶贪婪的,其实是将人的趋利避害的自然属性混淆为了人性恶,而且从后天行为的恶为依据,推出先天恶的观点,这显然也是不合理得。中间派告子的:人无恶的观点也只是将人的自然属性高于了社会属性,认为人的社会属性是在自然属性之上的,这与我们传统的社会属性高于自然属性的观点是相悖的。我们公共政策和外交政策都是建立在理性地权衡利弊之上的,他们不可能为了善而放弃利益,国家间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时好像人性恶要伟大一点;而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却产生于压迫剥削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人性善好像又是更胜一筹,足见片面的认为人性善与人性恶都是不合理的。  四、善恶源于后天的培育
  人类社会总是在善恶这对矛盾作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善与恶,其实就是人的本质的两个方面,人的社会属性的最主要矛盾。人们的善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敬畏、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和实践。
  (一)人类善恶来源于敬畏
  苏联学者谢苗诺夫,通过对大量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认为:“原始人最初的规范是禁忌,了解了禁忌的实质,我们就了解了人与动物的界限”。人的敬畏来源于后天社会生活的培养,人刚刚处于萌芽状态时是无所谓敬畏的。人的社会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被伤害、为自然界各种自然现象所惊奇,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长辈的经验的传授和外界诱导。这种敬畏来自于人个体自身的经验和长辈们的经验,很显然这种敬畏不是简单的自发形成的,而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息息相关。
  1. 敬畏自然。在原始社会,在私有制出现之前,人类没有剥削和压迫,人类处于原始的状态。人们对于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敬畏,使得人们聚集起来群居生活,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维持着自生的生存和延续,人们怀着敬畏研究自然和自然规律,但又不能完全解释自然,就使得神话、宗教、封建迷信、自然科学和哲学应运而生,人们懂得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自然抗争的,原始人就懂得群居生活,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共享食物,那时没有恶的市场。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人类与自然逐渐分离,自然对人们的影响逐渐削弱,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提出来“人定胜天”、“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人是最伟大的动物”等口号,“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开始泛滥,便开始随意的毁坏自然、污染环境,这是对自然敬畏严重缺失的必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不得不为自己的恶行买单,大气污染、各种疾病、生态失衡、酸雨等问题频频发生,我们人类又不得不开始审视自身,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张的口号也随之出现。
  2. 敬畏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严重削弱,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也就退居其次,对人类自身影响最大的是人类社会。到了现代人们越是感觉到人类社会力量的巨大,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敬畏,中国和美洲不同的图腾崇拜不同的天神,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的佛教等其实质都是对文化的一种敬畏。
  文化和道德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就像自由、平等、博爱对全世界的影响,出于对这种力量的敬畏,这与当下一国即使出兵占领了他国,也不敢宣布这是他的领土或是殖民地是一样的。许多人不敢犯法,是出于对国家强制力的一种敬畏;人类要穿衣服才能出门是对于社会舆论和传统道德的敬畏等等。但是对于一些甘当“钱”、“权”奴隶的人来说,他们的敬畏让渡给了人类欲望,所以拜物教主义就大行其道,人们的善就损失殆尽。从这个意义上说敬畏的缺失是罪之首、恶之源。
  (二)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善与恶反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人们的利益和实践活动的要求。善恶观念是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评价善恶必须是与是否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为标准。善和恶是人类历史的两个方面,对金钱和财富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善与恶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只是其作用的方向不同而已。所以脱离了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关系和实践来谈善恶,是没有科学依据和标准的,就像我们今天不能要求原始人懂得真善美,亚里士多德懂得使用电脑,牛顿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一样。
  1. 不同的阶级不同人群对善恶标准不一样。文化、政治都是为阶级服务的工具,善与恶的标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不一样的,有这鲜明的时代色彩。封建社会,地主利用土地压迫剥削人们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善,农民看来是一种恶;资本主义社会,追逐金钱压迫无产阶级和农民,在资产阶级看来是一种善,而在无产阶级和农民看来那就是一种恶;有的人为了自己的贪欲残杀犀牛,偷猎者认为这是一种善,而对于犀牛和环保主义者那就是一种恶等等,这些我们都不难理解,人们总是在为自己采取的行动寻求合理理由,只是大家的理由不同而已。
  2. 不同的实践对善恶标准不同。人们总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就是同一时代的人也有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善恶标准,如同封建社会提倡男尊女卑、三纲五常,而今天却猛烈抨击。
  五、启示
  人生而如白纸,出于自身生理的需要适当的索取不能称为恶,善和恶是人们基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评判,以行为的善和恶来反推人本性的善和恶的逻辑是极不合理的。面对“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彩色馒头”、“彭宇案”“小悦悦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件”等社会事件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冲突、种族歧视、信仰危机等问题,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对人们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其向善的本性和愿望,外界制定的一整套社会规则和规范去正确引导和激励,从而实现善的行为和结果。
  参考文献
  [1] 休谟著.关于运译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1980.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3] 张岱年.如何分析中国哲学的人性学说[j].北京大学报, 1986年第一期.
  [4] [苏]谢苗诺夫.婚姻和家庭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胡朝(1991- ),男,云南曲靖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本科生。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更新时间:
    从《后天》《龙卷风》和《超强台风》看灾难…
    “人性”与“神性”的抗争
    关于《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和人性的思考
    浅论欧•亨利小说中的人性意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