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举技术理性旗帜的现代教育由于缺乏人文关怀,造就了单向依赖的教育观念,被喻为“无人”教育。本文从人本思想出发,剖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辨证作用,并试着从两者的交流来改造单向依赖教育观念。
【关键词】人本思想 单向依赖 “无人”教育
1 现代教育中形成的单向依赖的“无人”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是一种造"物"教育,它的基本追求是技术理性。这种理性的极化会把丰富的精神世界简化为智能——计算的能力,而全然不顾及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情感甚至人的合理需要,追寻类似工人生产标准产品那种整齐划一的方法。于是,教师也就顺理成章地经由单极的、自上而下的途径,将一筐一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他们兜售知识的容器,不管学生喜欢与否,就更不用说去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
2 教育的真谛
事实上,教育是人的教育,是教育者生命与受教育者生命相互交流的过程,它永远无法成为人的第一个天性,而只能是“第二天性”。所以教育是不能超出“人性”的限度,不能无视人性,无视人的价值,而应依据人性的特征,遵循人生命发展的原则,促进人的整体和谐更加完善的发展,确保人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推动人生命的不断超越。教育应是人对自身存在意义认识逐渐显现的过程,应该做到引导人走出自我中心和欲望的藩篱,将他们的兴趣引向更宽广的社会、生活和创造领域,最终达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有可能性的有机结合。要改变一直以来传统单向依赖的“物化”教育,应追寻教育的人本化真谛,对教育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高扬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情感以至于人的合理需要。转变观念,在注重共性教育的同时,关注人的个性教育,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使其发挥潜力,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思想。
3 用人本主义思想改造单向依赖的教育观念
3.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必要性及发展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了“人本自由”的命题,要求通过和谐的体育、德育和智育来促进学生的理性发展与体魄健全。文艺复兴时期,崇尚个人,解放个性的思想成为人文主义教育家改革教育、解放儿童的思想动力。18世纪,启蒙思想家则倡导“自由教育”,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和善良的,只有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地发展起来的儿童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人。19世纪,大学校长细曼和洪堡认为大学必须尊重人的自身发展,坚持自由教育。现代社会知识更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职业更替与社会流动加快,为适应社会发展,教育以学生为本则显得尤为重要。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
人本教育思想主张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具体的人,即有喜好、有情感、有价值、有尊严、有追求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抽象的。它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主动性,根据具体人的不同个性、不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独立和相互依赖的互动过程中都能得到完整、和谐的发展和超越,而这正符合教育的真谛。
3.2 人本教育思想在转变单向依赖教育观念中的应用
首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该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尊重自己,这是转变单向依赖教育观念的基础和前提。因为一个人不懂得尊重自己,是不可能懂得如何尊重别人,更不可能妥善处理与别人的关系。
教育者应该打破教师超越人的情感、无所不能的非人性的神话,从“超级教师”的角色枷锁中解放出来,回到自己作为人的本来面目。正确认识自己,承认自己是人,承认自己具有人性,承认自己具有人所具有的一切情感和感受,同时也无法摆脱知识、能力的局限性,无法超越人类性格本身的脆弱性和劣根。在教学过程中不再需要精心的角色排练和自我欺骗来伪装自己,也不必再扮演严厉的操练教官。而应尊重自己的感受、想法,努力做到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一致,这样你就能真诚地面对学生,给予他们与真实的你相互作用的机会,而不是你觉得自己应该如何的假象。正确认识和尊重自身人性的同时,又可从“己”出发,变换角色,设身处地地去关注、尊重学生的人性感觉和人性需要,从而达到教育的有效目的。
作为受教育者而言,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特的、唯一的,有自己喜好,感受、需要和追求的独立的个体。“个人乃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并不只是专家学者、行使权力者创造知识,每个人都能创造知识,创造自我知识,这是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组成的因素,从而使个人意义得到体现,进而带来对人类生活和文化作出的非凡贡献。无论教育者如何高明,学识如何渊博,对既有人类文化知识的接受也必需经过自我知识的选择才能对自我发展产生意义。且只有在个人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发生意义。因此,受教育者在受教育时必须尊重自己的独立人格,不盲目,把握自身的自由,因为自由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自由地去选择自己喜欢需要的教育知识,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受教育道路,从而使个体得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最完整、最充分地发展。
其次,学会正确认识、充分尊重他人,这是改造单向依赖教育观念的途径和重要环节。
作为教育者,学会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的对象不是只会“尊重”领导,那不是真正的尊重,应在尊重家庭成员基础上进而学会尊重同事和学生。而学会尊重学生是其职业要求的最重要体现和落脚点,但不是单纯地把所有受教育者只是当作受教育者这个共同的性质来看待,从而在这个性质的基础上排斥差异。“尊重”在本质上就是在尊重差异,承认不同的受教育者是存在差异的,不能光顾及个人喜好或个人经验、单纯的教育目标,而产生偏见,把人分为好几等。真正的教育应是把学生看成是真正的人,尊重学生的自由与个性,包括天赋,兴趣、品质、冲动、情感体验,保证学生最大的自由,把单向人为的控制变为双向交往和爱,坚持“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获得”的原则。重视共性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一种“能够启发和加强”体现个人生活整体的“创造性冲动”的教育。从而通过教育塑造有个性魅力的平凡人,让学生成为他自己,使其过上属于他个人的有意义的生活。
作为受教育者同样应学会在尊重家庭成员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反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会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和天性。而不是赋予老师“神”一样的光环,认为其必须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应认识到教育者也是一个活生生完整的人,他也具有人本身的喜好、尊严、需要和愿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有人性的冲动和弱点,他也需要不断发展和提高。由此能比较客观正确地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盲目单向依赖和追崇,也不一味地把责任推及教育者的身上。在树立独立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尊重教师的知识、经验、方法、人性感受和体现,从对教育者的苛求单向、依赖变为一种尊重和有选择的学习借鉴,进而激发自身的最大潜力,依靠自己的努力、选择和判断力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最后,实现相互尊重个性独立、相互依赖的统一,是改造单向依赖教学观念的归宿。
相互尊重个性独立是相互依赖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尊重的主体是个体本身,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改变自己,我们同样无法去影响别人,改变环境。教育就是使每个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获得自尊,让人自身发生变化,使人朝着人性希望发展到达的方向发生变化,其关键在能否做到自我观察、自我领导和自我管理,使自己积极能动、牢记目标、先后有序。
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共同成长进步的过程。教学应是在相互尊重个性独立基础上,实现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协同配合,走双方皆赢的道路。应改变传统的听话教育为对话教育,注意师生双方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师生双方都能敞开心扉作真诚的交流,带来活泼、热烈、无拘无束的教学气氛。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尊重其个性,耐心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支持鼓励有见地有思想的学生,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使自身得以发展、提高,使教学真正成为一项创造性、发展性的活动。同时也使学生在民主的气氛、自由的畅谈中得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选择、共同提高。使课堂不再“成为教师单极表演和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探究学问的舞台”,实现教育的权力重心由单极,自上而下走向一个比较平衡的格局。
4 人本思想的深远作用和影响
①人本思想改造了单向依赖的教育观念,使教师得以抛开“神”的光环,从内外的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回到教育的正轨。从而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人性,从人本化思想中探求教育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而又使自身的人性得以完整,得以绽放自身的智慧、情感、人格得以全面发展,成为既有能力又有人性的真正合格的教师。
②经由人本思想改造的教育观念,使学生不再只是一只“见什么学什么”, 想飞却飞不高,想跳却跳不远的“猴子”。而由“猴子”进化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缺点,勇于创造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再是工具或是机器。有利于学生摆脱人为制作的许多规则、条例、框框、套套,从无边无际的“网”中跳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有选择的借鉴学习,去追寻自身的美丽世界,创造自己完整的人生。
③人本思想改造了传统的单向依赖的教育观念,建立了互相尊重个性、互相依赖有机统一的新型教育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认识对方,建立一种平等的交互主体的关系,能在相互交流、共同协作中把握自身及对方的地位和作用,优势和劣势,“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得看见、理解、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充分发挥1+1>2的集体超强功效,使整体能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使教育达到其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凡.寻找戈多[a],肖英主编,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19第八页.
[2] 张华.美国当代“存在现象学”课程理论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1997.5第11-75页 .
[3] 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41第32页.
[4] 胡乐乐.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本义[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