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历程。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为基层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使基层文化阵地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这是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进步的显著标志。任何一个民族的兴盛,必定是从文化的繁荣开始;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他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文化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作为理论保证和思想支撑,能够科学引导现代化事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同时文化本身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传统经济向人文经济、知识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等现代形态发展,增强经济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竞争力。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传统、历史、民族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品牌、形象等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
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战略部署,是践行十八大精神,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怎样更多更好地关注农村文化建设,更多更好地关心农民精神富有,是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2012年以来,浙江省委宣传部在广泛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提出在全省行政村建设集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文体娱乐、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农村文化礼堂。省政府将其列为2013年十件实事之一。农村文化礼堂在全省农村有序推进,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成为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又一创新举措。
突现精神富有,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
“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是一个共建共享和全民普惠的过程。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是完整的现代化。同样,没有农民群众的精神富有,也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的精神富有。
全省近2100万农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群体,也应该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主要受益者。推进“两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推进
实现精神富有,必须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而是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以展览展示和文明礼仪活动为主要内容,在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优秀成分的基础上,立足于满足当前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文化对人的精神抚慰作用和凝聚作用,培养正确价值观,筑牢农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丰富和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文化礼堂”建设是今年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2013年全省新建(修建)1000家文化礼堂,并将其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畴,以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近年,杭州市认真贯彻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和文化名城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在实现农家书屋覆盖全市2016个行政村的同时,按照“强人文、强阵地、强基层、强产业、强队伍”的要求,以建设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为目标,通过整合农村已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两堂五廊”(礼堂、学堂、村史廊、励志廊、民风廊、艺术廊、成就廊),促使农民学习科学知识、更新思想观念、增进社会和谐、形成文明乡风。“文化礼堂”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主阵地,农村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角”,“文化礼堂”建设拓展了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文化修养,也有助于提升杭州文化软实力、推进杭州城乡统筹发展,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强化基层基础,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不断夯实文化强省建设根基
建设文化礼堂,就是要进一步确立从基层抓起、从每个点抓住起、从每个项目抓起的工作理念,将资源配置倾斜到基层、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将活动载体落实到基层,在全省各地培育一批文化强村、强镇、强县,以点带面,以点扩面,夯实文化强省建设的根基。
整合资源,以农村文化
堂建设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
近年来,全省各地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组织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文化下乡,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工程等一系列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惠民工程,农村的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文化活动明显增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一方面可以对硬件设施进行整合。可以更加注重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整合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等多种文化资源,建成集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文体娱乐、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有序、动作高效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另一方面可以对文化活动等软件内容进行提升。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充分展览展示村情村史、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组织文化礼仪活动,培育农民群众主体意识,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传承文化、弘扬文明的重要载体。
在浙江,省文联、省曲协举办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浙江曲艺家在行动”出征仪式暨曲艺走进农村文化礼堂首场演出,在杭州临安泥山湾村举行。他们积极投身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第一线宣传弘扬美德风尚,追求“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发挥曲艺优势,设计特色项目,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礼堂的内涵,满足农村文化的精神需求。充分发挥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创作曲艺精品,编排曲艺节目,送戏进礼堂,服务到基层,以文艺的形式开展寓教于乐的宣传,扩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影响力。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应该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强化人员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建设一个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总之,应当通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这一创新之举,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禀赋,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着力于展示内容、活动开展等方面形成特色,有效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从设施建设向内容建设提升、从资源分割向资源整合提升,从自建自评向达标验收提升,最大限度地提升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