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要做好学校的教育工作,就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正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理在教育工作中的体现。文章就中专学生的教育阐述了观点,突出三个注重:注重实际,注重尊重,注重爱心,以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中专学生 教育 “三注意”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德育是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我从事中专教育多年,在实践中感受到,要有效教育中专学生,应突出“三注重”。
一、注重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中专学生原本自控能力偏弱,文化基础薄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够好,因此在管理和教学上均要从实际出发。
(一)全面考查学生。
对学习压力不是很大、经受外界环境诱惑太多的中专生来说,除了要关注他们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更要关注他们在社会上的表现,以免产生5+2=0或等于负数的现象(五天在学校,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在家庭与社会,五天在校接受教育,不如社会片刻的不良影响大)。教师应该做到多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科学的教育观,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进而实现5+2≥7。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中专生入学的文化基础就薄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够好,为了让他们学得更好,教师上课时也应该从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突破点,并引领他们学习课堂知识。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譬如,我上的电子商务班的《现代商务课》,教材上的知识很枯燥、乏味,对于既不新鲜又枯燥乏味的课程,我在备课上花了很多的精力,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到网上去查很多相关的案例,做成课件,让学生做到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如讲到产品的包装我选择了苗条淑女这种饮料包装,到超市买几瓶作为上课的道具,上完之后还可以让他们解渴。讲到市场定位的时候,拿出嘉年华的案例,每次尽量地让学生存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而不在于他们学到多少深奥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在教学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待学生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千篇一律。为了更好地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应该尽量去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二、注重理解、尊重和信赖学生
林崇德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说道:“初中的学生最难教,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处在‘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阶段,对于他们应该从‘爱的教育’入手,从各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便他们作出正确的抉择”。其实对中专生的教育也一样,应该从“爱的教育”入手。由于我曾经教了三年的初中,了解他们在初中的状况,在中考的指挥棒下,他们往往是不受重视的对象,在很多方面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有很多学生会从此破罐子破摔,因此对待他们不是一味地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是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一)理解和宽容学生。
理解是一种心理换位,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教师虽为人师,但不应就此就高高在上,而应走进学生、融入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了解并理解学生的需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认识自己,教育自己》中谈到:“柯里亚坐到课桌前准备,正当他把两手伸到袖筒里,要取出答案时,他的目光突然与老师相遇了,老师急忙把目光移开了,他从主考人桌边站起,沉默地走向窗前,柯里亚呆住了,等到他上前应考时,那位老师离开了教室,直到他答完。”这个事例说明,教师适当地使用沉默比直接批评更能震慑孩子的心灵。生活中许多孩子都具有诚实、善良等品德,当他们偶尔犯下错误时,我们要在了解原因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育,用饱含爱的沉默方式引导孩子向完善的一面发展,以免他们因为心灵受挫而失去进取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也帮助我在教育教学中成长。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有一位同学试卷下压着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想要偷看。我并没有按照定式将他交给教导处,而是避开其他同学的注意默默地拿走了纸条。因为我知道一旦声张会使他在同学面前大失颜面,进而伤及自尊,产生自卑。事后,这位同学主动找我来承认错误,我不失时机地对他加以教育,并从正反两方面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分析,指出他之所以作弊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说明他主观上是要求上进的,但客观上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像爱迪生、林肯一样善于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经过这件事之后,他在学习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但上课认真,而且成绩突飞猛进。正如他所言,这完全缘于教师的理解与宽
容。
(二)尊重和信赖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会发光的金子;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敏感的心。老师不仅仅要传播知识,更应懂得如何激励学生、关怀学生并且给学生以人生的指引。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恬静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可以照亮许多人的人生。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名言:我本自信。意思是每个人天生都有自信的一面。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人都需要被肯定,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这种满足,学生可能会用另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叛逆、对抗,搞一些破坏活动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正因为这样,学生需要我们去关注、激励。
三、注重“爱”的教育,给学生一把心理健康的金钥匙
在教育教学中应从爱的教育入手。师爱是德育教育的灵魂,即“师魂”。师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现了教育的根本功能,从而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怀着一颗关切的爱心去接触学生,才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他就会对人生充满着希望和愉快。因而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滋润学生之后,可以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为学生情感的升华打下必备的基础,从而使他们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转化学生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有极大的激励和感染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爱,教师才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教师爱学生也应该是理智的爱,不只是停留在用慈祥、关注的态度来庇护孩子,不只是在生活上关怀备至,更主要的是在思想上、心理上关怀爱护孩子。教师爱学生,关心、尊重学生,不是一味迁就、盲目顺从、无原则地偏袒学生。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是对学生的爱;潜心教学研究,追求教学高效率是对学生的爱;“严是爱,松是害”,高标准、严要求也是对学生的爱;有时候”视而不见”,故作不知也体现出对学生的爱……教师不仅要有爱的情怀,而且要把握爱的艺术。教师爱学生,必须结合学生的经历、家庭环境、个性特点、学业成绩以及当时的环境氛围等诸多因素,实现”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交流,也就是对学生示爱的过程,要经过分析思考,有心理准备;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和方法;要合情合理、实事求实。合适的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条批语……点点滴滴都是对学生的爱。不合时宜,不仅达不到效果,而且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师爱不同于溺爱和宠爱,是一种理智的爱、冷静的爱。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2]祖德林.关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与思考.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2).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