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医的28例痔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pph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tst手术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出血和脱垂症状改善率对比则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tst手术治疗痔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tst手术;痔病;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是现阶段痔病最为常用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且手术方式较多,对于以脱垂为临床表现的ⅲ、ⅳ度痔病患者,通常选用pph手术治疗,该治疗方法虽然疗效较为满意,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tst)手术技术的治疗目标就在于改善痔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临床实验对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医的28例痔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20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6.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黏液流出、瘙痒、脱出、便血等临床症状。患者的痔病分期结果为:ⅲ期18例,ⅳ期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例,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痔病分期等方面对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ph一次性吻合器,进行pph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选用苏州天臣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tst一次性吻合器,进行tst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手术当天清洁备皮,使用约800ml生理盐水进行2次清洁灌肠,术前1d正常饮食,术前取膀胱截石位,常规麻醉。依据痔核的大小、数目和分布,使用肛门镜适度扩肛。使用2-0带圆针的可吸收缝线,在黏膜下层视窗内行缝合牵引。吻合切除后吻合口选择齿线上1.5至2.5cm处,缝合高度选择齿线上段2.5至3.5cm。tst一次性吻合器检查后,旋转其尾翼,将本体与头部分开,取塑料隔板,将其纳入直肠,并保持肛门镜与吻合器在同一轴线上。打结荷包缝线前将荷包线牵拉收紧。护士辅助下将肛门镜固定好,操作者保持肛门镜与吻合器在同一轴线,连续牵拉缝合线,旋紧尾翼,并将吻合器逐渐置入肛门镜内。收紧时检查吻合器刻度,收紧至达保险刻度后停止。吻合时听到“咔嚓”声后停止,并固定约30s,后反向旋转尾翼直至完全取出。术后常规止血,将吻合器取出,检查黏膜组织切除的大小和数目。吻合器取出注意检查吻合口。肛门镜取出时注意首先将内栓纳入肛门镜再取出。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出血、脱垂疗效 两组患者出血和脱垂治疗效果对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2.2 住院和手术时间 实验组患者住院和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2.3 肛门功能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1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坠胀、排除困难、大便变细、失禁和肛门狭窄现象;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肛门坠胀,2例患者发生大便变细,但未发生排出困难。
3 讨 论
肛垫是由纤维支持结构、血管和肛管内鼻粘膜等部分组成的组织结构,肛垫能够保持肛门的自制功能,且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痔病指的是肛垫部位发生的异常移位或病理改变[1]。pph手术时痔病较为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通过痔上粘膜环切的方法,将发生病变的粘膜与正常的或是轻微病变的粘膜共同切除,因而会对肛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进而引发较多的并发[2]。
tst手术技术在pph手术的基础上,仅仅切除发生病变的粘膜组织,从而降低了狭窄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减少了钛钉的植入数目,从而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肛门不适感,肛门处保持了精细的功能,因而更加符合现代微创的手术理念
[3]。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pph手术相比,tst手术治疗痔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出血和脱垂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肛门疼痛程度较轻、术后恢复速度快、手术时间短且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魏志军.tst术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混合痔疗效对比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8):10-11.
[2] 黄蜂平.手术治疗ⅲ、ⅳ度痔患者的舒适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1,1(25):59-60.
[3] 谢敏江.tst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5):84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