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我们在研究艺术的发展时,既要表现风格的传承,又要在先前的文化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新鲜事物养分,不断发现新的创作领域、新的创作题材,在艺术作品中才能产生新的创作灵感,产生新的表现形式,从而推动艺术真正的创新与繁荣。
关键词:艺术发展;继承;创新;表现形式;延续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63-01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人们的主观与情感需求而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的新兴之美,根据人们在不同时期对于内心各种不同的的欲望与情绪而创造,艺术在每个时期的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这对于我们研究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研究艺术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上,我国许多艺术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各种艺术见解,“取之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不断创造”这是我对于一些艺术学者观点的一个简要性概括。而现代的生活中艺术品的表现形式上体现了这一点,不仅是现代,其实自古至今艺术就有其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这特点,如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事实上,多元化地对外来艺术的继承,形成了敦煌艺术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相互间的学习、模仿。也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因为“任何复制过程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必定会发生差错。如果最初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差错,那就永无变化。进化就不可能发生了”。敦煌艺术亦是如此,虽然它们的大多数出于模仿,但其模仿过程中也难免会发生“差错”,于是古代画工的想象力在这“差错”中尽可能地产生,创新的作品也由此而产生,于是继承与创新也产生了相关联系。
不仅在雕刻作品上艺术表现了它的创新性与继承性的。我国书法大师张大千在绘制自己的作品时也是如此。在张大千先生比较注重对前人作品的临摹学习,从学习过程中从而创造出自己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叶浅予先生曾谈到:“大干临画的目的,在于学习古人的造型设色和用笔的方法,为自己的创作所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和借鉴。”即师古而不泥古。临摹的目的是为了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重要的是,张大千先生以假乱真的客观临摹方法对于他来说早就驾轻就熟,“大千有一只奇妙的临画魔手,临什么像什么,几乎可以乱真,年轻时以石涛的仿本骗过好多鉴赏家”。值得注意的是,张大千的临摹方法中一直蕴含有创新的成分,例如他所临仿的石涛作品,并不局限于原封不动地临摹石涛的原作,“他仿造石涛画常采用横改直,改变题句,几幅真迹各取一部分构成新图等方法”。实际上,张大干仿造的许多石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他创作的新作品。进而这也从一定的程度上表明艺术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内在联系。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
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在现代的建筑作品中也有不少及继承与创新的艺术精品,如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在他的作品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贝聿铭祖籍为苏州,所以他对苏州的人文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封刀之作”,因为他已经90多岁了。它既在苏州古城以独特性、唯一性深深打上贝氏的烙印,又与周边传统民居浑然一体,将成为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里程碑。个人以为,这座建筑以直线为主,构图简洁黑白布置得体,疏密搭配得当。突出中国化但要新、突出苏州文化但要新,这座建筑不高大不突出,而且抽取了中国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
综合上述,我们不难看出,艺术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首先,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第二,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最后,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
出的表现。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我们在研究中国艺术的时候,不但要了解我国本土艺术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还要考虑对后世的重大影响。因为华夏文明流传久远,而且所涉及的区域非常广阔。我国古代的文人志士传下来的中国艺术文化,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后人要不断推陈出行,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不断创造,创造出各种颇具影响的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