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从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入手,分析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式,进而提出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师专业化;内涵;方式;有效途径
当前,职业教育要求把教师职业看成是一门专业,进而提出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问题。对高职教师而言,重新思考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品位、格调和气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是其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化概念的提出
教师专业化思想源于西方。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j.dewey)提出,希望能够像培养工程师、医师和律师那样培养教师,于是教师专业化问题就被提了出来。此后,欧美各国纷纷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强调了教师的专业性质,认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正式将教师列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
在我国,教师专业化近年来才逐渐被关注。因为在“文革”及之后的一段时期内,教师行业一直处于低地位、低收入、低要求的状态,广大教师尤其是职业院校教师未享有应有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偏低,教学任务偏重。许多学校出现了人才不愿从教、高水平教师学校留不住的现象。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情况才逐渐转变,但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仍认识不一。
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提出: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从此,教师职业专业化便成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各类学校也把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
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看待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二是如何对待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就是把教师行业当作专业性较强的行业,把教师群体区别于社会其他群体,是把教师职业的一致性与专业学科的多样性相融合的过程。所谓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指个人成为教师后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成长或转变的过程。高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求教师在从教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在职学习补充知识、增强技能,以便在职教领域能够以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式
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既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又是高职院校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采取一系列措施的过程,是教师“内化”与学校“外推”过程的有机结合。
(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化”过程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化”过程就是指教师个人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逐步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过程。其主要方式有:
勤于学习 高职教师首先应加强对职教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深刻理解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要对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有清晰的认识。其次,应学习教学知识,与时俱进地了解职教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强服务职业教育的本领。再次,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积极学习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在高职院校中,教师专业知识越丰富,学生的认同感就越强烈,也就越崇拜教师,教书育人目的的实现也就更加顺畅。
善于思考 思考是学习的延伸。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思考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是思考个人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在学校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微观层面就是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这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有效方式。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于教学中教学现象的再思考,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回顾和总结,是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具体对话。教学反思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勇于实践 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实践的过程。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必须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当前,高职教学过程充满无穷的变数,教师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最终去解决问题。
(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外推”过程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外推”过程是指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为教师成长提供支持,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也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高职院校应以提高教师的智能和技能为抓手,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在智能方面,通过完善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围绕课程改革参与各种教科研课题研究,支持教师撰写高质量的教研、科研论文,努力培养优秀教学研究团队,通过示范引领,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在技能方面,贯彻落实教师深入企业顶岗锻炼的有关规定,积极做好教师业务培训,注重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实行“四能并举”,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技能比武,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根据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严把教师入口关
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高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根本,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尚未完全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但这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实行严格的职教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才能在起点上切实保证高职师资的基本素质,才能为培养专业合格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在国外,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化是对从教者的基本要求。
(二)根据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求,严把教师培训关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课程改革能力不足、实践教学能力不强、教学和科研能力偏弱的现象。因此,做好教师在职培训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
借助高校力量,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学识水平在我国职教师资结构中,学历结构不平衡、高学历师资严重匮乏是困扰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国家层面看,要解决我国高职师资学历偏低的问题,必须依托综合性大学建立本科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重点为高职院校培养高学历师资。其教学内容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专业知识应用及高等师范教育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突出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从高职院校层面看,应想方设法选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读研、攻博,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教学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
依托行业优势,提升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密切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依托行业和企业,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或者鼓励、支持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承接技术研发课题,或者选派专业教师去相关企业兼职,让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教师可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新技术开发能力,成为专业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改革活动,提升教师的课程改革实施能力 (1)以“三对话”提升教师课程改革适应能力。“三对话”是指专业对话、师生对话、校企对话。“专业对话”是同行之间共同研究探讨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最新问题。“师生对话”一方面是让学生参与课程改革,另一方面是让教师了解施教群体的需求。“校企对话”一方面是让教师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改革。(2)以“范式引领”提升课程改革探究能力。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求教师采取由简到繁、分层推进的做法。如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先进行一次课的教学设计,然后再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最后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学校在每项设计中评选出优秀方案,加以表彰和推广,通过范式引领,带动教师提升课程改革探究能力。(3)让专业带头人示范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在操作上可以首先要求系部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率先实施课程改革,通过举办公开课、说课等活动先行示范。然后要求教师多上实验课、多听观摩课、多看示范课,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教学技巧,提升自身的课程实施能力。(4)开展课程改革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提高教师自我升华能力。在课程实施阶段,课程改革优秀教师评选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优秀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通过榜样作用引导其他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改革之中,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升华能力。
以“双师素质”培养为目标,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根据高职教育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实际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熟悉生产管理实践,有较强的实操示范、解决疑难问题和现场指导能力。因此,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主要目标。第一,各系应按学校要求制定教师赴企业顶岗锻炼的计划,明确对教师顶岗锻炼的要求。第二,规范教师顶岗锻炼的行为,教师要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顶岗锻炼的内容和目标。第三,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引导专业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在具体评价时,不仅要看教师是否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职业资格证书,更要侧重于对教师应用性、实践性教学能力的考评。
加强示范引领和校本研究,促进教师提高教科研能力 为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学校可邀请专家来校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重点培养教师的问题发现能力、理论思考能力、课题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外出调研,参加有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培训班,拓宽视野、提高教科研水平。学校领导应示范引领,带头参与教学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育专家。学校领导的示范引领,可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应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技术和能力。校本研究在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教师自身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在校本研究中,应积极开展专题应用研究,重点针对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技术和实施课程教学能力展开。积极倡导问题即课题,要求全体教师结合自身教学中的问题,将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研究相结合,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行动研究相结合,重点破解现实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三)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
首先,要将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按年度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进程表》,使每一个教师明确目标,自加压力,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要围绕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教学实践等形式,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对青年教师应实行试讲制度,组织他们参加示范课、观摩课、实践课活动,同时,组织开展课件制作竞赛、基本功竞赛、说课竞赛等活动,促进他们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应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活动。学校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能发挥教师潜力的“产学研”奖励机制。要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实践应用的研究,重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发挥专业化职教教师的潜质和优势,鼓励他们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兼职和创业。
再次,要启动“名师工程”,重视培养专业带头人,重点打造科研型教师团队。建设好一个专业,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专业带头人和一批高水平的名师,专业带头人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本专业的地位和水平。为此,学校要从师德、师风、专业学术水平和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培养一批名师,作为专业建设领航人。他们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还要能吸引、带动一批教师,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
总之,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运用最科学、形象、快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接受教育,使学生能够尽快地将所学内容转化为技能和自身修养。目前,高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