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关于构建新形势下 就业工作管理指导体系
论文关键词:就业工作体系;现状;平台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的就业形势及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也由“精英”走向“大众”,“宏观调控,双向选择,资助择业”的新的就业模式已经形成。这种崭新的就业模式给大学生提供了翱翔的空间,同时也对毕业生和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抓好就业工作,需要高校构建与之对应的新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才能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现状
  1.金融危机及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大批实力不够强大的企业倒闭、迁移或收缩,人才需求较2008年大幅萎缩,2009年就业形式无疑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峻的。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有560万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加之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40万,2006年为410万2007年495万,2008年达到560万。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2003~2007年毕业生分别为1442人、1463人、2576人、3352人、3654人。据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8%上下,全国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是800万个,这其中,用来满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需600万个,政府机构改革分流的需310万个岗位,另外提供军转干部的安置需50万个岗位左右,这样所剩下的可供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将相对缩小。就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和就业空间的相对缩小使得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2.学校培养和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当社会需求结构悄然发生变化的时候,学校教育有时往往来不及作出迅速调整。社会需求大的,学校不能及时、足够地供给;社会需求小的,学校却源源不断地供给。学校由于受自身资源限制,市场信息反馈误差等原因使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力度难以迅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这也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3.毕业生择业观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突出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将来,充分地认识自己和多方面地了解社会是选择职业的前提和基础。有的毕业生和毕业生家长的择业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留恋大城市,愿意到待遇高、条件好的大国营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工作,有的甚至为了追求高薪待遇而不惜放弃本专业。其实,党的“十五大”已明确确立,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民营、外资、合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而许多毕业生却不愿到急需人才的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至于艰苦行业,基层单位,偏远落后地区的就业单位则更是无人问津。还有的毕业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自信,没有胆量接受挑战。在择业时,处事不果断,遗误了“战机”。
  4.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误区和偏见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学科型”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人才培养的唯一模式,许多人在思想观念上一直视其为正宗,而对其他教育模式持怀疑态度。就培养目标而言,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更推崇理论型、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是近几年的新生物,起步晚,理论与实践经验还不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高职人才观和成才观。而且有一部分学校是在中专基础上升格而成的,因此人们普遍怀疑其办学能力。人们对高职教育、高职生缺乏认识,常常片面地理解学校,致使高职院校生源缺乏,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用人单位也看低这类学校。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现存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
  各高职院校都有就业指导工作机构,但缺乏系统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毕业生离校前管理育人工作,而且是教育全过程的工作,应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从学生入校抓起,结合“三自”教育功能,结合专业特点、就业状况,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建章立制,完善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体系。

  2.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真正让就业指导“讲课堂”的为数不多,且仍沿袭传统“我讲你听”的课堂形式,不仅缺少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教材,也缺乏专业化、专家型讲师。就业指导安排的时间明显滞后,往往安排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年,甚至是在“双选会”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狭隘,形式单一,仍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阶段,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3.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质量不高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很大的队伍,这个队伍建设质量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学校就业指导的工作发展,影响到学生就业观念形成和对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学校今后的发展。因此,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很重要也很关键。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队对此没有引起重视,因而队伍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
  4.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够
  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较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着招生难、生源差等问题,“重招生、轻就业”思想比较严重,对毕业生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关注太少,仍然没有完全实现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整个就业工作还没有深入,停留在表面。
  建立高效就业指导体系的几点建议
  1.完善就业工作指导机制,多方位多角度审视就业
  就业领导机构是学校就业工作的核心骨,一个好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命脉。学校要对招生就业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在专业教学和学生工作体系中衍生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系统。招生就业指导处在分管副院长领导下,代表学校全权行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职能。系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对专业教学、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负责;各系分管教学副主任、分管学生及就业副主任对系主任负责;由各系组织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参与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将就业工作纳入学生工作考核管理,每学期对各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排序,考核排序结果与各系绩效总收入及系领导业绩评价挂钩。
  充分发挥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务实性,建立就业指导的互动机制。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是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基石,是传承教育气息、体现人文关怀、沉淀文化底蕴最直接、最根本的基本环节。
  2.提高就业意识,把就业与招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对一般的高职院校而言,生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业形势好是招生生源的保障,招生的生源质量高则有利于就业,两者相辅相成。我们不能一味地重招生,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要切切实实抓就业,并落实到实处。将就业与招生纳入学校党委工作要点,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动员全校员工积极参与。

  3.加强就业队伍建设,提升就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已经在形势的发展中转变为服务型的职能部门,一切就业指导工作都应该围绕学生这个主体的需要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观念,不仅要为毕业生和社会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而且要从学生的客观条件出发,从学生的主观兴趣、愿望人手来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实际的就业选择。因此,就业指导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如要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就业指导工作;要有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要熟悉相关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的能力;要有敏锐的形势判断与预见能力等等。
  4.加强就业指导的信息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就业指导的信息化日益成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1)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面向信息的科学管理方法。要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高校一方面要加快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还要借鉴企业管理信息化理论和方法,建立大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广泛收集毕业生用人信息,通过与各省市用人信息网络、报纸、专业杂志、新闻媒体或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获取招聘信息;再次,在大量获取用人信息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信息的传递发布工作,直接为毕业生就业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印发各种小册子、接受毕业生的咨询等方式传递就业信息。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力加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利用系统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就业信息、就业数据,为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下一年毕业的学生提供详实的就业信息和参考依据。
  高校要在校园网平台的上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网上就业指导,举办地区性或全国性的网上招聘活动;可以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联建“远程交互式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实现远程面试和远程视频就业指导;要加大自身就业信息网的建设步伐,不断扩展、更新就业信息网功能。
  (2)构建就业资源库,实现就业指导资源化。
  就业指导的资源是指客户(用人单位)资源,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市场基础,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库和数据源。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大力开阔就业市场,建立稳定的大学生就业资源库。构建广泛而稳定的毕业生就业资源库是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长盛不衰的关键。建立以用人单位资源库为核心的市场拓展体系,这对学生、高校、用人单位都是非常有利的。高校要充分发挥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此项工作的展开,及时双向反馈,加强与资源库单位的联系,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使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能够真正有效地运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高校也可积极联系一些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人才中介咨询公司等,让其参与高校的就业指导,实现就业资源库的开放式、动态化管理,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水平和功效。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立德树人 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框架
    关于降膜蒸发器循环泵变频控制技术的探讨
    浅谈构建和谐校园
    关于美国高等院校安全管理的思考及启示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理论框…
    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桥梁水中桩桩基加固的施工技术的若干思…
    关于长输管道焊接质量控制的探讨
    关于煤炭地质勘探方法的解析
    关于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关于安全管理的一些反思
    关于高校教学团队的几点思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