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批评语言学认为,语篇的各个层次和各种结构在特定的语境下都有可能存在着意识形态意义。批评语言学特别强调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日常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并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来考察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批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功能语法理论中的投射理论对新闻转述语进行批评性分析,旨在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揭露在貌似公正、客观的报道之后的不公正性,强调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关键词]批评性分析 投射理论 新闻语篇 转述引语
批评语言学首先由fowler等人于1997年在《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提出的。十年后,fairclough在《language and power》提出批评性语篇分析。批评语言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大众语篇,如电视、广告、报刊、官方文件等的研究来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本文结合功能语法中的投射理论,拟对一新闻语篇中转述引语的分析,揭示那些常常不易被人们发现的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权利阶级如何利用语言来影响大众的思想意识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现存的社会结构。
一、投射理论略说及其与新闻语篇中转述话语分析的整合
功能语言学家认为,逻辑语义关系包括投射和扩展两种关系。投射语言是指转述或投射他人的或自己的话语与思维的语言。halliday认为,“投射”`指的是一种逻辑语义关系,其功能既可以用于表达说话者(非语言)的主客观经验,也可以用于表达说话者间接(非直接)的主客观经验。投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投射层次、投射方式、言语功能。如下所示。
投射方式投射层次
并列型投射:原话引述 quote言语投射:语辞 locution
从属型投射:间接引述 report心理投射:思想 idea
这里,原话引述是指原封不动地把别人的话再说一遍。如果是原话引述,则被投射句与被投射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被投射的既是措词又是意义。间接引述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意思说出来,被投射的是意义而不是措词。被投射的语言可以是言语行为,也可以是思维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间接引述通常与投射句构成主从关系,但有时也可能构成并列关系;另外,原话引述有时是间接引述中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俗语传统语法中的“自由间接引语”(free indirect speech),如:she said no she goes through to liverpool.综上所述,投射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不是直接描述经历(如对某一事件的讲述,对某一事件的态度、评价等),而是对别人的讲述进行语言方面的再表述。
传统的研究历来偏重转述引语的形式变化,然而转述引语的语篇和语用功能也不容忽视。某一语言结构孤立来看也许并不具有任何社会意义,但是一旦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之中,与其它的结构相联系,便可能产生重要的社会意义。英国的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并不像以往的语言学家宣称的那样是一种客观透明的传播媒介,而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转述是语篇互文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投射与转述话语的第一个整合点是投射方式和转述形式。volodinov将转述引语解释为“言语内的言语,话语内的话语,同时又是关于言语的言语和关于话语的话语。”传统语法一般将转述话语的类型分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这种分类与上文论及的投射方式中的原话引述和间接引述是相对应的,但传统语法同时也忽略了他们之间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leech and short认为,间接引语能够表达转述语篇全面的概念意义,但直接引语不但能表达此意,还能保留原话的准确的措辞。但fairclough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间接引语具有矛盾双重性,主要体现为两点:(1)一方面能够表达转述语篇全面的概念意义,另一方面有时表达的意义比原话的意义少。(2)间接引语也能保留原话准确的措辞,但又能将引语声音转变成报道者的声音。正是因为间接引语的双重矛盾性,使得报道语篇和转述语篇很难被清楚的区分开来,使得引语的声音和报道者的声音融合在一起。投射与转述话语的第二个整合点是投射层次和转述动词。小句中投射的层次不同会涉及不同的人际意义,同样转述话语中转述动词的选择最能反映转述者的态度。下面笔者就投射方式和投射层次这两方面对一新闻语篇做实例分析(以下分别称为转述方式和转述动词)。
二、实例分析
“bush expresses ‘deep concern’over quran shooting”这篇新闻报道来自2008年5月20日的美国国家有限电视网cnn的一篇报道。5月9号美国驻伊拉克的一位中士将伊斯兰教经典《可兰经》当枪耙子练习射击的事件引起了伊方政府当局和社会各界的不满。新闻报道了伊方和布什政府就此事所作的反应。
1.转述方式
新闻报道有很强的选择性。geis指出,“也许新闻媒体最重要的权利是她能够说在什么时候什么问题重要并决定在哪个问题上应该听见谁的声音”。新闻报道中各种形式的直接和间接引语以及来源未加任何说明的他人的话语随处可见:这些引语来自各种渠道,消息来源广泛,代表着各种人的利益和意识形态。这个语篇共引述别人的话语22次,其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分别占6次、16次。直接引语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他们往往出自当事人、知情者或权威人士之口,所以对读者有很强的说服力。报道者常常利用直接引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把它们间接地强加与读者。在这篇报道中的6次直接引语有4次,占全篇直接引语的67%。其中有两个是来自美国驻巴格达军队将领hammond向伊拉克人民致歉的话语。因为报道的是权威人士的话语,这样就使受话群众感到报道是公正性、客观性。这似乎是向人们表示美方是很看重两国关系的,他们的歉意是真情实意,然而在向伊拉克人民表示美方的歉意的同时也抓住机会重申美军来这里是为了保护他们的。众所周知,美国常常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帜干涉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内政,所以“保护”是其美化自己的托辞。其他两个引语是来自事件行为人之口,说自己的行为是莽撞的、欠考虑的,并一再坚持他的做法并无恶意,希望不要因此影响两国的关系,然而从其话语内容可以窥见他在给自己的行为辩解。本篇报道中间接引语占所引话语的73%。在间接引语中,原话语的时态或指示词都会随着转述者,即新闻报道者的视角的转变而变化。本报道中常出现另外一种间接引语的形式,如:al-maliki’s office on tuesday said bush issued an apology for the action on behalf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omised to present the soldier to the courts.”在这个间接引语中只有部分话语加上了引号,表明为消息来源的原话。报道者这样做的原因或是表示该部分特别重要,或是想与它保持距离,表示自己不一定赞成它所表达的意思。在这个例子中,报道者先采用间接引语的形式,然后“滑向”直接引语,就好象间接引语是在为直接引语做铺垫,直接引语顺理成章地从间接引语发展出来。经过这样的处理,转述引语的界限变的极不清楚了。
volodinov把这种引述方式称为“预先调整的直接话语”。因此,在间接转述话语里报道者和被报道者的声音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用来表达被报道者意思的话语往往就掺入了报道者的主观意识。从本报道中间接引语所占的比例来看,文中的客观性有待读者斟酌。
2.转述动词
转述动词构成了报道语篇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支配和预示转述语篇的意义。它作为报道者转述话语时所使用的标记,可以清楚表明报道者对其的态度和立场。为此,对转述动词尤其是其感情色彩的分析有利于把握报道者的态度取向。本文对报道中的22个转述动词进行统计得出:18个said, according, called, insisted, condemned各1个。geis把英语中一些常用的转述动词按其可能引起的感情色彩分为两类:积极的(positive)和消极的(negative)。“tell”和“according to”在英语中是典型的中性转述动词,因而也被认为是最可信、最客观和最清楚的。但是这些貌似客观的转述动词,实际上往往不能准确表达原话的风格和其他的人际意义。在新闻报道中还经常出现“新闻施为词”,绝大多数的施为性转述动词都带有感情色彩,其在文中的选择使用不仅会传达消息来源的立场观点,也会表明报道者对被转述者及其话语的看法和态度。本报道中有3个施为性动词:called, insisted, condemned.前两个消极转述动词塑造了一个鲁莽、不谨慎、易冲动的过错美国士兵的形象,借此也向伊拉克人民暗示事件的过错在于士兵个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与美国政府、军队毫无关系,这也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施为动词“condemned”给读者传达了伊拉克有关方面愤怒的谴责的同时,报道者也呈现给受众一个得理不饶人的伊方的消极形象。
三、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将功能语法中的投射理论与新闻转述语分析进行整合,从转述方式、转述动词两个方面对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分析,揭示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意义。本文也展示了批评话语分析运用于分析大众语篇中的可行性、可操作性。halliday提到了工具语言学的概念。批评语言学一开始就自视为一门工具语言学,将语言看成是一种社会实践,分析语篇的目的是向人们展示语言结构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和社会权利关系。受新闻媒体的政治立场,特定读者群等诸多因素影响,任何新闻报道都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新闻转述语重要的社会构建功能,在哪些地方使用及如何使用都隐含了报道者对新闻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因此,读者在解读新闻报道时要考虑此类的因素在内,尽量客观的理解报道内容。
参考文献:
[1]hallid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1994.
[2]geoff thom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1996.
[3]volosinov, v. 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j]. new york: seminar press,1973.
[4]leech, g. n. &m. h. short. style in fiction. london: longman,1981.
[5]fairclough,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1995.
[6]fairclough,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2.
[7]geis, m. l.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87.
[8]bell, a.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
[9]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london: edward arnold,1978.
[10]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11]辛斌.语言、权利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1996,(1).
[12]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