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试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忧患意识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 形势与政策 忧患意识

  [论文摘要]高职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关于忧患意识主流是好的,但是不乏有些高职生受社会舆论、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的因素影响,偏离于社会主流。笔者认为应当加强思政课的教育,特别是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培养高职生的忧患意识,使其肩负起历史新使命。
  
  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由此产生的忧患意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世界大多数国家,甚至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充分认识到了忧患教育的作用,并且把忧患意识作为其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日本人喜欢谈论“日本沉没”的话题,总在思考如果日本有一天沉没于大海后怎么办的问题。以激励国民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的忧患意识,要想生存就必须顽强拼搏,他们的科技水平、创新理念领先于世界,他们知道自己国家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所以想方设法去节省,就连超级大国美国也散布美国处于危机中,21世纪是亚洲人的世界的观点。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不得不让我们为青年一代忧患意识的缺失而担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忧患意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忧患意识是指民族忧患意识。民族忧患意识是建构在对现实社会各种现象进行理性判断基础上的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的牵挂和担忧,表现出的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自古以来,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一直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伟大品格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但在不良社会风气之下,一些大学生选择了奢华作为自己人生的价值标准,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他们的影响不可低估。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高职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大部分是来自于农村或者是县城,总体来说,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大部分学生相比,他们对于时事政治、经济发展、社会动态等的前沿信息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高职生受生长环境、家庭环境、交际环境等的影响,而且高职教育要兼顾到高职的办学特色,使得很多高职生对于本来就不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更加放任,转而对就业问题更为关注,但高职生乃至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使得他们产生自卑等的心理问题,致使他们在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产生与社会主流思想的偏离。如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顺境时盲目乐观、无所事事,逆境时彷徨悲观。所以他们不懂忧患,不会忧患,从而对学习失去动力,对人生失去追求,对肩负历史新使命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置若罔闻。
  当然,不可否认大多数高职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关心政治。他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听过“中国威胁论”,关切台湾问题、西藏和新疆问题,但他们的民族忧患意识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观念上,“知”与“行”不统一。无法将“国”与“我”联系起来,无法将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个人成长成才联系起来,无法将民族忧患意识与学习的动力联系起来。综上,高职生的民族忧患意识确实存在普遍缺失现象。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作用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两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形势与政策课本身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负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职责。
  (二)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忧患意识
  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公民,大学生必须要有公民意识(当然公民意识包涵许多内容),要了解国情、要懂政治。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可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与国际大事,客观科学地看待社会发展,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综合能力、增强大学生责任感和大局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也直接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
  忧患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强意识,并在实际行动中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为祖国和人民排忧解难。忧患意识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对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富于远见的深刻思考。体现出的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忧国忧民的精神。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和培养,应当是每所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一个直接有效的途径。
  (一)补充《形势与政策》课程所需要的理论
  当前大学生处于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特定人生阶段,价值观还不成熟,容易主观片面,脱离实际,产生偏激行为,加之社会负面信息铺天盖地,教授《形势与政策》的教师必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教育放在首位,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看到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和面临的危机,一方面帮助学生明辨大是大非,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抗腐蚀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把握时局的能力,树立科学的忧患意识。从而在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颠覆时能保持清新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
  (二)把握《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做到忧患意识渗透

  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求教师不断充实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以及新的材料,同时与国内形势与国际的大环境相结合,对难点及疑点进行认真剖析,通过国防知识和国际安全形势教育,使他们增强忧患意识。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还应用信息手段将既得的消息尽快传播给学生,使内容与时俱进,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时事嗅觉;同时,形势与政策教育常常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介绍与命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力求做到生动活泼、史料翔实,相信即便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式也会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浓厚兴趣。
  《形势与政策》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时政资料,在第一时间将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要事传递给学生,了解中国的现状和国际地位,让学生明白中国“患”在何处,知道“忧”之所在,明确奋进的方向,树立起“居安思危”的时代责任感。
  如让学生阅读《温家宝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科技、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年间是我国的屈辱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已经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我们对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和作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忧患意识必须“知”“行”统一
  要让学生明白忧患意识并非一种悲观情绪,也不是杞人忧天。那种对国家与社会说三道四、牢骚不断、叹息不止,却没有一点点改变现状决心和行动的,绝不是正确的忧患意识,正确的忧患意识是要知行统一的。
  例如教师在阐述中日关系的时候,必然会提到南京大屠杀、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问题等等事件,当然这些事件的重提不是为了激起学生的愤怒和仇视,不是为了让学生一味的抵制日货,不是在影响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而这些事件的阐述是让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是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是为了让学生以此作为前进的动力,是为引导学生深切明白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努力武装自己,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青年一代提出的要求,对个体来说这是一种责任,一种社会责任。从而引导大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明白社会、国家和家庭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对比自己现实的情况,寻找差距,从内心深处触及进取的动力和诱发成长过程中的动机内因。只有这样,忧患意识才能在学生心中扎根,并正确地体现到实际行动中。
  作为未来的主人,高职生应该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骄不躁,坚持忧患意识的知行统一,并以此来影响他人,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增加各种信息的获得。可利用信息站、成立爱国协会、举办爱国专题讲座、成立论坛、组织辩论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学校、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创新火花。同时,还可以以新中国成立诞辰周年、学校校庆等诸如此类的重要节日、庆祝活动、重大事件的发生时机为载体,积极引导时事热点,把握政策导向,从而不断为全校师生参与国家与学校的改革发展事业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总结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招待会上,温总理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也不平坦,还会遇到许多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困难。我们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励精图治。”表现了作为大国总理深深的忧患意识以及由此延伸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只有让今天的每一位公民尤其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忧患意识,才会促使他们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中华民族的明天才有希望。因为一个在血液里充满了忧患意识的民族,绝对是一个强大的民族。
  
  参考文献:
  [1] 张小军.试析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渗透教育[j].中国林业教育,2010,(1).
  [2] 张虎.90后大学生忧患意识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加快发展西部高职教育的…
    天津市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的…
    高职院校提升成人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实践探…
    教育督导视角下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状态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研究
    高职生英语口语教学困境及对策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当代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高职计算机应用的分层教学法
    浅析如何提高高职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试论兴国山歌的音乐特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