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探论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 工作压力 压力源 对策
  论文摘 要: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特殊群体,在我国社会转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工作压力管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压力管理的相关理论介绍入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源,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的策略。  
   
  一项对全国72所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有94.6%的教师感到有心理压力,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①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性质等特征,造成高职院校教师比普通高校老师有着更大的工作压力。适度的压力能够促使教师不断进步,但如果压力过大,则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制约教师潜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学校、社会的发展。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压力管理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一、压力管理的相关理论 
  由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不同,学者们对压力概念的解释各不相同。压力最初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直到20世纪初医学界才有压力的概念。著名心理学家薛利(selye)将压力定义为:由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即我们常说的应激。坎农(cannon)将压力定义为:外部压力事件的刺激作用,个人关系、经济和工作状况等生活变化都会形成压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泽鲁斯(lazarus)认为压力不单指外部刺激,也不单指机体对其的反应,而是指个体对环境认知评估的动态过程。目前多数关于压力的研究都使用拉泽鲁斯提出的压力概念。 
  工作压力的概念是从压力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它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工作行为逼迫与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体的主体特性及应对行为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系统过程。在这里工作压力被强调是一个过程,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压力源、中介变量和压力反应。罗宾斯(robbins)提出的压力模型表述为:“压力源—体验到的压力—压力结果”,将压力源分为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②教师工作压力就是指教师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由刺激情境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本文对以这样一个模型为基础,从三个方面的压力源着手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 
  所谓压力管理,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对压力进行管理,也就是个体或组织对来自个体内部和外界的压力源而引起的个体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所发生的变化和反应进行干预或应对。主要包括:一是对造成威胁的外部压力源进行控制和调节,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外部因素,或者适当地加强具有积极作用的外部因素。二是调节和控制个体内部压力源,提高个体应对刺激和刺激事件的能力,包括改变个体自身性格上的弱点、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三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对压力所造成的生理、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症状进行缓解和疏导。本文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就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源分析 
  工作压力源是指导致工作压力的事件或环境,可以是个体内环境,也可以是外界物质环境。根据罗宾斯的工作压力模型,压力源分为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对应起来,我将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源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层面。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但目前社会还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甚至导致社会中的一些人认为综合性大学里的教师才是真正的高校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则不是。社会的主观偏见使得高职院校教师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招生困难、学生就业不理想、学校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步伐等诸多窘境。随着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增强,它不可避免地改变着人们的择业观念和价值取向,收入不高、工作条件较差等,给高职院校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失落感,甚至引发他们跳槽、辞职。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实际面临的工作压力要远大于普通高校的教师。 
  2.学校层面。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在办学条件、学生素质等方面都不如后者,而且缺乏对教师队伍发展的整体规划,缺少科学系统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的特色,面临着师资严重缺乏的困难。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多为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少有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普遍存在教学技巧和实践技能缺乏的问题。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教师工作量加重,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情绪,容易滋生教学厌倦和疲劳。随着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教师收入拉开档次、教师聘任上岗政策实施、各种检查考展核、评比表彰增多,加大了教师内部的激烈竞争,使高职院校教师面临新的挑战;长期程式化的教学和科研枯燥单一,缺少兴趣点、兴奋点,极大地影响到高校教师职业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的构建。 
  3.教师本人。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高职院校教师有着知识储备和更新的压力,特别是一些新兴、交叉性学科及贴近市场需求的应用性学科出现后,高职院校教师必须不断地补充学科知识,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否则就会出现“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高职院校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工作之外,还面临着科研成果、职称评审、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健康保健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精力和投入,教学工作受到多种非客观因素的牵绊,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压力。教师在进入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时容易带有一种对这类院校的偏见,存在一定的自卑情绪,必然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状态。

  三、完善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的策略 
  没有压力,就没有紧迫感,工作也就没有动力;压力过大,就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只有压力适度,才能使人充实和上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实施工作压力管理,保持适度工作压力显得非常重要。我建议从以下三个角度着手。 
  1.社会采取的策略。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问题的产生受到了社会因素的影响,它的解决也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如: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逐步形成一种对高职类教师公共信任和支持的社会环境,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给予高职类院校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促进高职教育的专业化建设,减轻高职院校办学的压力;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不同高职院校教师的生存现状与工作状态,并给予他们切合实际的期望;给予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进修教育、收入等方面和普通高校教师获得同等的机会,吸引更多优秀专业人才扩充到高职教师队伍中;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实行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相对独立的工资、医疗、抚恤、住房和退休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政策,使他们在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与积极的态度。 
  2.学校采取的策略。在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的过程中,学校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普及压力管理的知识,增强教师“抗压”能力;加大教学和科研经费投入,完善职称评聘制度,促进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建立相应的压力咨询组织或机构,实施“员工帮助计划”,帮助教师排解压力;严格落实削减课时、谈话教育、换岗等负激励措施,通过对关键少数教师的批评教育,促进整个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3.个人采取的策略。当面对压力、面对困难时,需要一种明智的、坦然的、进取的方式应对。如: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并努力将工作压力为工作动力;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保持心理平衡,善于从工作中寻找乐趣;积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及生活时间,减少无序行动。 
   
  注释: 
  ①冒容,贺晓星,穆荣华等.高校教师精神压力问题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7,7:31-36. 
  ②孟晓斌.管理者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04. 
   
  参考文献: 
  [1] 孙凤海,郭鹏.论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自我调适[n].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57-177. 
  [2]傅维利.论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压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4,(3):83-84. 
  [3]赵立芹.教师压力成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2):38-40. 
  [4]韩巍.高校教师培养培训新思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李虹.教师工作压力管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6]刘晓明,孙文影,秦红芳.校长工作压力管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职业院校《中药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关于美国高等院校安全管理的思考及启示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加快发展西部高职教育的…
    天津市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的…
    高职院校提升成人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实践探…
    教育督导视角下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状态
    农林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研究
    高职生英语口语教学困境及对策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当代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高职计算机应用的分层教学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