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外语论文 >> 语言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大学语文的隐性特征研究
摘 要: 隐性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广,本文作者主要就《大学语文》中的隐性课程因素谈一些看法。教师首先要重视《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隐性因素,通过努力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因素,可分为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要构建《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隐性课程,主要是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设主题情境。课外教学活动利用《大学语文》课程资源构建实践性隐性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语文课程中人文性的一面。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隐性课程 隐性因素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显性课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的途径,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动机、价值观、信仰等发生影响的总和。隐性课程包括正规课程中隐含的价值观、态度、理想和信念等意识形态内容,学校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如校园布局与绿化、学术风气、学校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各种仪式等。它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所起的潜移默化作用是显性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隐性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极广,我就《大学语文》中的隐性因素谈一些看法。
  一、教科书《大学语文》中的隐性因素
  《大学语文》作为教科书,除了外显的知识、技能的载体功能之外,同时也是社会观念、规范、价值观等的载体。可以说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有外显的价值和内隐的价值两个方面。如我国古代童蒙教材《三字经》蕴藏有丰富的封建伦理文化和道德规范,这些就是隐性因素。《大学语文》中的古代文学经典在角色塑造上,一般男性总是志向高远、顽强进取,而女性则温和美丽、寻求同情和保护等。这些都是《大学语文》教科书中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
  (一)努力挖掘课文的隐性因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课,不仅仅是一门知识课,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学经典的分析,进行人文教育;引领学生与孔孟、老庄、李杜、关汉卿、曹雪芹、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大师,进行心灵的交流,让学生领略大师们对人间万物的深切的关注、深邃的思考。最杰出的名著都是从人出发,关注人的生存命运,促进人性的自觉,追求人的生命本性的完善,成就人的生命价值问题。当然,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西方发挥理性的认知功能,
  要进入这个天地,就要知人论世。苏东坡在黄州作一首《海棠》:“东风袅袅泛重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啁烛照红妆。”有一本鉴赏辞典上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热爱之情。虽然不能说它错,但不够深入。诗人此时被贬在黄州,他同时在另一篇《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有:“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正自伤其贬谪,海棠之自然宝贵妙质为坡公所深赏,诗人也就表达了对花的欣赏呵护之情。
  有时,教师可把研究课题带进课堂。比如,讲白居易的《长恨歌》,可把历代文人对李杨故事的演绎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去思考。关于杨玉环死后的故事,只有正史记载是真实的,而且,其中她与安禄山的污秽之事也不可信。唐宋元明清一些有代表性诗歌、小说和戏曲,情节几乎都是虚构的。有这样几种情况:在真实的故事的基础上加以虚构,推翻前人的虚构而另行虚构,以及完全创新的虚构,等等。在后世文人所虚构的李杨故事中,表现出对杨玉环愈来愈多的同情,发展到《长生殿》,则为杨玉环辩护,洪昇竟认为杨玉环“诸愆可释”了。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可引发学生思考。
  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力。不过,教师要注意另外一种倾向,在分析作品时不能故作惊人之论,甚至苛求古人。《西厢记》之于《莺莺传》在作品主题、情节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都表现了长足进步,而最为显著的还是作者主体意识观照下的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巨变。可有人认为《西厢记》中崔莺莺送张生赴京赶考,却是一腔幽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莺莺又对张生说:“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则表现了她的追求只是夫妻恩恩爱爱一辈子,思想平庸。这种说法令人啼笑皆非。我们对人物善感多情的心灵视而不见。其实从莺莺的若进若退、反复试探的行动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她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她搅出如许曲折和波澜,是碍于封建家庭、闺秀身份和红娘这三重顾虑,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情节的跌宕起伏中体会心灵探险之乐。
  (二)为了在教学活动中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教师要注意调动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感悟力。
  教师可以对同类题材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可把《威尼斯商人》和《窦娥冤》进行比较。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娅并没有乞求清官——公爵——借用他的权利去压服对方,而是利用人人通过学习都能掌握的法律,在一磅肉的诉讼中取胜。这与鲍西娅生长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有关。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人们懂得的自身价值和意义,并且用法律提供制度保障,鲍西娅的胜利是法治精神的胜利。而生活在十三世纪末的窦娥则没有这种幸运。窦娥生活的元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吏治最黑暗的时期,剧中的桃杌见到告状的就下跪,“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8]审判程序按“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方式办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成为普遍现象。这时窦娥们要想申冤洗雪,只能倚仗清官。对此,我曾撰写论文分析,在此不再展开[9]。
  (三)大学语文的课外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质的课程,传统的语文课堂更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忽视了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熏陶、感染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更多的是在45分钟之外,这时隐性课程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语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多提供45分钟之外的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养成转化知识,实践知识的习惯,这对语文素养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图文资源、场馆资源和会议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语文教师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把自己的想法通过不同的渠道表达出来,从而鼓励学生多思考,和别人多交流,形成自己的思想,听取别人的看法,学会吸收多方面的信息,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活动的人、活动的环境、组织活动的方式、活动的目的等均不相同,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一些非预期的学习经验。
  (四)语文教学更要注意构建校外实践性隐性课程。
  在讲《梅花岭记》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史可法纪念馆去,让学生在纪念馆感受史可法的报国壮志和爱国精神,以及有关扬州十日的悲惨。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更可以到瓜州古渡,想象杜十娘的悲愤。
  构建校外实践性隐性课程,形式是多样的。知识的来源是多方向的,研究性学习是多层面的,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学会利用资源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资源,都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性语文学习的途径。这样就为语文课程增加了开放性,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能增加对社会的了解,能在社会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学生通过春游、秋游等和大自然多接触,在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欣赏自然美同时,产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和对环境的珍惜之情,形成个人与社会、自然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领会语文课程中人文性的一面。
  《大学语文》中的隐性因素除了上述两种外,还有《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之外的隐性因素,这包含一个极为宽泛的内容,泛指学校内除教学活动之外的所有的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这些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的某些方面产生一些影响,有时甚至非常巨大。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中华书局,2002:430.
  [2]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3.
  [3]古代小说鉴赏辞典(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771.
  [4]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78.
  [5]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79.
  [6]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65.
  [7]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55.
  [8]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94.
  [9]李建明,曹必文.企盼清官与张扬人的自由——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案情剧”比较研究.艺术百家,2009,(7).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议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改的探索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中的情境教学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浅论面向中小企业需求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在大学里找友谊
    浅谈蓝色背景下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让技校语文课堂与生命共舞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三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