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居民收入倍增的宏伟目标蓝图,而怎样构建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函数,如何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经济现状也存在着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相似的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消费需求萎缩,如何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高速增长。而日本在面对经济增长的瓶颈,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制定和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倍增计划的实施使得日本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而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卓越的经济绩效的获得,来源于其三个核心构成要素,即避免收入差距过大,效率工资和政府政策的有机系统组合模式。基于对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我国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以及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政策工具以及政策表述的指南。
关键词:收入倍增 经验 政策指南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063-02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要求时指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蓝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做好这个课题?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历史经验的借鉴不失为一个我们做好居民收入倍增这一重要课题的必要构成要素。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并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了卓越的经济绩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使得日本居民整体经济福利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向消费型和创新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功转型,使得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发达经济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与日本当时相似的问题,如部分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失衡和扭曲,有效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陷入瓶颈阶段。因此,分析和借鉴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施的收入倍增计划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期为我国做好居民收入倍增这一重要课题提供卓越和有效的外部知识源泉。
一、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简要回顾
二战后日本借助强劲外需,经济经历了特需景气,迅速恢复经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出现了经济发展高潮的“岩户景气”时期,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远超政府预测值。1957-1958年短暂的“锅底萧条”,触发了对日本经济增长能力的疑问和争论,即所谓的“增长力争论”,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能否继续保持,是否会进入消减,同时“锅底萧条”的出现,暴露了日本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能过剩,人口红利即将结束等结构问题。悲观派认为日本经济的根基浅薄,不可能出现进一步的高速增长,今后日本的经济增长应是“稳定”增长。而下村则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是供给能力和有效需求,有效需求能够将依靠供给能力形成的经济增长的潜在力变为现实的力量。他认为当前日本经济的中心课题是如何驱动有效需求以适应十分充实的生产能力,他分析并作出结论认为日本经济是能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增长力争论”的结果是,下村理论成为了收入倍增计划的理论支柱,池田内阁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年度)。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旗帜鲜明强调,收入倍增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极大地提高国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为达此目的,必须谋求经济最大限度的稳定增长。计划认为增长是核心,稳定是必要条件。收入倍增计划的计划目标是用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1961-1970年)使得国民经济规模按照实际价值增加一倍,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为6.9%,10年内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翻一番。收入倍增计划包括五个方面的框架内容:充实社会资本,诱导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现代化升级发展,促进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和缓和双重经济结构、确保社会安定。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后实际的经济绩效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6%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1.5%,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0.4%,远远高于计划目标,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12倍。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使得日本经济突破了发展瓶颈的制约,改善了扭曲的经济结构,缩小了日本与欧美诸国在技术创新上的差距,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不断增强,经济持续较快增
长。
二、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核心构成要素
(一)避免收入差距过大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国民收入的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收入不平等的现象是随着经济增长先加大后下降的。这就是说,在经济增长初期,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但收入差距会拉大,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收入差距会回落缩小,进而实现收入平等。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表明,除日本等少数国家在经济进入中等发展阶段后,经济进一步较快增长,并缩小了收入差距,成功步入高收入发达经济体,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到中等阶段后,无法有效扭转收入差距拉大现象,由于收入差距过大,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发展阶段,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作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经济发达体的国家,其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收入倍增计划中,日本特别注意避免收入差距过大,以此增强有效需求。面对城乡收入差距,日本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大幅提高大米收购价格,以此有效提高整个农产品价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变革传统低效率的零散的家庭农业经营方式,政策引导培植协作化的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确保农业能与其他产业部门保持均衡的收入水平,减少城乡收入差距。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后,1968年日本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日本的基尼系数仅为0.349,这就是说,日本经济实现了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缩小。
(二)效率工资 日本收入倍增计划目标明确指出,收入的倍增是按照实际价格计算的。保持物价的稳定是完成计划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日本内阁政府认为,从长期的劳动供求情况和国际经验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是强大的和有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视为发展机遇而不是发展瓶颈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对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作为比较优势的产业和工资在其生产成本中所占份额较高的行业部门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使其对变革经营发展方式,依靠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来消除劳动力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而这有效缓解了日本长时间悬而未决的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的产业和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同时并存的双重经济结构问题。
在收入倍增计划中,特别注重“提高人的能力”。在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时期,劳动力还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人口红利还没有消失,但是日本经济决策部门认为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势必要求劳动力的质量和禀赋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从长远观点来看,社会不可能长期源源不断供给廉价劳动力。基于这样思想认识,收入倍增计划特别强调“提高人的能力”问题,注重培训人才,加强职业训练,普及中等和高等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而这一战略决策使得日本劳动力适应现代经济高速增长,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形式。
(三)政府政策的有机系统组合模式
日本政府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缘起于“工资翻番论”和“月薪翻番论”的设想,收入倍增计划的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加一倍。收入倍增计划是一套系统的政策组合工程,它涉及到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诱导,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支出的重点方向和领域,以及对未来国民生活状况的憧憬规划。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政策涉及到了经济政策的几乎所有领域,如产业结构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资源能源政策、贸易政策、经济合作、中小企业政策、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等。
具体而言,如作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主要框架内容中五大中心主题之一的诱导产业结构的现代化、高度化。政府基于诱导性和补充性政策相结合,激励企业提高生产设备和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产业的联合企业化、生产的专门化等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基于缩小区域差距构想调整产业布局,培育新的工业带;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发展以促进工业化为中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科研技术人员,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方面的互动活动,培育新兴产业。
三、对我国居民收入翻一番的政策工具以及政策表述的指南
(一)政府需具备较大的政策空间
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涉
国民收入分配,基础设施投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产业结构升级变迁等一揽子政策组合的系统工程,对政府的动员能力提出了客观要求。首先,政府要有实施有关经济计划的经验,日本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前,制定了许多的经济发展计划,同时,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制定是同此前内阁政府制定的“新长期经济计划”相联系的,该计划的目标是从1958到1962年实现以1956年为基准年的年均6.5%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实现国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其次,政府要有导引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和升级的禀赋和政策能力。这表现要为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政府要提供资金、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加大对基础教育、科研机构投入,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强的科学技术基础和制度基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政府要有充实的资金。
收入倍增计划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计划中的有些框架内容和中心主题是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比如日本政府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发展变迁过程中,如何有效诱导和促进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问题上,日本内阁政府视住宅问题为可能阻碍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重要瓶颈,政府认为,大部分劳动者,特别是在生产效率较低的中小企业的劳动者,以其现有工资水平,依靠其自身力量解决住宅问题是困难的,因此依靠政府提供资金、保障房等住房政策措施解决他们的住宅问题是当务之急,而这是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的。此外,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经济福利以及教育、科学人员培训等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这些都要求政府具备坚实的、潜力较大的政策空间。
(二)稳态的社会结构
收入倍增计划的制定实施、顺利完成和卓越的经济绩效的取得,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之上的。一是经济体的长期增长,驱动经济体增长的源泉源源不断;二是具备驱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如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等提升的潜力和空间大。而这两个前提条件客观上要求社会经济体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收入倍增计划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倍增,提高国民收入总体水平,构建一个庞大的消费倾向大且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的消费群体,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有保证的、稳定的驱动源,构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低收入群体占两端极少部分,而中等收入群体占中间大部分的“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是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收入倍增计划的战略目标和实质是提高居民的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准。根据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观点,经济体要增加经济福利,取决于两个维度要素,一方面,在生产维度上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另一方面,在分配维度上必须减少和消除国民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如果一个经济体处于贫富两极分化严重、通货膨胀的不稳定的社会形态,同时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经济增长的负增长率,这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总量不是增大,而是减少。在这种不稳定的社会形态下,经济体的经济福利很难增加,进而收入倍增计划无法有效顺利完成和取得卓越的经济绩效。因此,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客观上要求社会保持基本稳定状态,存在着驱动经济增长的消费导向的大批的中等收入群体。
(三)发展理念和战略思想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经济运行模式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运行模式对于建国初期我国遭致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状况的迅速恢复和常态化的经济运行发挥了卓越的经济表现,但是,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常态化的经济运行,这种经济运行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如“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其无法有效激励人们经济活动,致使人们的经济福利和幸福感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阶段。多少仁人志士对此进行了反思,思索新的经济运行体制和模式。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主要运行体制和模式,始于亚当·斯密。对于市场经济认识和理解,人们认为经济体是一种能够自我调控的系统,其是由数量众多的、相互分离的构成要素——个体、家庭和企业(从广义上也包括政府)组成的,其唯一的互动模式就是商品和劳务的自愿交换,这些经济体构成要素被假定和理解为理性的、完全信息的和自利的最大化行为者,在保证交易契约等制度安排既定的前提下,个体、家庭和企业等经济体构成要素之间的自愿、自由的交换行为能够系统且有效地组织经
济运行活动,并使得相关的构成要素都得到市场交易活动的好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述关于市场经济的理想世界的主流认识逐渐引入我国,从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再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模式的转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从1979到2008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为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6.8个百分点;而又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298万亿美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为10.48%,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以上指标来看,市场经济理念框架的核心理念引入到我国,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富强。但是,在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其中一个突出的表象就是在我国在发展理念上更多追求“强国”,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发展经济的政策建议更多是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正如凯恩斯在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结尾所论述的那样:“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定利益,而是思想。”这种“强国”发展理念的导引下,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作为经济体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个体和家庭并没有有效地得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好处,并没有很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根据有关研究测算,我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持续不断下降,到2005年下降到36.7%,20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这也是造成我国国内需求无法有效驱动的关键环节所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我国外部需求萎缩,过去20多年那种依靠外部市场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引擎问题的情景难以为继。发展的瓶颈使得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富有成效驱动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关注点和核心基点是经济体经济需求层面的修正,而不是经济体的供给层面。经济转型必然要求从“强国”导向发展理念转变到“富民”导向的发展理念,还富于民,进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驱动居民消费,解决好我国经济体需求层面的问题。实施收入倍增,转变发展理念正逢其时。
(四)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和认识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国民收入增长要求同经济增长同比例增长,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随之增大,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主导产业向耐用消费品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高度化方向发展变迁,基于内生技术创新,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和升级,传统产业不断淘汰和改造升级,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未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模式,是我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发动机。
大众消费阶段,国内需求将是经济增长的驱动源。人们体会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富有人性化、个性化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比比皆是,人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理念得到了很好践行。商品的质量、安全和多样性,经济福利,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发展成为了大众消费阶段的关键核心元素。而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既是发展机遇,更是发展的挑战。而我国在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时,面临着产业结构扭曲、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品和服务的净出口,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发展瓶颈;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使得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而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居民收入翻一番,即收入倍增提供了契机。居民收入翻一番宏伟目标的有效实施将涉及到国民收入的分配、产业结构的升级、政府公共部门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社会网络的投入和支出等一揽子的政策组合。通过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增加了居民收入水平,刺激了消费,诱导了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增长的基础,使得我国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向大众消费阶段,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
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需要制度公平[j].浙江经济,2010(6)
2.刘宗平.破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困境的若干设想—以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借鉴[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8)
3.申红.也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j].天津经济,2010(7)
4.王志平.借鉴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能操之过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0)
5.张车伟等.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学动态,2010(10)
6.张凤林.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背景、措施及启示[j].学术交流,2011(2)
7.张宇轩等.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启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5)
8.周长城等.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j].学习月刊,2011(3)
9.日本经济企划厅.孙执中等译.国民收入倍增计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北京 100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