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国际交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已经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许多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导入外文电影教学,使之成为提高学生外语听说技能的教学方法。本文依托教学理论,分析电影教学的优势,阐述外语教学中外文电影导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外语教学中外文电影导入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外语教学 外文电影 实践 策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国际交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外语人才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面临转型的必要,尤其是传统的外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变化与要求,如何强化学生的外语听力技能,加强表达能力,进行流畅和相互理解的交流已经是大学外语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
视听说课程是所有外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须课程。本课程是以外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课程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以视听教学法为基础,对听说技巧进行强化训练。在低年级的任务是借助电教设备来加强和发展学生的听力、会话,交际能力;在高年级填补提高阶段训练听、说能力的不足,借助电影、录像来加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传统的教学计划和纲要更侧重基本知识和语法的讲解和练习,对听说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因此,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明显脱节。如何改善听说条件,培养学生听说兴趣,从机械的背单词理解语法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听说技能是高校外语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本文外语教学中外文电影导入的教学思路则成了这一重大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电影即是生活。电影的语言丰富通俗,实用性强,它恰恰是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最为普遍的但在书本中很难学到的语言。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和语言的不断发展的特性,教材中的词汇和篇章往往跟不上语言发展的速度,许多学生认为教材落后,语言不生活化,而外语电影则能弥补书本的不足,电影更直观的影视效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体验到纯正的语言表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现阶段外语作为交流的载体其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专业外语学生毕业后却不能立刻胜任工作。事实上,学生的语言功底比较扎实,主要的听说能力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继续强化和学习。但是用人单位都希望外语人才能立刻为我所用,这样,如何在学生毕业前就能达到良好的听说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关键。在本文中作者提出外文电影导入的概念,分析外语教学中外文电影导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高校外语教学的途径提供新的理念与方案。
一、外语教学中导入外语电影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因此学生的学习提高过程不单纯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来的知识、经验和相关材料积极构建,主动地生成新信息的过程。电影教学作为外语教学手段,它把外语听说融于一体,让读者主动地接受新信息,并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从而使学习者能更主动的建构新知识。建构主义还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之一。外语学习有其特殊性,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情景单独存在,通过真实的语言情景可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具体的语境语言能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语言点,促进其在语言实践中灵活的运用。
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指人对信息加工的期望,这种期望是受目标指引的。”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行动以达成目的的直接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而学习动机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动机一般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由于外部条件引发的动机,例如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外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需要循序渐进,就业和前景的激励和压力成了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主要外部动机,而学生自身对外语的兴趣引发的动机则属于内部动机。外文电影导入外语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直接地影响了外语学习的效果,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内因的驱使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达到提高外语水平的目的。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学习需要置身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需要大量的语言信息的刺激,而外文电影教学则是最
能展现语言真实环境的途径和方式,学生在反复地观看和学习外文电影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语言运用的能力,使之能在交流中自然流畅地表达思想,养成外语思维的习惯。
二、外文电影导入外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视觉和听觉的输入优势提高了学习者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经常强调语言刺激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和学习习惯极大地影响了外语学习的效果。很多学生都是用笔记单词,当用耳朵来感知语言时就显得无力。事实上单词不是简单的字母组合,它是组成句子的音符,需要连贯的词汇构成流利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外部环境的不断刺激来加深我们对单词和句型的熟悉程度。外文电影具有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优势,借助于视觉优势使学生加深了语言的听力理解,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简单的字符组合,而是活生生的话语。观摩外文电影,把语言学习放在真实的场景中,让我们凭眼睛和手记忆的外语知识得到听觉上的真实感受,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2.电影内容的多元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引导学习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很大。由于电影的内容多样化,它包括艺术片、纪录片、生活片、科幻片、爱情片、战争片、剧情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对影片的喜爱发展到对外语的热爱。电影教学的听说训练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之上,因为电影是真实的生活或社会情境再现,它使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发展自己的听说表达能力,由于丰富和生动的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就能到了训练,从而实现了语言教学寓教于乐的方式和手段。通过电影教学,学生还能习惯不同人物的语音特点来强化自身的听力能力。在国内的外语课题教学中,基本都是一两个外教从事口语教学,而学生真正使用外语利用外语时有听不懂其他外语人说话的情况。外文电影则可以为学生语音辨别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它们的差异,极大的提高听说表达能力。
3.电影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内容强化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介质,语言交流的内容也是文化的集中体现。由于中外的价值观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使跨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障碍。而电影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载体,它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外族的文化。经常观赏外国影片在了解学习语言的同时,可以最直观地了解外国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经济政治、环境地理、传统习惯、民族性格等多方面的情况。这是传统的课题授课方式不能凭借短短几小时就能达到的理想效果。此外,电影中的真实场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调、语速隐含的其他意义。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千差万别,说话的语音语调都不尽一致,同样的话语可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和内容。通过观看外文电影,可了解语用的真实语境,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4.电影的直观性和语言真实性实现了语境教学
无论是外语的教授者还是外语的习得者都认为语境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还不能形成有效的语言环境,除了课堂以外的学习,学生都在用汉语交流,汉语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严重地干扰着外语学习,并且学生用于提高听说的媒介和手段使用率很低。而外文电影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同的情景语境,让学生从声音、图像、情绪等诸多方面的刺激对所学的语言有完整的认识,从而强化已经取得的语言技能和技巧,并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外文电影可以创造自然的语言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素材和使用手法,使难以记忆和难以理解的语言内容变得轻松有趣,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消化语言知识。电影及电影语言把学习者的视觉听觉统一起来,将语言表述转为语言运用和交流,更直观的为学生创造了语言的应用环境,刺激了学生大脑的综合反应。
5.原版情景电影可以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
目前,高校外语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很多教师都还在照本宣科,机械的讲解词汇的用法、语法的含义和课文的分析。在国内学习外语本身就缺少语言环境,如果课堂上教师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营造恰当的课堂气氛,那么外语学习的过程就可能枯燥乏味。而在外语课堂引入外文电影不但丰富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最重要的它能帮助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活跃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扫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兴趣一旦形成,在外语教学的其他科目中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多方面多角度的激励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从而更有效的影响外语实践效果。
三、电影教学导入要注意的问题
在外语教学中导入电影教学的积极作用无可否认。学生的词汇、语言
、文化、国情等综合的能力可以全面得到培养。但目前电影教学仅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存在,也就是说,电影教学的教学时数比较少,只有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才确实能起到实际的效果,才能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
1.导入电影教学要和教学目标相结合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专门系统的、严格的听力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听力兴趣、听力理解能力和正确的听音方法,为他们今后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电影在普遍的社会环境中被理解成是一种娱乐方式,很多学校听力课题个别教师放映原文影片电影是以放松式教学方法为途径的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放映影片,而没有对教学课程进行有效地督导和引导,那么电影教学就流于了形势,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因此,电影教学要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以娱乐的方式达到学习和创新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
2.要注意电影教学的手段和方式
既然作为外语教学的辅助手段,外语教师就要兼顾电影教学的方式和手段,电影教学的时间和地点或是放映方式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的教学实践都是五天制,在学生紧张地学习了一周之后,周五放映原文电影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放松和知识的吸收。可以在多媒体教室放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觉到置身于影片当中,充分理解影片中语言的内容。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必须进行引导。比如可以段落放映,然后让学生用外语对观看的片断进行总结和陈述,而不是从头至尾简单的观赏电影,没有思考的时间。教师还可以根据每章节学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影片来强化学生学习的效果。
3.要引导学生的学习角色
外语教学中导入电影教学为避免流于形式,解决教师学生共同观看电影的问题,教师课前一定要备课充分,对电影的背景和片中语言要了解到位。引导学生在电影教学中要做到首先融入,要把自己置身于电影的角色,紧紧抓住电影的语言,跟上语言的速度;其次要做到模仿,听到有效的词汇和句型要边听边记,日后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才是关键;再次要学会举一反三,一遍电影学生可能不能完全听懂内容,需要两遍、三遍或是更多次数的理解和把握,对实用的句型做到熟练运用。电影教学除了以提高听说为目的,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水平。
4.差异地选择外语电影
电影语言生活性强,很多语言结构可能课本上接触不到。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水平,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电影。首先要选择有合理价值取向的电影,因为西方的影片题材多样,内容不一,有些适用于教材,有些则不然。教师要选择那些反映人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片,通过外文电影学生除了提高听说能力,也有通过电影内容有正确的收获。其次,电影内容也是课本内容的补充,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合适的影片,低年级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听力水平有限,可以选择动画片进行电影教学。而高年级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语言基本功,可以放映有深刻文化背景,语言纯正的外文影片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四、结论
外语听说能力培养需要长期的学习和不定期的强化,它不仅需要学习者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学习者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需要学习者有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外语教学中导入外文电影的教学方式也正在被大多数的外语教师认可和使用。本文通过对电影融入外语语教学理论依据的探索和分析,旨在为外语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途径。
外文电影作为外语教学最有利的辅助手段之一,以其特有的实践性、纯正性、灵活性、趣味性突破了课堂教学和规定教材的局限性,把各个领域的知识立体地、形象地、生动地、多维地和丰富地传达给教师和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效果。但是,作为外语教师也必须意识到不正确的教学手段有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更需要外语教师考虑如何正确的在外语教学中导入电影教学,使电影教学的长处充分的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和手段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听说水平和能力,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来]吴娟明.语言课堂中的听力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齐新,李晓红.多媒体环境下的沉浸式英文电影教学[j].电影评介,2008,(02):90.
[3]姬晓媛,史小妹.任务教学法与多媒体听说教学[j
].外语电化教学,2004,(3):6-9.
[4]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张臻.英语听力教学中影视应用实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