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例谈 养成教育 技巧
论文摘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知识的不断积累和道德修养不断加强的过程,教师在其中担当着引领者和催进者的职责。然而广大教师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养成教育方面尽管口破心,效果还是不理想。仔细分析,这既有学生的原因,更有教师自身教育方法不妥的因素。笔者作为政治教师,从事班主任多年,在如何提高中学生养成教育,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作法,如旁敲侧击,正话反说;率先垂范,意此言彼;真诚相待,深切叮呼;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社会转型期困扰着广大教师的主要问题,不是书难教,而是学生难于管理。打饭菜插队、课后为小事打架、乱扔垃圾、课堂上顶撞老师等不和谐的事情时有发,导致了教师灰心,班主任丧气,学校领导疲于处理问题。凡此种种,笔者以为均属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笔者作为政治教师,从事班主任多年,在如何提高中学生养成教育,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作法,现结合一些具体事例,整理出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旁敲侧击,正话反说
镜头:开饭了,食堂里排着长长的队伍,工友正在不停的给学生打菜。突然一个学生拿着饭盆从后面窜到了窗口前,于是有学生检举:“老师,他插队!”值班老师睬了插队的学生一眼,接着对举报的学生说“原谅他。我们几百人都在排队,就他一个人插队有什么关系呢?”老师有意的把“几百人”和“一个人”说得很响,插队的学生听了之后,很尴尬的退回到了队伍的后面。 分析:值班老师的高明之一,就在于不是直接的批评插队学生的错误,而是做检举者的工作,让他具有包容之心,不要计较个别同学的小错误。当然,老师的本意并不是要纵容学生违纪,也不是要其他学生包容个别同学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而是要让违纪的学生知道“几百人”守纪,就他“一个人”违纪的可耻,使他在“几百”与“一个”的对比中,明白自己行为的不光彩,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包容里,意识到自己是处于一种孤立的地位,从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机。值班老师的高明之二,还在于他用了两句极其平常的话,既教育了其他学生要学会宽容,又委婉的批评了插队者的错误。他采取的做法不是正面制止,而是傍敲侧击,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诱导,这样既维护了学生尊严,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面对插队的学生,平庸的教师会大声斥责,甚至动手将其拖出队伍,有的还会向班主任汇报并责令其写检查等等。诚然,这样做或许可以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但这样的教育都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学生还付出了损害尊严的沉重代价,其教育效果不见得比得上前者。
二、率先垂范,意此言彼
镜头:课间休息,一学生将手里的食品包装袋朝楼下一扔,包装袋飘飘然落到了教学楼前面的花坛里。班主任老师走过来,对他说:“你看,下面的花坛里有一些垃圾,你去拿垃圾篓,我们去把它捡起来,好吗,”老师先下楼,学生从教室里拿上垃圾篓连忙跟上老师,师生二人把花坛里外的垃圾全部捡到了垃圾篓。完了,老师对这个学生说:“你看,校园里没有垃圾多好哇’”
分析:保护校园整洁,禁止乱扔垃圾,这是对学生的起码要求,然而对个别学生来说,并不是只要有要求就能做到的。为了帮助个别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斑主任只字没提该生乱扔垃圾的行为,更没有批评他乱扔垃圾的错误,而是通过与学生一起动手捡垃圾的举动,和对整洁校园的感慨,对学生进行了无声的教育,这样,既使学生意识到了自己乱扔垃圾的错误,又进一步理解了保持校园卫生的意义。让学生虚心而快乐的接受教育,就是这位班主任老师的高明之处。
三、真诚相待,深切叮吟
镜头:学校商店里没人,一学生进去拿了一支冷饮转向就走,刚好与从外面进来的店员撞了个满怀,学生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店员说:“记住今天的尴尬,永远别忘记。”
分析:手脚不净属于人的品质问题。就成年人来说,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本人的好逸恶劳而形成的惯犯,二是见财起心,偶然为之。而对于一个在校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来说,显然属于后者。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这个店员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没有正面批评学生,也没有向老师告状,而是从学生的表情中洞察出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很快作出了反应:以一颗诚挚的心,叮泞学生“永远”别忘记今天的馗尬。我想,就是这听上去似乎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将影响这个学生的一辈子。
四、投其所好,因势利导
镜头:就寝了,宿管员清点学生,发现303寝室有两个学生不在。根据这俩学生的一贯表现,宿管员判断:一定又是去了网吧。待学生全部睡下之后,宿管员来到网吧,果然,这俩学生正起劲的玩着网络游戏。宿管员坐下来,也参加了他们的游戏。这游戏三个人玩远比两人玩要刺激得多。宿管员与这俩学生一起欢呼,一起尖叫。学生玩得兴高彩烈,只叫过瘾。一个游戏结束,宿管员关掉机器,说:“不早了,该睡觉了。”学生也顺从的起身跟着宿管员走了。返校的路上,宿管员与学生从所玩游戏谈起,再谈玩游戏的利与弊,然后谈到游戏与纪律,谈到自我克制的问题,学生听得连连点头。
分析:玩网络游戏是中小学生的最爱。诚然,网络游戏内容丰富,有的还很精彩刺激,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分析,他们喜欢这种游戏,是很正常的。目前,不少教师和学生家长都视网络游戏为洪水猛兽,有的学校还硬性规定,严禁学生玩网络游戏。诚然,
老师和家长的这种担恍与恐惧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玩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以为,网络游戏本身并无可厚非,学生喜欢网络游戏也大可不必小惊大怪。关键问题在于施教者的正确引导,以培养学生自我克制的能力。学生具备了自制能力,不但能够杭拒网络游戏的诱惑,还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终生受益,是学生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针对学生违规上网的问题,上述宿管员没有把学生从网吧里拖出来,对其进行教育,而是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之中,待游戏结束之后再因势利导。这就像大禹治水一样,是疏而不是堵。因为学生的游戏告了一个段落,学生心理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便会“一切都好商量”。宿管员在此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怎么会不连连点头呢,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我想,教育又何尝不是一门艺术呢,倘若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这方面有所造诣的话,又何愁璀灿的教育之花不会结出丰硕的成功之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