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学生就业 品牌建设
论文摘要:虽然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但社会认知环境的变化、区域经济的差异、学校分布不尽合理、专业设置雷同、办学定位和观念上的分歧以及学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年来处在一个困惑和尴尬的境地。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国家对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逐步落实,中等职业教育方兴未艾,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如何挑战激烈的竞争,如何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吸引学生、扩大规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是各个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现基于社会就业市场对中专学生的需求,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应如何加强自己的教育品牌建设,并对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规划、进行学校教育的品牌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l中等职业教育的背景与现状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2个部分:一是学历性的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二是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培训,近几年对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就属此类。中等职业教育是在具有初中文化基础的群体中进行的,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有一定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技能、技术的应用型操作人才的学历性职业教育,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近些年来由于市场对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有了创新,即出现“2+1”或“1+1+1”学制。不论实行什么学制,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都在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
1.1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采
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初步实现了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扩招100万;2006年在2005年扩招总量的基础上继续扩招100万,人数达到750万。力争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达到1:1。就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言,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2005年以来,国家相继启动并实施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颁布后,从2007年起,国家对中专学生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资助2年;从2009年起,甘肃省政府对中专学生每生资助500元。
1.2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2001~2002年是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低谷期,个别中等职业学校当年的招生人数仅为4o多人。从2003年起,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开始止跌回升,并迅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特别是2005年以后,中等职业学校在联合招生、联合办学、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2007年底,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共344所,招生人数达4.8万人,在校生人数达到31.8万人,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129.12%和73.37%。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的职普比达到了4.2:5.8,2008年则达到了4.5:5.5,实现了职普比大体相当的目标。具体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中等职业学校迅速发展,尤其是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如雨后春笋;(2)一批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省级重点)脱颖而出;(3)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出现了一批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5)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形成;(6)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国际教育援助项目对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促进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辐射推广“双元制”教学、加强学生实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提供了很大支持。
1.3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
(1)招生困难,招生投入太大,成本太高。
(2)生源质量差,大多数学生的中考成绩只有200分左右。
(3)办学定位不准确,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
(4)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匮缺,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5)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6)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场所欠缺,学生实践机会少。
(7)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就业困难或就业质量不高。尽管各专业、各类学校或各地区学校的发展不均衡,存在差异,遇到的问题有大有小,但上述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1.4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高校连续扩招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然而,就在本科生、研究生找工作困难的情况下,中专学生的就业情况却有了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能达到95%以上,医、工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好些,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能达到100%。以财经类的甘肃银行学校为例,该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及就业岗位行业分布情况见表1、表2。
从表1、表2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自2008年以来,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市场的冲击很大,农民工返乡率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依然看好,为他们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呈上升趋势。
(2)就业质量(专业对口就业)逐年转好。银行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商业企业的人数逐年增多,甚至出现毕业生主动放弃或尽量不到电子企业生产线去就业的现象。
(3)就业当年的流失率逐年降低。以往由于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对口,就业环境不好,毕业生就业后不到3个月就有一半的人流失了,给企业生产带来了损失,也对学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近3年学生就业后的稳定性越来越强,2年内学生就业后很少有流失的。
(4)技能特色和技术专长是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环境的重要前提。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哪一类中等职业学校,要抢占就业市场,靠的就是你的“状元特色”,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如果是工科学校,就要能出“汽修状元”、“焊接状元”:如果是医科学校,就要能出“护理状元”、“药剂状元”;如果是农科学校,就要能出“种植状元”、“园艺设计状元”;如果是财经学校,就要能出“点钞状元”、“营销状元”等。这样,良好的就业市场和最好的就业岗位就是你的。这里说的“状元特色”就是“品牌”。
2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建设的建议
面对既复杂又单纯的社会就业市场,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开始策划起了自己的营销战略,其中学校教育品牌建设便成了“先行官”。这里就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设计和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提些建议和设想。
2.1着重考虑的一些因素
(1)学校地点:指学校所在地交通的便利程度。
(2)学校设备:包括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教学设备。
(3)学校环境:包括校园生活环境、校舍布局、学校景观和读书环境等。
(4)学校特色:包括学校的名声、学校的形象特色、学校的知名度、学校风气、学校教育发展水平、学校定位等。
(5)学校的营销能力:学校的营销方法有公共宣传、提升学校形象的活动等。从媒体角度,增加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等的广告宣传,增加电话招生等。
(6)学生及家长:学生对本校的满意度,对教育活动的满意度,受关心的程度等因素影响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学生和家长对外界的宣传、学生的认同、同类学校中优先选择本校的理由,这些均属于学生和家长对本校品牌的忠诚度。学生因素方面还包括学生素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态度、学业成绩等。
(7)教师:教学品质、教学与服务能力、师资阵容(“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教师经验、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等均属于教师素质方面因素。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教师在业内的声誉、拥有的社会资源也是重要的因素。
(8)行政服务:行政支援的提供、行政服务的品质以及行政效率都属于行政服务质量的范畴。
(9)领导者:包括领导者的支持度、办学理念、对绩效的监控能力等。
(1o)社会大众:大众的良好评价、对口企业的好评、政府主管人员的支持、与媒体以及政府的关系也是学校品牌发展的重点。
(11)奖、助学金:各类奖、助学金的提供和提供金额均属于学校品牌管理的范畴。
(12)学费:合理的学费也是学校品牌管理的指标。
(13)校友联系:校友在工作中表现杰出也会给学校赢得好的声誉。
(14)就业率:包括该校学生未来的就业潜力、毕业生的出路、毕业生的毕业进修和求职是否顺利、学生毕业后对学校的态度、毕业率和就业率等。
2.2重点建设的几个方面
2.2.1观念品牌凸显办学特色,明确办学定位,形成特定的办学理念及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尤其重要。
2.2.2教材课程品牌独有的校本教材和合理的优质课的比率。
2.2.3专业品牌具有一定时期内占据领先地位的优势专业。
2.2.4管理品牌具有在同类学校中更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2.2.5就业品牌企业信任,对口就业率高。
2.2.6教学方法品牌有学校自己探索、创造出的特色教学方法。
2.2.7技能品牌各类、各级别技能竞赛中均有能手产生。
2.3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建设效票的检验和评价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品牌建设是否取得成功,可通过下面6个维度(见图1)来检验和评价。
从图1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校教育品牌建设虽不求面面俱到,但知名学校至少有2个以上的品牌产品;(2)学校教育品牌建设若获得成功,可形成如下良性循环:学校教育品牌建设成功(知名度)——学生就业质量、就业率提高(出口)——吸引生源、扩大规模(人口)——规模效应产生社会影响力(更高知名度)——促进创新品牌建设(新的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