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劳务派遣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新的用工方式,是劳务派遣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推荐符合用人单位条件的人员并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活动。本文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劳务派遣;问题与对策
一、劳务派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同工不同酬。一是劳务派遣人员与在职职工薪酬对比:没有奖金,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二是劳务派遣人员与在职职工保险缴费基数对比:劳务派遣人员按当年保底缴费基数扣缴,比在职职工低,影响今后的退休待遇。三是在同样的环卫工作岗位上工作,有的是全日制工资待遇,有的是非全日制工资待遇,容易引发矛盾。四是生产需求性用工与困难家庭安置性用工薪酬待遇应有所不同。(2)劳务派遣用工的劳动关系不明确。按照劳务派遣规定,劳务人员的劳务合同由劳务派遣与之签订,用工单位只“用工”,不直接与劳务人员有劳资方面的关系。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人员只有劳务使用关系,没用劳动合同关系。但我们发现各用工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绝大部分是原单位协解人员,有的甚至是协解前原单位原岗位工作人员,他们有问题不会找劳务派遣公司,只会找用工单位。他们认为自己是“返聘人员”,而不是“派遣人员”。(3)劳务派遣人员考核、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有些劳务派遣人员在工作中没有长远打算,干一天算一天,劳动纪律不严,用工单位无法对其严格考核,工作任务没有完成扣了工资会引发上访。若劳务派遣人员没有违反法律及厂纪厂规,出工不出力,要想解除其劳务合同难上加难,会造成维稳压力。但劳务派遣人员若不想干,可以随时离职而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使用工单位工作十分被动,却没有好的约束管理机制。(4)劳务派遣人员的投保方式不统一。现在的劳务派遣人员缴费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扣两项险,即扣工伤险和失业险,另一种是扣五项险,即扣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和失业五项险。扣两项险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但却是解决其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一种方法。扣五项险虽然没有法律风险,但缴费负担太大,扣五险后每月实际收入减少很多。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应该严格执行五项保险缴纳的规定,但为了防止维稳方面的风险,帮助弱势群体,只有暂时执行两项险缴费。这是暂时性、过渡性的两种保险缴费方式。(5)劳务派遣人员用工储备不足。目前企业新增用工有三种途径:一是大专毕业分配,二是复转军人安排,三是劳务公司劳务派遣。前两种途径人数少,解决不了企业技能操作岗位缺员的现象,只有劳务派遣可以作为现阶段用工的主要途径。劳务派遣人员的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技术好的大多离开国企进入民营企业了,留下来的协解人员年龄偏大,技能水平偏低。国企子女大多不能吃苦耐劳,对派遣岗位挑三拣四。因此造成了一方面随着企业在职的年龄逐渐老化,退休高峰期随之而来,企业用工短缺现象发生。(6)企业子女就业难。一方面,企业子女没有掌握一门技能,大学毕业之时就是失业之即。家长又怕儿女在外吃苦,千方百计将子女招回到身边即无法有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一线单位等对外拓展业务的单位用工需求大增,但他们解决用工矛盾的主要途径靠当地劳务公司派遣社会劳务人员。一些企业为解决本单位失业子女的安置问题,将其子女安排到生产一线,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解除了本单位的子女就业压力,但其它企业没有生产岗位需求的单位,只能以困难家庭安置在非全日制岗位上。这就引发各企业间失业子女待遇、用工形式不平衡、不统一的矛盾。
二、对劳务派遣工作的建议
(1)提高生产需求性用工派遣人员待遇,逐步实现同工同酬。为了稳定生产一线的劳务派遣人员,在薪酬分配方面要体现同工同酬原则,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并且提供更多的成长通道鼓励他们实现岗位成才。(2)建立《技能操作派遣人员信息库》。由劳务派遣公司收集掌握全局技能操作岗位的劳务派遣人员信息,以及失业人员中有技能、有文凭、想就业的人员各种信息,并定期在人力资源网上发布,用工单位可以根据用工需要招聘到合适的劳务派遣员工,做到资源共享。(3)建立预备制用工、培训机制。建议企业主管部门根据各企业五年之内用工需求和计划,安排培训部门对企业职工失业子女进行有针对性、订单式培训,同时建立预备制用工机制,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政策,减轻
业职工子女就业压力。只要解决了就业问题,就解决了民生问题。(4)企业可持续发展要靠人力资源做保证。一些专业化施工企业存在一线操作人员缺员现象。建议企业加大“用工形式”的宣传力度,改变失业子女非全民职工、子女劳务工不干的老观念和现象。“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是现阶段用工的主要形式,只是用工企业要不断地深入基层,勇于创新,在“劳务派遣”的管理机制、薪酬制度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途径,使用工更加规范,更加符合法律法规,更加适应市场化用工的需求。
我们相信,“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将不断地完善,从而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防范风险和完善劳务派遣制度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劳务派遣工作会逐步走向健康成熟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