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口译 口译员 记者招待会 跨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口译作为一种时髦的金领职业和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手段,由于其快速的信息传递及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优势,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当今社会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本文试从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14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员的相关实例,探究培养充分的跨文化意识对口译活动的重要作用。
一、跨文化意识与口译的关系
根据hanvey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认知,通常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特有的角度感知异文化。川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溶人”的本领。所谓“移情”(empathy)就是设身处地体味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人”对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文化溶人”(transpection)是在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当口译员和异文化面对面接触时,应该充分调动自己对异文化的敏感性,即用跨文化武装自己并协助自己参与交际。
跨文化意识对口译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口译者来说,跨文化意识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质量;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外语学习者是否适合从事口译工作,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者的重要准绳。掌握了语言技能的口译者如具备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就可以准确把握翻译尺度,促进交际双方互相理解,协助交际流畅、和谐地完成。
尽管素有“平民总理”之称的温家宝总理常用朴实通俗的语言展现其亲民爱民的情怀,其记者招待会则是总理个人站在国家的立场,代表国家或国家利益就当前的国内外时事解释政策、发表评论,所涉内容包括政治表述、外交声明,等等,所以记者招待会的用语总体上比较正式,措辞准确平易,语法简明严谨,不是纯粹个人情感的表露,也不是一般的叙谈,风格也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温总理每年两会上答记者问时,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随手拈来,从这些精彩回答中,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他心忧天下的政治情怀,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位亲民总理的所思所忧。2009年的中外记者会上,谈期待时温总理说:“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其中“明年春色倍还人”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谈中国经济时温总理提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谈国际金融危机时说:“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莫若取隧’,就是说向人借火不如得到隧石;‘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其中,“乞火莫若取隧,寄汲莫若凿井”源自《淮南子·览冥训》。如此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无不给译员的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果没有敏感的跨文化意识,译员是无法将说话人所要表达的信息准确生动地传递给目的语听众,也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其作为沟通语言文化桥梁的作用。2010年的记者招待会,总理又多次引用古典诗文,串起众多热点,他吟《离骚》明志,引《左传》思亲,以千古名卷的下落寄托对两岸统一的渴望,而译员的从容翻译也说明跨文化意识在口译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实例评析
在2010年3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引用古语或古诗词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前后有十次之多,古诗词多为形象生动的故事、传轶闻或史实浓缩而成,虽寥寥数字,却内涵精深、外延悠远。现场译员张璐在总理讲话停顿期间能够及时从容流畅地将这些文言语句翻译出来,不仅体现了译员本身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也为我们口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生动的资料,更方便我们理解跨文化意识,对锻炼成为优秀的译员具有重要意义。
实例一:温总理在开场白中对记者们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随后,温总理又以《离骚》名句明志,表示要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员:the road ahead is not a smooth one, it maybe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 but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this important thing: that is half of the peoplewho have embarked on the one hundred miles journeymay fall by the way side,this means we must notslacken our efforts in the slightest, and we must notwaiver in our resolve … for the ideal i hold dear to myheart,i woul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withthis strong commitment, i will continue to devote my-self to my work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温总理所引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对大多数读者不算陌生,出自屈原的《离骚》。释义为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后悔。张璐译文直译为: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掉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张璐将“九死”翻译成thousand times(上千次),很地道。相比之下,“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句的翻译却有待商榷,这句诗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张璐将“半九十”中的“半”翻译成了“一半人”。其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仍然只能算走了一半,剩下的十里更难走,如不坚持,则会前功尽弃。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对于这样的诗句,我们不能苛求口译员势必译出其中奥妙,忠实原文,但也反映出口译工作需要译员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进行灵活处理。原诗若能改成ninety miles is only half of a hundred milesjourney或可以跨过原句的文化障碍。
实例二:温总理回应记者“为何中国缺席哥本哈根某次重要会议”的提问时温总理回答:“中国有句古话,人或加汕,心无疵兮。但毕竟你还给了我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因此,我首先应该感谢你。”
译员:as a chinese proverb goes, "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the rumors and slan- ders from the outside”but i still want to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an opportunity to clear up what actually hap- pened in copenhagen.
温总理的“人或加汕,心无疵兮”语出刘禹锡的 《子刘子自传》,释义为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 愧。张璐译文直译为:我的良知纯洁没有污点,不管外界的流言蜚语和造谣中伤。总体来说没有影响现场听众的理解,如果把my改成one’s会更客观一些,把outside改成other people or others与前面的搭配会更合理一些。
实例三: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有关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时,温总理回答:“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露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
译员:i understand the negotiation may be a com-plex progress, but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notsever their blood ties,and i believe that problems willeventually be solved.
温总理的“兄弟虽有小忿,不废茹亲”出自《左传·嘻公二十四年》:“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爵亲。”释义为兄弟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张璐译文直译为:兄弟之间的分歧,是无法割断他们的血脉亲情的。“小忿”有愤恨的意思,在极短的时间内,能想到用difference分歧),而不用an-gry等表示愤怒的词,非常有机智,比较得体,体现了较强的跨文化意识。
实例四:随后温总理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译员:let me tell a story here and i hope that youwill bring the story to the people in taiwan too. therewas a painter场the name of huang gongwang in yuandynasty in china, and he had a famous painting of thescenery by the river of fuchun. he completed thepainting of this piece of work at the age of 79,and hepassed away shortly after he completed painting thispicture. for hundred of years,this painting is kept inthe museum in hangzhou and the other half is in themuseum of taiwan i hope that one day soon the piecesof the painting can be whole again,and i cherish thesame wish not only for the painting but also for people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s.
温总理的“画是如此,人何以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桓公北征,经紫禁城,见前为琅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法然流泪。”温总理此处化用恒温说过的话,表现了希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在汉语里我们常可以把两个或更多的句子连接起来而可以不用连词,但是,这种情况在英语中却是比较少见的。虽处于现场压力,张璐却不拘泥于汉语的形式,添加连词not only ……but also以用来帮助,使前后文更加连贯,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实例五:温总理在回答中美关系的提问时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把握两国关系。”
译员:as a chinese poem reads, " we have nofear of the clouds that may block our sight as we are al-ready at the top of the height.”it is from such a pro-spective that we should manage china一us relations.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是一则七言绝句,它有着中国诗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而且别出心裁的用流水对的形式来展现诗歌文学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释义为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经站在最高的地方。译员透彻理解了该诗句的内涵,翻译非常到位,把诗句的精髓准确简练地表达出来。
实例六:在谈到要根据形式的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时,温总理说:“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因时而动,就是说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译员:we must watch very closely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s in our domestic economy and in theglobal economy this years. timing is essential in deci-ding when one should act and when one should stayput.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是一则典型的四六体,结构紧凑,节奏舒缓,出自《易传》之一的《象传》。嗒象传》中的相关原文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释义为该静止的时候,必须要静止;该行动的时候,必须要行动。不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要掌握好时机。在口译时要做到形意兼顾,决非易事。不过译员把握整体内涵,以较为简洁的形式传达了原语的信息,同时也以平行并列句的形式弥补了原句形式上的修辞效果。
从以上实例的评析中,可以看出口译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为此,译员必须全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尤其要了解异国他乡丰富独特的文化,洞察其内涵,掌握一些恰当的口译策略,特别要具备充分的深厚的跨文化意识,以应对跨文化实际交流中的实际需要,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结语
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用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译员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特别是在进行古诗翻译时,不能仅仅采用直译的办法,而要在充分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及译人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对古诗的内涵加以补充解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脱离原语外壳,把说话人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口译专家林国本先生曾说,口译是一门综合艺术。口译者像体育比赛中的演说员,边听着看着台上的一切,对台下的观众进行讲解。在时效性的前提下,口译要使受众完全领会来自另一文化领域的信息,因此,跨文化意识就显得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