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江苏省农广校及所属分校坚持“服务产业、农学结合、实用开放、方便农民、科学规范”的原则,做好涉农专业中专学历教育教学工作。在办学过程中,克服农广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的不足,全省采取“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即在充分发挥各级分校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分散办学”的基础上,坚持做到六个“统一”。
1. 统一招生。为确保涉农办学的持续、规范、健康开展,多年来,省校一直坚持“招生专业申报”制度,即分校根据当地和学校自身实际,在每年4月份向省校申报当年拟开设专业和招生计划数;审核后,省校在6月份向各市级分校下达招生计划数。招生结束后,省校对各分校报送的学员资料、信息进行审核,统一向省教育厅注册。2009年以来,每年5月份,省农委联合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部门发出《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对招生的组织、招生对象、报名条件办法、招生专业、时序进度、学籍报批等进行明确要求,统一全省招生工作;2012年在《招生工作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符合条件的非全日制涉农专业学生可享受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2. 统一计划。省校组织学科组成员结合江苏省办学实际制定统一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着重围绕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设施农业栽培、农作物生产经营、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淡水养殖、农村电气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等21个专业来制定。为明确要求、方便教学,《计划》在坚持规范性和操作性原则基础上,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课程主要内容”、“考试考核要求”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计划》既是全省开展涉农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省校对分校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督导的主要依据。省校根据分校反馈的情况适时对《计划》进行修订。
3. 统一教材。为规范办学,自2009年开始,省校对各分校明确提出了“相同专业相同课程使用相同教材”的要求。分校在办学过程中,统一使用中央校或省校统一编写的教材;每门课程必须有文字教材,有条件的应配备教学课件和声像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分校可以自编具有地方特色的辅助教材,教材内容应符合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求,并做到通俗易懂和图文并茂,具有涉农专业教育教学特色。从近几年全省办学实际情况来看,教材使用上所有分校都做到了“人人有教材、门门有教材”。
4. 统一考核。为保证教学质量,全省统开专业每一学年举行一次全省统一考试,由省校提供统一试题、分校在统一时间内组织考试、省校统一安排人员巡考、组织统一阅卷,第三学年,省校组织统一职业技能鉴定;在第三、四学期时,对照《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专业“半农半读”中专学历教育教学管理基础规范(试行)》的规定和要求,省校组织督导组从“常规教学”、“学生管理”、“学用结合”、“办学实效”等方面对分校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教育教学督导,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分校按照《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专业“半农半读”中专学历教育生产实习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第三学年组织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实习要做到“规范、有效”,学生“有得、有获”;省校在每学年8、9月份组织检查评估小组对当年有毕业生的分校办学情况、办学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评估,评估主要侧重于教学资料的完整性、教学过程的规范性、教学的实效性等方面。评估结果全省通报,分校办学水平在全省排名。
5. 统一发证。涉农专业中专教育实行“双证”制。学生考试、考核全部合格的,由省校统一颁发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验印的中专毕业证书;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省校发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6. 统一经费。为确保办学经费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各分校统一将新生学籍报省校,省校审核汇总后报省教育厅,并争取省财政直接拨付免学费补助费用,切实解决了地方经费配套不足的问题,有力地保证了分校办学的健康、持续、平稳开展。省校不定期对分校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资金使用规范、科学、合理。
自2009年以来,全省农广校每年招收园艺、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涉农专业中专学生6000人左右,招生对象主要是农村50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各级农广校以
中专学历教育为载体,通过与农业企业、园区、乡镇、村组联合办学等形式,把教育办到园区、办到产业、办到村头、办到农民家门口;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指导,积极创新办学形式。农广校办学在全省各地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为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广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钱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