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室内设计制图》是一切室内设计工程的施工标准,在整个室内装饰过程中,它是研究设计方案、指导和组织施工及检验、验收不可缺少的依据。本文针对现在教学中的“为画图而画图”的现象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实际项目完成对本课程的理解和学习。
[关键词]《室内设计制图》 改革 实践
工程制图在我国古代建筑工程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光辉的一页。我国古代建筑专著《营造法式》中有大量的建筑工程图样与近代工程制图表示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程制图的理论与技术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设计制图是设计师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的一种重要工具,是施工中的重要技术文件,被喻为“设计语言”是向合作者,委托单位和业主说明设计的意图、交流设计思想、传递技术信息的重要手段。设计制图是所有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必修课程,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环境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系中的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等,都要依据工程图纸来制作和实施,因为上述产品的形状、尺寸、做法都不是纯绘画式语言文字能全部描述清楚的,必须借助一系列的工程制图才可以将上述产品的形状、大小、内部结构、细部构造、布局、材料、色标以及其他的施工制作要求等,详尽的在图纸上表达出来,作为施工或制作的依据。
一、现阶段《室内设计制图》的实质性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室内设计制图》的教学都沿袭了建筑制图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是:从画法几何→投影理论→建筑制图基础知识→描绘室内设计平、立面和天花图→空间透视基础及练习→完成整套设计方案的抄描和绘制。对画面的要求清晰明了,文字符号标注要精确,最好似机械的翻版,反而忽略了设计构思和设计合理性的深层表达。《室内设计制图》是设计表达与交流的手段,现在反而抛开这一实质性目的只是注重对设计规范、符号这些表面现象的表达并没有达到对《室内设计制图》这一课程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许多教学过程都是在临摹中完成,而真正拿到实际环境和应用中反而不知从何下手对空间的使用和人体尺度的把握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教学过程中弱化了实践这一主要环节。学生缺乏对建筑结构和功能、环境、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认识能力,没有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能力,便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所谓的“设计语言”也毫无用处,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室内设计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多画图和多看图,到实际项目的考察等方面的综合学习才真正掌握。在会画图,理解规范和符号的基础上还要有读图能力,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把课堂搬到工地去用实际项目作为课题。让学生实际排尺、测量、计算针对空间的特点做合理性划分,对空间装饰的布局摆设等一系列的实际训练,最后根据老师的讲解和实际勘察现场的结果绘制出精确的设计图纸。由于《室内设计制图》需要设计大量的理性的准备数据和精算方法,甚至还涉及到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所以在《室内设计制图》课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教材与书籍,如《室内设计资料集》等,并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一种与计算机交互对话的学习环境。
三、改革后的新尝试
2005年9月16日,学院进行老建筑改造,将原来的食堂改成图书馆,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由原来的动态空间改成静态的空间中间的状态转换,空间的划分和布局,书架的摆放等一系列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老师针对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授课。总共32学识的课程,通过8学识的理论课程讲授,让学生懂得如何绘制室内设计制图,然再利用24课时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实际测量独立制图。在老师的带领下,由学生绘制出食堂改造方案的室内部分,让学生们亲自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勘测,了解建筑施工构造。然后在图纸上进行构思,反映设计内容进行技术交流,为保证交流的规范性,标准型和准确性,所有工程制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沿用国家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
参考一些其他相关行业的标砖,使学生在自身的
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
总结,在工作实际中使《室内设计制图》逐步形成清晰的设计思路,养成严谨的制图习惯,并尝试对《室内设计制图》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同时对考核内容进行拓展。所采用的以实际设计工程任务代替临摹图纸的考核方式是开拓性的,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同时对主讲教师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改革从
艺术设计专业的
教育实际出发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际意义,对培养学生《室内设计制图》的技能有很大帮助,在实际的考察中让学生了解建筑结构、材料的搭配、
经济美观等问题。严谨的绘制《室内设计制图》用这一表现手法达到表现、交流、沟通的目的,学生学会思考了动手操作能力强了,整体训练和综合培养的模式见到了成效,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
文献:
[1]室内设计制图.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2]室内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