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试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途径
  [论文摘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转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顺利实现择业就业,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对实现人才竞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原因,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在理论上提供一定的依据。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现了大学生对各种职业价值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表明了大学生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是他们在选择职业时的一种内心尺度。职业价值观支配着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行为以及信念和理解等。 
  国内外学者对职业价值观所下的定义繁杂,但从总体上看,它们的共同点是把职业价值观看作一般价值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笔者比较认同余华对职业价值观所下的定义,即:“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在尺度”。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公布了面向2008届毕业生的“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结果显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职业价值主体追求个性发展
  2008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85%以上的大学生把“个人发展前景”作为选择工作的第一位。当前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意识,但多数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持谨慎态度,认为目前影响自主创业的障碍还有很多。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和个人选择已经开始逐步回归理性,在强调个人选择的同时,也开始舶现多元化的选择;在注重一次性就业的同时,大学生也认为先就业、后择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选择。
  大学生积极寻求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从国家教育部组织的调查报告巾我们看大学生在众多的择业因素中,首先考虑的是“发挥个人才干、符合个人兴趣”和“实现个人抱负”。“这些说明大学生在择业时将对用人单位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符合个人的特长、单位发展前景广阔、工作单位中人与人的和睦相处,都是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同时,反映了他们寻求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念,表明了个人价值南突出个性发展的观念正在形成”。
  (二)职业价值选择注重经济收益
  注重经济收益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判断的主导思想。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经济在得到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择业倾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大学生的理想月薪中可以清楚地看到,80%以上的大学生追求1500—4000元的月薪水平。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月薪,大学生的职业判断变得更加现实和功利,在择业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工资水平”等因素。把自身价值的体现作为大学生薪酬标准本无可厚非,但大学生也应该看到人才市场的行情和用人单位的实力也是影响就业薪酬标准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需要提醒的是,大学生确定薪酬是必要的.这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方面,但要正确评价自己的价值,同时这个价值必须通过社会的检验。过高的薪酬期望或过分降低月薪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三)职业价值实现途径多种多样
  随着以“市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高校毕业生都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竞争,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随着网络信息的逐渐普及和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变得更加容易而快捷,大学生可以到不同的部门了解就业需求信息。如到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社会就业服务机构了解有关信息;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才交流市场;借助于老师、家长等社会关系的推荐,媒体和网络等渠道的招聘;主动到单位去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洽谈会签订就业协议;参加社会上的人才交流活动来落实就业去向;采取先学习深造而后就业的策略等等。这些方面使大学生就业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原因
  新形势下,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体制转型、社会文化变迁,学校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教育环境四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转型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经济体制转型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是最根本的、起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价值规律反映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中所形成的平等观念、权利和义务观念以及效益竞争意识,打破了大学生安于现状的心态,使大学生能站在社会价值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个人价值,能够深刻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形成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负面效应,新的观念、文化不断涌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个人的经济地位和个人利益开始受到重视,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的社会风气盛行。平等与竞争共存的经济体制从各个层面深入影响和渗透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中,有些大学生开始注重眼前的生活享受,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价值取向变得世俗化、功利化,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ⅲ现多元化、功利化趋势,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追求个人利益。
  (二)传统文化中消极的观念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同,但随着丰十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思想观正在迅速地瓦解,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形成、演变,但却没有确立一种主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巾的消极、落后部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一些封建迷信、腐朽的人生观念,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这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影响较大。目前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仍然是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而且现在的集体主义是以承认个人利益为前提的,这就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也将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时对社会价值的兼顾。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消极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在滋生蔓延,这义导致了大学生片面强调自身利益,忽视社会价值的实现。
  社会文化的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在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务实进取精神的同时,以自我为中心和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两方价值观念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极端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在大学生中开始滋长蔓延,使得一些大学生淡漠社会价值的行为选择取向,追逐个人利益,偏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三)学校的就业指导体系滞后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新形势下,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价值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高校有必要也有责任担负起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指导教育的重担。现今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片面注重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的指导,而对职业价值观的教育相对薄弱,这使得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目标盲目,不切实际。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i者之间利益关系。
  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模式和内容相对滞后,使得大学生在择业的选择和择业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得不到有效的克服和解决。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高校扩招带来毕业生人员急剧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学校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就业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相对欠缺,导致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脱节。
  (四)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大学生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来自父母的看法与建议是他们必然考虑的重要方面。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教育职业评价、言行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疼爱甚至溺爱,导致他们的动手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将影响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独立性维度和人际关系维度。
  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重大误区,一方面是教育方法上,家长们往往对孩子赋予了太多期望,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许多家长重视言传而忽视了身教对孩子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教育内容上,家长由于对子女期望过高,将求稳定、保终身等传统观念灌输给子女,从而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的选择。此外,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也有明显的从众倾向,会受到其同龄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三、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的途径
  我国社会转型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不良的职业价值观念导致他们在择业的过程中屡屡受挫。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年轻的知识群体、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教育与引导其形成与新形势下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价值观事关丰十会和谐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因此,应从政府、社会主导文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政府要为营造良好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氛围提供制度保证
  政府作为国家事务的领航者,应做到率先垂范。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就业监督和法制建设,要完善就业法规建设,将就业工作纳人到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能进、无用的人能出,真正做到优才优用。实施高等教育调控机制。高等学校办学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品德、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需要,改革大学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调整专业结构和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审定办学目标和提高办学效率,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的职业价值观。
  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在全丰十会树立一种平等竞争、实力至上的理念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十分关键。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社会性工程,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应该配合一定的利益导向,有效实现对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传递。应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创造一种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职业价值观氛嗣,引导大学生将实现自我价值与承担社会责任相协调。因此,政府要为营造良好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氛嗣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

  (二)构建和谐的择业竞争文化,使大学生以良好的态势参与求职竞争
  大学生是将来建设祖国的主力军,是引领社会变革的高智力群体,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不能脱离丰十会现实,应该立足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现状,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神会的高度,培育大学生科学的、和谐的价值观,进而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首先要主动培养竞争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人才市场竞争择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因此,主动培养竞争意识是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要具有不怕失败的参与意识和不畏强手的坚定信心。只有把握好每一次机遇,积极参与择业竞争,才有可能获得就业的机会。
  其次要及时调整择业方向。毕业生在择业竞争过程中,不能专注一个行业,要及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择业方向,扬长避短,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增加竞争的成功率,减少竞争的挫伤感。
  最后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当前,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社会接收能力有所削弱,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择业过程中竞争愈为激烈。因此,大学生主观上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学校也应对此加大教育的力度,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心理调适等方式来缓解大学生在择业竞争过程中的压力,减少大学生心理就业压力问题的发生。应教育大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参与,充分准备,调整好大学生竞争心态,让大学生能以良好的态势参与竞争。
  (三)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还有许多消极的因素,应引起高校的重视。如何促进大学生形成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价值观,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高校应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合理的就业目标是指选择的职业既符合个人特点、个人能力,也符合社会需要,体现人职的合理匹配,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优势,在为社会服务中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的就业目标。择业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择业这一行为中,对择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与追求。
  其次,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既要介绍本地区的就业形势,也要介绍全国整体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及职业对个性心理的要求,并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引导大学生和家长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平和心态,从大学生自身条件出发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定位。
  最后,高校应继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列入教学计划,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切实加强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以就业指导课程为主渠道,以各类教育活动相辅,从学生入学开始,结合专业特点,分年级、有侧重地将就业指导、成才教育、创业教育等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积极探索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家庭教育环境是一个软环境,它是与家长的思想感情、文化修养密切相关的。应优化家庭环境,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利于形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家长作为子女成长中的导师和灵魂的奠基人,要想充分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尽可能修养身心,完善自我。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使家庭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从注重知识的灌输向注重培养与塑造人的健全完整人格、具有良好人文素质与涵养的现代人方向转变。家长应该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帮助他们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引导他们确立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职业价值观念,克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大城市化”倾向。要把个人需要和自身价值实现同社会需要及‘报国、奉献’’联系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理想。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共同推动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职业教育要打破传统教育僵化、封闭的格局,追求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效果的和谐化、一体化和连贯性。为此,家长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导意识、协同意识和交际能力,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延伸巩固学校教育,修正规范社会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特点,与时俱进。全社会要通过政策规范、舆论引导,学校和家庭教育多渠道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当代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试论兴国山歌的音乐特征
    试论如何实现住宅建筑造价降低
    试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实施策略
    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传播学的…
    试论项目管理模式下的质量管理
    试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
    试论编辑加工和校对中的思维差异及转换
    试论编辑惯习的历史建构及其生产
    冯小刚电影对当代中国人情感变迁的诠释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意识思辨
    试论网络文学的研究路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