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学生,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核心应是学生发展的情况,评估体系的完善和评估效率的提高有赖于高质童的评价证据的遴选。但现行的高教评估在确定评估对象内容、评估依据等在这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从而更真实地反映高校教育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高教评估的实效性,促进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反思
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校质量保障的问题愈来愈关注。为保证高校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对高校评估工作。评估工作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实施,对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高教评估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现行高教评估存在的问题
1.评估对象内容不够全面
从评估的目的来看,评估重在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监控,就像产品质量提高的受益者是广大的消费者一样,高校的教育教学评估最终受益者也应是最广大的大学生,因此,高校的评估应更多地反映学生的发展。但现行的教育评估体系多集中于对高校领导和教师提出要求,涉及教学基本设施、基础条件、生活条件、体锻场地和校园文化等方面,而对有关受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活动的产品—学生发展状况却很少列人评估内容,即使列入评估内容,也仅是评估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或参加各类知识竞赛的获奖情况等,对学生在校时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其它方面的发展关注不够,对学生离校后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等少有涉及,亦即对高等教育的近期和远期结果的评价有所忽略。
2.评估依据存在缺陷
现行的评估方案对高校提供的诸如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方法,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科研成果的利用率和推广率等评估证据并未进行有效的甄别,不能确定其是否为当前最好的评价证据,导致证据的作用在传统评价模式中未得到最有效发挥。对教育过程的评估仍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主,对管理决策的评估也可能为一些表面的评估数据所左右,评估给人以“重过程轻结果、重表象轻实质”的感觉。
3.评估结果与管理决策存在时效差
高教管理部门组织的大规模评估,一般3至5年进行一次。评估结果的整理、总结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基于评估结果为参考的管理决策的形成和落实,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高校的发展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评估的结果信息不能全面、及时反馈于高校,使评估的功能的发挥受到影响,评估的结果滞后于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因此,与其等待新一轮评估结果为参考,不如建立动态的评估证据搜集、评价体系,以及时获取当前最佳证据,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
二、高教评估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高教评估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在原有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完善,使之更哆地关注与学生发展有关的新证据,把评估的过程与评估的结果统一起来,形成更完善的高教管理和监控体系,效评价机制。
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高等教育评佑新理念
传统高等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价值观和需求的变化,这样虽然教育费用在不断增加,而学生被动学习和厌学现象却未受到有效的遏制,这无疑是对有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要改变这种“学生适应教育的状况”,就要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核心,转变教育观念和模式,重视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变死板的被动学习为积极的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评价高校教育质量不可忽视寻找有关学生的证据。建立以学生为本的高等教育评估新理念,就要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教育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转变。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建立动态的证据系统,有利于改善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高教评估实效和高校管理水平。
2.充分重视和发挥高质量证据的作用,通过“证据一决策一评价一更新一提高”良吐循环,提高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效率一种教育手段或管理措施是否有效,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是高或低,其判断标准毫无疑问不能只凭主观经验,还要根据客观证据来评价分析。评价证据的真实性、科学性是保证管理决策正确性的重要条件。
在进行高教教学质量评判之前,若先判断所使用证据的质量,将是弥补传统高教评价体系不足的一个重要方法改进,也是两种评价体系的重大区别所在。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传统评价体系不使用和不重视证据的使用,关键是证据本身的质量和可信度的判断,是否能够确定为当前最好的证据。
如果首先将证据利用分级标准,分类评级,即将证据经评价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如系统评价是公认的最佳证据,为i级;ii级证据则为试验性研究后获得的证据;iii级证据是通过观察性研究获得;iv级证据为综述、评论;v级证据则是专家意见等。证据的级别越高,其质量和可信性及参考价值越高。教育质量评价时再优先选择和考察最高级别的证据,若不可得,则选取当前可得的,最佳证据,从而尽量避免主观证据或不良证据可能引起的误导。这种评价模式强调高级别证据的使用效能,使得高教管理的决策过程能够采纳当前的最佳证据,并通过不断补充新证据,对决策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成本效果。注重证据的基础作用,评价决策后的实践效果体现了后效评价的思想,有助于发现问题,并设计新方法和思路,以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证据一决策一评价一更新一提高”循环,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三、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思路与举措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是衡量和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而此环节因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故虽重要却未被充分重视。如果说以往调研手段的缺陷和不足限制了高教管理决策水平的发挥,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应用,则给这些难题的解决、并给管理科学化提供了新契机。对于新的评价系统的建立,它的主要功能是:便于寻找文献;能够及时地修正和更新证据;既可公开交流、争论,也可讨论隐密性的问题。信息存储量大,速度快,范围广;不但提供知识,也促进行动和互动。因此,通过互联网既可及时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受教育状况与质量,又可对高校教育的中期和长期效果进行后效评价(如学生的创造力,回报社会能力等),这对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和管理新模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其总体思路如图所示。
为了对上述图示的总体思路有一个具体了解,本文针对以往评价侧重学生理论考试,而忽略实验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察这一不足,拟就如何了解学生发现问题,并最终培养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设计考评指标,实施评估,进行简要的介绍。
众所周知,实验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教育教学评估需要对此进行考察。为了考察学生这方面的发展情况,评估体系应包含下面一些基本的内容:学校设立本科学生专项科研基金的情况;让学生参与科研,培养学习主动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情况;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评价考试情况等。并在此过程中,获取有关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的证据,如评价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数目,方案创新性,方案合理性,实验效率,目标物获得率,仪器使用率,损耗率,安全防护意识与技能等,以这些证据来综合考察学生实践能力。整个过程的评估证据应是动态补充和不断完善的。
目前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在增大,焦虑情绪不断增加。我们通过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克服实验中的困难,来间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自信心,通过比较判断,发现该措施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有所改善。而通过收集学生实验失败的次数,面对失败的态度,应变措施制定,克服困难后结果评价等评价证据,可进一步测评学生心理素质。
上述过程的系列证据均以学生为中心,且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评价网络,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证据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建立动态的证据可靠的学生评价体系,并将有应用价值的重要信息反馈给管理、教学人员,初步实现了研究、管理、教育、受教育的良性循环,为高等教育向素质化教育方向进一步迈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