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都是“弱势群体”?》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颇出乎我的意料。作为一家地市报的从业者,发表在《衢州日报》的一篇近1400字的杂文,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确非我写作该文时所望。我想,大概是因为这篇文章还有点新意、有点深度。
回顾该文的写作过程,我觉得要写出有较高质量的杂文,还是离不开那句老话:在生活中时时留心,就会发现新题材,找到独家话题;用心多思考,才会有思想的深度,文章的厚度。
留心生活,努力见人所未见
当今时代,对杂文、时评类作者来说是最好的时代。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可以自由地言说;社会转型期,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让你有话可说;互联网使世界变平了,虽地处偏远的小城市,也可以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同步获取最新信息,处于同一平台上开展竞争。从另一角度来说,本地发生的事情,同样是全世界都同时知道了,要找到独家的题材是越来越难了,但只要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还是能找到独家题材的。
最初,“弱势群体”对我有所触动,就是来自生活中的感受。在一次我们与当地交警开展的联谊活动中,大家讲话也就比较随意,交警们大倒苦水。他们说,碰到领导的车违章了,你敢处理吗?有些人电动车乱骑,去纠正他,还要挨骂……“我们是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可有记者说:其实记者也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哩!现在出去采访,有时人家连理都懒得理你,帮他们宣传还得求人家;一些公务员说,我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哩,在领导面前我们什么都不是,还不弱势?
这些话听得多了,就引起了我的思考:怎么理解弱势群体?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像警察、公务员等,他们讲自己是弱势群体,虽有点调侃的意味,但有认真的成分。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根据社会成员的生存状况及其在生存资源分配格局中的地位,整个社会可以分为三大群体:强势群体、中间群体和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就是在社会中处于弱者地位、在生存状况和生存资源分配方面处于劣势的人群。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而自称“弱势群体”的泛滥,固然有搔首弄姿的成分,但也意味着“受害者”心态的普遍化,从深层次上来说,这是社会情绪的一种表达。
因为对此有较深的感受、有所思考,2009年6月,当我先后看了两条关于城管称自己是“弱势群体”的新闻后,终于有了写作《都是“弱势群体”?》一文的冲动。文章始发于2009年7月1日的《衢州日报》,后又见于7月13日的《西安晚报》等,然后被《大家文摘报》、《杂文选刊》等报刊转载。也可以说,本文是在人所未见未言时,先见先言,因此就有了独家性,有了新意。
用心思考,努力言人所未言
现在写时评、杂文的人很多,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也有少数写手以此为谋生甚至是致富手段,为写稿而写稿。有作者告诉我说,他每月要写一百多篇稿子。一个人每天要看新闻,要写稿,还要到处发稿,平均每天仍要写三五篇稿子,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学习,多少时间思考?有些就是按一定的套路,对新闻事件引用一下,然后评几句,有的反正不管什么事就骂一通,为批评而批评,缺少思想的深度。作为专业新闻工作者,我觉得宁可写得少些,但应该力求有新意、有深度,尤其是杂文,没有思想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是非常苍白的。
像我本来书读得不多,功底较浅,只有平时用心多思考,努力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发现其深意。对“弱势群体”,我就琢磨,为什么自称“弱势群体”会泛滥?这种泛滥究竟反映了什么?一些很强势的群体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其实质是什么?产生这种“受害者”心态的思想根源到底是什么?
在《都是“弱势群体”?》一文中有这么几段话: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虽然生活在21世纪了,虽然世界成为地球村了,虽然都上互联网了,虽然天天讲与国际接轨,虽然天天高唱民主高唱接受群众监督,但心态并没有真正随之发酵,真正接轨的仍旧是‘皇上’意识,自己一开口
,‘奴才们’‘喳’声一片才真正爽。所以,真的遇到民主监督,遇到群众‘犯上’,就觉得很‘委屈’、很‘倒霉’、很‘弱势’。……
在平等意识还未真正溶进人们血液的时代,往往人人想‘强势’。就是未庄的阿q,在赵太爷、假洋鬼子他们面前那么弱势,遇到小d、小尼姑还是要耍耍‘强势’的。而在一个还没有真正凡事讲法制讲显规则的社会中,又是谁都可能真正弱势的。交警在众多司机面前很强势,但在权贵面前真的很弱势;权力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卡一下、刁难一下,大老板也真的很弱势;而小公务员一转身在领导面前却弱势了……
谁都有机会强势,也谁都有处于弱势的时候;谁都想利用手中的‘强势’,放大掌握的‘强势’,那么离开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就都是弱势。要让大家不弱势,只有讲显规则,讲法制,事该如何办就如何办;再就是树立起平等意识,人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了,离开自己的地盘也就不会变弱势了;而掌握公权力的人则应真正树立民主意识,就不会把不正常当正常,一遇‘委屈’就那么‘矫情’,把正常反而当‘弱势’了。”
这几段话就是回答了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的强势部门、强势人群会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的问题,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看起来很强势的群体有时还真的是“弱势”,而造成这种错位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习惯于按潜规则办事,而不习惯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从而提出必须坚持依法办事,才能使大家都不会沦为弱势群体。
文章并没有停留于此,又进一步指出:不依法办事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那种普遍的、强烈的特权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得大家都希望放大手中拥有的或多或少的特权,从而使得别人在自己的特权面前沦为弱势,而自己在别人的特权面前也自然是弱势。那么只有人人真正消除灵魂深处的特权意识,真正树立起平等意识,才不会老是想着自己要高人一等,想着利用特权谋求按潜规则办事,而是树立起法治精神,自觉地依法办事,才能让强势群体、中间群体不弱势,就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也在人格尊严上不弱势。文章抨击了在社会转型期一些人对自己失去的部分特权的留恋,深刻地指出其实质是封建意识的残余,指出这种意识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危害。后来虽然出现许多同题材的文章,但基本上没有跳出“要依法办事”这个主题。因此,也可以说,《都是“弱势群体”?》一文不仅是新话题,也比较有深度。
文章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这篇杂文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文章的标题就不够醒目,也不能很好地揭示主题。还有,作为杂文,文学味、杂文味还不是很浓,这主要表现在语言还太平直。再比如,文章还不够精炼,像第二自然段,列举了一些强势者“自甘沦落”为“弱势群体”的例子,就显得多了一点,等等。这些不足,有的是本应该在写作中再认真提炼而避免的,有的可能是我力所不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