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一些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出现重概念灌输,轻语言形象,重知识传授,轻语言体验,重写法感悟,轻语言运用这“三重”“三轻”现象进行剖析,并结合教学案例发表看法,提出相应对策,力求更好落实新课改精神,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语言教学;现象;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182-02
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从内容到情感,从主旨到语言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其中“文”指的是文章的语言文字,包括语言内容和言说形式,而“质”当然就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所以,既关注“文”又不忽略“质”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举,也是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文”的把握只满足于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做文章,使得语言学习浮于表面,陷入了概念化的泥潭。
现象一:重概念灌输,轻语言形象
请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2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读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这段写了漓江水的什么特点?生:这段话写出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师:很好。这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生:我从“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这句话中知道漓江的水很静。生:我是从这段话把漓江的水说成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比喻句中知道了漓江的水绿的特点。(生读句子)生:这段话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出漓江水的清。师:对啊,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这样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一起读读这句话。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知识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读文学作品,重要的是读出形象,而不是简单的抽象概念。《桂林山水》的第2自然段,作者先用大海和西湖做比较,写出漓江之水是多么迷人,接着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的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请看这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在说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为了让学生脑海中留下清晰的印象,也为了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可引导学生拓展想象空间,如以下教学片段:
师:如果你站在这漓江的船上,你可能看见什么呢?试着用文中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倒影。师:可以看见谁的倒影呢?生:清得可以看见自己的倒影。生:清得可以看见山的倒影。生:清得可以看见山上的树的倒影。师:我抬头看见蓝天白云,低下头又看到谁的倒影?生:看见蓝天白云的倒影。师:看一看空中,又可能看到谁的倒影?生:我看见空中蜻蜓美丽的倒影。生:我看见偶尔掠过水面的燕子的倒影。师:如果你往水里仔细看,会发现。生:会发现水底随着微波轻轻摇晃的绿色的水草。师:那是水草在干什么呢?生:水草在随波舞蹈。生:水草在和游人打招呼呢!师:现在我们把看到的这些事物用排比句表达出来,好吗?(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清得 ;清得 )。指导学生结合想象说好句子。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在移情体验中学得灵动,学生想象丰富且富有诗情画意。漓江水美丽的画面铭刻于心。作者用“翡翠”喻漓江水,赋予漓江水特有的色彩美和意境美,引发读者丰富而美丽的联想,文章把作者对漓江的赞美与珍爱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这样生动的比喻,灵动的想象,带给人的是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可是,这么美的语言形象,教师却熟视无睹,没有引导学生抓住比喻、排比的写法去体会为什么这样就把漓江的水的特点写得这么迷人,从而感悟语言表达之精妙、遣词造句之准确,而是简单地一语带过,显然,本学段目标——体会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没有落到实处。
现象二:重知识传授,轻语言体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的第二、三自然段把邓小平种植树苗的情景写得十分详细。动词运用得生动、准确是这两段话最突出的语言特色。它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看下面教学片段:
师: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件事?生:第二、三自然段。师:我们学过的
课文《春雨的色彩》里,作者用哪些词语写了春雨沙沙地下?(落、淋、洒、滴)画动词是学习一篇文章的好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把邓爷爷植树的动词画出来。(生边读边画)。生:我画的是“握”、“挖”、“移入”、“挑选”、“填”。师:我们一起做做这些动作,看看邓小平是怎样种植树苗的。(生一起做动作)师:做得很好,有了动词,我们就可以说清楚一个人做的一件事情。我们在写日记时,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从以上教学片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师的语言意识有了可喜的觉醒和较大的增强,课堂上已不再像以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不再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科学课。这都得益于2011版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这位教师善于挖掘语言特色,把视角聚焦到动作描写上,引导学生找动词、做动作,比以前单纯的理解课文内容更进一步。可是如果只停留在画动词、演示动作上,学生难以体验语言的意味。例如“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一句中“挑选”和“移入”这两个动词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邓小平爷爷种树的认真和细心,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教学“挑选”可先让学生回想自己买文具、日常用品、玩具时的情景,知道“挑选”就是从很多东西中选出最好的。接着创设情境——出示一棵枝残叶缺的柏树苗,问学生:“邓爷爷看了看这棵柏树苗,发现它的枝叶
,就不要它了。”然后出示一棵根须稀少的树苗,接着问:“他又看看另一棵树苗,觉得它的根,又不要它了。”再出示一棵茁壮的树苗,说:“这一回,他看到有一棵小树苗长得,才满意地说:‘就选它了。’”这样,学生清楚地明白了邓小平爷爷这样细心地挑选柏树苗的用意。教学“移入”,可采用词语辨析的方法,为什么不用“放入”而用“移入”呢?学生很快想到邓小平爷爷担心弄伤了柏树苗的根须,所以小心翼翼地“移入”。这样教学,学生既感悟到了邓爷爷做事严肃认真的态度,又体验到语言表达的趣味。
现象三:重写法感悟,轻语言运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写景佳作,其中第二、三自然段语言优美,富有特色,是学生学习写景作文的极好范例。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的主要教学环节:
(1)整体把握。教师提示:这篇课文写了桂林的山和水分别有什么特点?(2)感悟语言。抓住排比句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重点理解“无瑕的翡翠”和“奇峰罗列”等一些四字词语。(3)发现写法。提问:默读这两段话,你能发现作者用哪些方法突出桂林山水的特点?(作比较、排比、比喻)(4)熟读成诵。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再引导背诵。
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把感悟语言和积累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使深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写作秘密通过教师有序的引导,通过不断的读、议、思,学生已有所认识和习得。可是,如果用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作为标尺来衡量的话,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关键在于“运用”,“运用”才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所在。所以,单单满足于“内容”、“意义”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教师仅有语言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增强语用意识。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所以,在学生感悟到这段话的写法特点之后,教师要提供具体的语用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美景,尝试运用这种写法写一段话。这样,语言学习就由“眼到”、“脑到”深入到“手到”、“心到”,进而使学生在写法的迁移训练中,活用文本语言,活化语言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发展将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