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借鉴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特别是其职业教育课程观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弊端,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提供哲学依据。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陶行知课程设置 哲学思考
高职院校课程的实质是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总体设计。所以,高职院校的课程是一切职业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落脚点与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出发点。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以及功能的发挥也依赖其课程设置的合理定位。然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从哲学意义上讲,其中的课程观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因此,在设置高职院校课程时,一定要从社会存在的实际需要出发,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科学设置高职院校课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的、目标、开发和实施等问题是设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时最为核心的哲学思考。本文借鉴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特别是其职业教育课程观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弊端,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提供哲学依据。
一、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
陶行知在其职业教育思想中特别强调教育界最重要并且最紧迫的责任是利用教育学解决学校课程问题。他认为课程是学校教育之中心,如果课程得到圆满解决,那么,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陶行知的课程思想主要表现为:为学生设计生活,强调课程的重要性。陶行知强调:“课程要有系统,但也要有弹性”,应“有适应不同情况的若干课程”。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社会、自然、生活是其课程资源观的三个关键方面。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下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他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是他的学生”。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具有“田野”的意义。他认为职业教育是“生活所需之教育,职业劳动是生活的基础。任何人都必须接受职业教育,为生活而准备,任何轻视职业教育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同时,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中,陶行知先生认为必须具备合格的师资队伍、必要的教学设备和科学的课程设置。坚持“按事施教”,课程安排应以培养学生的“生利”能力为标准。执行自易至难、从简入繁原则,学成一事,再学一事,将理论与实践“联络无间”地结合起来。
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如何在实际教育中取得实效,陶行知先生总结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从方法论上丰富了职业教育思想。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件事,它们是糅合在一起的,难以决然分开。“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一教学法的哲学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了实践对于认识的意义。“教学做”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贯穿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始终,尤其体现在教学上,他坚定地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因此,“教与学都要以作为中心”“都要以作为基础”“以‘事’为我们活动的中心”,并强调“不做无学;不做无教”。教、学、做合一,是基于他对中国教育弊端的分析,即“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便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中国教育的第二个普通的误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学便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之外便不是教育。他还提出了探讨真理的五条路: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陶行知在教学观上有许多真知灼见,是他课程观和教育思想中的宝贵资源。
总之,陶行知的课程思想与我国目前提倡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与高职院校重实践,知识够用为原则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共通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以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打破传统课程模式,以现实需要为目的,实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新一轮改革。
二、借鉴陶行知职教思想研究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
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一些专家以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为标准,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大体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学术型人才主要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工程型人才是运用科学原理进行产品设计、工作规划与运行决策的;技术型人才主要是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等变成物质形态;技能型人才主要是依赖技能进行工作。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关键在于课程设置。
因此,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进一步深入,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教育要完成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必须探索适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全新而又鲜活的,有其科学的体系、全新的理念和旺盛的生命力。运用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来研究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问题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现实意义。
三、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才短缺成为突出矛盾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一些经济改革地区率先出现了一批中心城市举办的职业大学。这些职业院校具有职业性和地方性等特点,它们的出现与发展,一方面缓解了各地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人才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最初发展的十年,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们,艰苦创业,坚持改革,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在总体上仍然未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批高等职业大学和新建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部分学校办学定位不准确,只在意招生,不注重就业;只热衷于升级为本科院校,不注重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及模式的改革,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达到社会急需的高级技工或技师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走出误区,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创新人才。
四、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哲学思考
1.突破普通本科院校“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没有一个完美的范式,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国际劳工的mes、英国的betc都是成功的案例。国外先进的东西还是要与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应紧密结合各自的校情,结合专业以及学生的实际,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起自己的新体系。普通本科院校是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其中大多课程模式未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在这种课程模式下理论教学占支配地位,实践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按这种模式设置课程,就很难办出高职特色,高职实际上已成为“普通本科的压缩饼干”。因此,高职要办出特色,课程设置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企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从而确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可形式多样,可采用三个模块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四个模块甚至五个模块的形式,如采用五个模块的形式,可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本人认为采用四个模块的形式较好,即可设置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合二为一,设置一些综合课程,从而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高职应有一定数量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陶行知认为,“课程为社会需要与个人能力调剂之工具”。实践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核心理念,陶行知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关注着社会发展中人的发展。社会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是陶行知课程观的两大目的。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和能力,而且要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一个人不可能通过一次学习,就获得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全部知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发达国家平均每人一生要转换几次职业,美国转换次数更多,平均每人达10次以上;第二,就教育所传授知识的适用期来看,基础教育可用15年,普高教育可用10年,而职业教育只能用5年;第三,面对大专生就业率不高的现实,高职毕业生除了就业外还有专升本的需求,全国高职院校平均专升本的比例为10%。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程设置也应考虑学生专升本的需求。
3.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职业教育合理性问题,反映在认识论中就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陶行知先生一改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论断。陶行知先生为职业教育的合理性、必要性寻求到了理论支撑。陶行知先生认为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独裁统治,造成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劳动者和劳动实践的极度轻视,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基于此,陶行知先生提出“在劳力上劳心”,把劳心与劳力辩证地联系起来。“在劳力上劳心”就是要“用心以制力”“用心思去指挥力量”“能以人力胜天工”,就是要“运用心思指挥力量以求物之变化”。陶行知先生把这一理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认为它“是一切发明之母”“可得事物之真理”。职业教育就是要坚持实践第一,“在劳力上劳心”,不仅要学好技能,而且要用科学理论来指导,使之上升到高级层次。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是多少,“必需”和“够用”的标准是多少,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两种偏向,一种是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上系统性、完整性;另一种是不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的人才成为简单操作型,这两种倾向都极具危害性,前者培养的结果是高职毕业生理论不如本科,动手能力不如中职,后者培养的结果是高职培养的目标与中职相同,这势必造成高职缺少生存空间。分析国内外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内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大致为1∶1,我国在《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的几点意见》中规定“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的50%左右”,笔者认为理论教学的“必需”和“够用”的确定,应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确定的操作能力来确定,大致来讲高职文科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50%左右,工科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60%左右为宜。
4.以需求导向为原则,培养学生一专多能。陶行知先生说:“彼泥古之人,以仍旧贯为能事。行一事,措一词,必求先例,虽害不问;无例可援,虽善不行”“中外情形有同者,有不同者。同者借荐,他山之石,固可攻玉。不同者而效焉,则适于外者未必适于中。”改革就是求变,如果课程改革的最终结果是寻找一种模式的话,改革就失去了它的原动力和生命力。文科、理科、工科各有差异,同一科目中不同专业又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课程设置模式,改变课程内容一贯制、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状况,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使职业教育的课程因时、因地、因生、因情而变,在嬗变中追求职业教育的永恒发展,在变革中探求适合自我的生态发展之路,在动态中寻觅量身定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现实中实现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基于这一理论,高职院校专业开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职业岗位的人才供需情况及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从而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及培养规模。由于现阶段高职就业相对困难,我们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注重学生一专多能,以拓宽就业面。一专多能中“专”是指人才有自己的优势专业领域和能力特长,有自己的知识特长和智力强项,“多能”是指人才在相邻领域内可以旁涉相通,自由出入。
5.实施“双证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规定,要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力争有职业资格证书领域的高职院校毕业生80%以上能取得“双证书”,目前,这一比例要达到90%以上。我们要为学生获取“双证书”提供方便,把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之中,但我们反对课程体系完全围绕考证内容设置。
总而言之,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与我国目前倡导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以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打破思维定式,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探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