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斯宾塞是最早提出审美文化概念的思想家之一。审美文化概念的原始内涵侧重的是教育意义。斯宾塞的审美文化思想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侧重艺术教育的阶段和侧重审美社会学的阶段。
关键词:斯宾塞;审美文化;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83-02
我们现在对“审美文化”的理解已经远远有别于这个概念的原始内涵。在现代,审美文化一般来说就是指具有审美性质的文化,包括人类各艺术门类的创作、鉴赏、发展等实践及理论成果。赫伯特·斯宾塞是最早提出审美文化概念的思想家之一,但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这一概念的原始内涵侧重的是教育意义。
一、西方“审美文化”思想的渊源
从语源学的角度来说,西方审美文化的渊源存在着诸多争议。很多学者认为德国哲学家席勒是第一个使用审美文化概念的学者,佐证是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第十封信中明明白白地提出了“审美文化”的概念,把恢复人性的完整和拯救人类自由的希望寄托在审美文化、美和艺术之上。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审美文化”的正式提出者应当是赫伯特·斯宾塞,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一概念是萌芽于席勒,而由斯宾塞正式提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曾四次提及asthetische kultur。两词是德文,与之相对应的英文是aesthetic culture。于是有研究者据该书英文版称是席勒首次提出了“审美文化”概念。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无论是德文中的kultur还是英文中的culture都绝非仅有“文化”这个唯一的涵义,它们都还有着文明、陶冶、培养、培育、栽培、耕作等意义。因此,固然可以将asthetische kultur或aesthetic culture理解为“审美文化”,而理解为审美陶冶、审美修养、审美培养、审美教育亦未尝不可。①而事实上席勒本人也正是在审美修养、审美教育等意义层面上使用“审美文化”(asthetische kultur, aesthetic culture)的,而非现象地提及“审美文化”概念。通过审美教育,加强人的审美修养,培养人美的心灵和健全的个性,从而弥合席勒所处时代的人性的分裂与残缺,这正是《审美教育书简》的主旨所在。无独有偶,斯宾塞的“审美文化”的思想,也是在其代表作之一《教育论》(education: intellectual, moral, and physical)一书中,作为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的。
因此,席勒和斯宾塞的“审美文化”最初的含义都侧重教育领域的意义,并非现象地提及这一概念,它其实并不能够完全等同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文化。也可以说,“历史地看,斯宾塞的审美文化论是侧重艺术教育的,是与西方传统美学中的美育思想一脉相承的。”②
相比较来说,斯宾塞对“审美文化”思想的贡献更大,相对于席勒来说,斯宾塞对“审美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和完整。如果席勒提出的这一概念可以看作是审美文化思想的萌芽的话,那么斯宾塞是第一个明确使用这一术语的人。正是由于斯宾塞的贡献,才使“审美文化”这个概念开始在英语国家为人所接受并逐渐流行开来。
二、斯宾塞“审美文化”思想的发展阶段
斯宾塞的“审美文化”思想也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侧重艺术教育的阶段和侧重审美社会学的阶段。
(一)侧重艺术教育的阶段
1861年,斯宾塞在他出版的《论教育》中首次提出了“审美文化”的概念。当时,这一概念是在斯宾塞阐发他的微观教育理论——例如课程的设置和分配,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目的——的过程中作为“科学文化”(scientific culture)的补充被提出来的。
斯宾塞《论教育》一书的贡献主要在于论证了科学知识的价值。斯宾塞从“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出发,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科学知识。在关于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设想中,斯宾塞从人类的五种活动出发,建立了一套以科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斯宾塞所设想的课程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第一部分是生理学;第二部分主要是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第三部分是生理学和教育学;第四部分主要是历史;审美文化处于第五位的位置,它包括音乐、绘画、雕塑、诗歌等等。斯宾塞既承认审美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又强调这些才艺、艺术、纯文学等活动必须服务于
为文化打基础的教育和训练。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审美文化”这个概念的历史根源实际上在于教育对人的艺术(包括自然美)创作或者欣赏的培养(cultivation)。
在《论教育》一书中,斯宾塞较为详细地探讨了审美文化对社会人生的意义问题。首先,斯宾塞高度评价了审美文化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人生具有多方面需求,需要闲暇、轻松和娱乐的活动,特别是对大自然、文学和艺术的欣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审美文化是产生人类幸福的因素,甚至可以认为,从根本上说,审美文化是人类幸福的必需品,构成审美文化的各种文学艺术具有来自但却高于文明生活的超越价值,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健康的文明生活,因此,审美文化在日常生活闲暇时间中应当占有至高的地位。相反,如果“如果没有绘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去一半”。④同时,斯宾塞既承认审美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又强调“这些才艺、艺术、纯文学以及一切组成我们所谓文化之花的东西都应该全部放在为文化打基础的教育和训练之下。”⑤
(二)侧重艺术进化论的阶段
斯宾塞“审美文化”思想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体现在他阐述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的《社会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一书中。在《社会学原理》第三卷中,斯宾塞重点研究了职业制度,论述了社会上各种职业如医生、舞蹈家、音乐师、演员、史学家、教师等的演化情况。在这里,他进一步扩大了审美文化的内涵,不再把审美文化仅限于教育意义,而是开始把审美文化同社会学结合起来,主张应对审美活动做社会学的研究。这种研究直接促成了审美社会学的形成。在西方美学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对审美社会学有所探讨,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独立的学科。1880年法国学者丹纳的《艺术哲学》一书的出版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标志着审美社会学这一学派的初步形成。但其实在此之前,斯宾塞的贡献功不可没。作为实证主义哲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宾塞对审美社会学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首先,斯宾塞强调自然与社会意义上的“进化”(evolution)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这种观点当然是与斯宾塞的艺术进化理论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社会学原理》第三卷第七章《专业制度》(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中,斯宾塞对一些专业性职业包括舞蹈家、作曲家、演说家、诗人、演员、剧作家、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等做了详细的论述,阐述了每一种职业产生的自然与社会因素,并从中得出这些职业形成过程和特点中的共性。他特别强调“进化”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以舞蹈家和作曲家的形成为例。这两种职业追根溯源都来自于原始的舞蹈。那么最初的舞蹈又是怎么来的呢?斯宾塞认为舞蹈和音乐都是人的心境和情感的反映。他提出了一个心理——生理法则,即肌肉的运动总的来说源于情感的波动,高兴时我们会大笑,悲痛时我们会嚎啕,声音的音调高低、抑扬顿挫反映了人的心境。对此斯宾塞在其《论音乐的起源与机能》(the origin and function of music)一文中对此亦曾有详细论述。例如,活泼的儿童远远看到亲人到来时,老远就会蹦蹦跳跳地跑过去,一边跑一边高兴得大叫,这种表现其实就是歌舞的雏形,它发展的最终顶点就是歌唱与舞蹈。⑥扩展到比较高等复杂的人类社会,情况也是如此。当人们看到远征的国王或首领得胜归来时,会载歌载舞地夹道欢迎,以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久而久之,这些歌舞会慢慢的具有了固定的形式、节奏和韵律。⑦最初的歌唱和舞蹈主要同战争和宗教活动相结合,例如斯宾塞转引了《圣经》中的一段记载,记录了以色列将领大卫同腓力斯人作战得胜归来时的场面:“妇女们从以色列的城池中涌出,载歌载舞地用歌声和乐器欢迎索尔王…… 她们互相传告:‘索尔王杀敌一千,大卫歼敌一万’”。⑧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歌唱和舞蹈逐渐同宗教分离开来,职业的歌唱家和舞蹈家也就应运而生。其他各种职业也都与此类似,都经历了这样一种进化的过程。这种进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在《进步:它的规律和原因》(progress: its law and cause)中一再提到的从同质到异质,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
其次,斯宾塞强调社会关系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审美活动是怎么出现的?同审美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职业如舞蹈家、作曲家、
人和画家等是怎样形成的?在《社会学原理》中,斯宾塞主要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论证了这种社会分工形成的原因。他认为,社会主要有三种职能:保卫人民、规范社会生活和维持人民的生活。相应的,社会就需要拥有防卫制度、生活规约制度和维持民生的制度。维持民生的制度开始只是限于保障衣、食、住的需求,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制度逐渐进入这一领域。那么当防卫、规约和民生这三种基本需求都得到满足后,社会还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来满足人民的继续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呢?于是像医生、作曲家、诗人、教师、画家、雕塑家这样的职业就应运而生。医生给人减轻痛苦,作曲家和演奏家提升人的心情,诗人、剧作家和演员给人民带来欢乐,历史学家和文人提高人的思维和认识、画家和雕塑家用他们的作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社会上,他们都发挥着相同的基本功能:提高人的生活品质(increase life)。
斯宾塞认为,这种社会分工的形成,是一种异化的(differentiated)过程。可以说所有的社会机构都是一种相对同质体(homogeneous mass)的专业化(specialization)。追根溯源,无论舞蹈家、诗人还是画家,这些职业机构都起源于原始的政治——宗教(politico-ecclesiastical)机构,带有浓厚的政治——宗教色彩。仍然以舞蹈为例,早期的舞蹈活动主要用于两种场合:为祭祀活动和为部落或王国领袖献舞。最初只是在神坛前和领袖前舞蹈,后来慢慢发展为在寺庙之外或部族领袖之外的舞蹈,一直发展到宫廷的社交舞蹈,最后成为民间出于娱乐目的的活动,舞蹈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更多的赋予了审美的含义。斯宾塞在《社会学原理》中对审美文化现象的研究带有很强的艺术进化论的观点。同时,与他在《进步:它的规律和原因》中的对艺术进化论的研究相比,斯宾塞在《社会学原理》中对艺术和审美活动的研究更侧重于艺术或其他审美产品赖以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审美文化的建制、设施和组织等方面,其特点是注重实证性、经验性,属于“文化生产社会学”类型的审美文化研究。
注释:
①吴国玖.西方文化语境中“审美文化”概念的演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35-137页.
②王柯平.西方审美文化的缘起.见《中西审美文化随笔》,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③herbert spencer. education: intellectual, moral, and physical. otto: osnabrück,1966. p.37.
④同上,第38页.
⑤同上,第38页.
⑥herbert spencer, the origin and function of music,in the works of herbert spencer, vol. xiv, (osnabruck: otto zeller, 1966),pp.407-412.
⑦herbert spencer,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in the works of herbert spencer, vol. xiii, (osnabruck: otto zeller, 1966),pp.200-205.
⑧同上,第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