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组织教学模式陈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文讨论了将音乐教学引进课堂,创设“音乐课堂情境”诠释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来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教学 音乐课堂情境
古诗,以她那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成为
古诗课中的音乐情境创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味儿,读出古诗的味道,更深地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它能使学生积极调整身心,精力充沛地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去。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效的活动需要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和交替。如果一节课中只有有意注意,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和疲劳。有研究表明:一小时之内,脑力工作能力有三次高峰,第一次在10到15分钟之间,第二次在20到25分钟之间,第三次在35至40分钟之间。小学生的脑神经易疲劳,意志力薄弱,如果再加上外部环境有各种刺激物的干扰,2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很难集中,投入程度不高。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古诗的平仄进行朗读指导。如我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先让学生按内在美进行朗读,然后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打拍子朗读,最后配上适当的音乐,模仿古人摇头进行朗读,这时学生来劲了,非常地积极,争着要来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这节课的朗读非常成功,学生从而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更深刻地体会到古诗的意境美。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快乐地学习,会感到此时的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课末的“音乐情境创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感情基调一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借助音乐,创设“音乐课堂情境”,使学生“有木可攀”,沉浸在音乐所创造的氛围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如在教完《静夜思》后,在学生已经在对作者思想感情有所体会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放一些思念家乡、表现对家乡无限热爱的曲子,以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或者可以让学生跟老师吟唱《静夜思》这首歌,体会作者思乡之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又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习得,以及素质的全面提高。创设“音乐课堂情境”就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坚持不懈,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对美的欣赏能力乃至自身素质都将得到提高。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