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大学英语 网络 异步 交互
论文摘要 通过试卷调查和分析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发现学生存在对英语不感兴趣、听说能力差、很少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英语等诸多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本文尝试在大学英语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异步交互教学模式,即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来探索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学习环境相比,网络学习环境具有虚拟性、开放性、支持协作性和信息资源丰富性等多种特性。在网络环境下,诸多网络交互工具为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交流手段和技术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现代教学手段辅助的课堂教学等模式,这些教学方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没有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实现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教学模式的产生势在必行。
1 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现状,笔者对我校09级八个班级共计269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八个班级涉及了我校一本和二本不同专业,力求涵盖不同基础的学生,以达到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查试卷力求选题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基本采用选择题形式。问卷调查共发放试卷269份,收回有效试卷260份。经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出了各个数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在学生当中还没有普遍形成喜欢英语、学习英语的良好风气,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在自己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学不好英语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他们对英语根本就不感兴趣。
(2)有49.3%的学生认为“听说能力差”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同时40.2%的学生认为时英语课堂的学习不能满足自己的英语学习需要。
(3)有高达64.2%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是平时跟着老师学,通过网络学习英语和报辅导班的学生极少。
(4)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相当不错,上网方便,有47.6%的学生每天上网查找信息。但是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的频率却极低,只有不到28%的学生每周累计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两个小时以上,高达11.9%的学生从来不利用网络学习英语。
(5)高达72.2%的学生很少从网上下载英语学习资源,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英语资源来帮助自己来学习英语。
(6)有37.4%和29.3%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学习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写作、阅读理解和不同文化间的理解能力是相对较高层次的能力,学生对这三方面的能力提高也有所需求。
此外,学生还希望在网络学习英语方面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32.8%的学生选择希望老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英语学习网站”,26.6%的学生选择则希望老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助于同学们学习的资源 ”。同时,希望建立英语网络平台,如qq群,通过它实现相互沟通交流和进行在线学习和测评。
通过调查和分析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异步交互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包括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2 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异步教学是湖北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黎世法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立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现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异步教育学派。异步教学的教育本质观具体反映在黎世法的主要著作中,如《异步教学论》(湖北教育出版社89年6月版)、《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学苑出版社92年9月版)、《异步课堂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学苑出版社92年9月版)和《异步教育学》(当代中国出版社94年12月版)等(赵复查,2001)。异步教学明确指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引导人参与社会实践的复杂性活动”(赵复查,2001)。它的“引导”本质观,为学生实现创造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提供了多途径突破的思路。
另一方面,当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个体与信息与环境的交互(heinich et al, 2002:6)。交互式教学法又称为互动教学法或互动合作学习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特点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桥梁,使现代课堂教学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几大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网络,让学生主动在情景和对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构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创造性,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交互的内容必须要与学生已知的背景知识相关联,从而产生必要的联想作用,使新旧知识能够结合起来,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能力、网络结构,强化学生的长时间记忆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harmer, 2000)。因此,本文所提到的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就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异步学习,课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和练习之后,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交互的语言实践活动。
3 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r.oxford(1997)认为成功的学习者都需要有充分的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实践与体验的机会,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实践,及时高质量的对语言输出的反馈信息,以及形式多样而且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这种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教学模式就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为了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学期开始,每个大班70多名学生就被分为以4至5人为一组的小组,每次教学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教师还成立了qq群,利用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进一步地交流和讨论,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英语学习方法、介绍相关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回答疑难问题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笔者对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下面具体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3.1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网络异步学习
异步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异步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异步教学的实质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黎世法,1994)。如果运用这一教育观念指导教学,教师就必须在引导上下功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引导法则。因此,教师在讲课之前,必须要对所授的知识内容了如指掌,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利用网络的帮助,来进行课前的异步准备。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六单元精读课文题目为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地震的实例,进一步可以引申到地震的预测方法,如何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灾难,最后甚至可以引入到环境保护的主题。所以,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要把所有要准备的问题都事先列举出来,每个小组可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然后利用网络的帮助,自己准备五至十分钟左右的相应内容。内容形式不限,可以利用对话、展示、讲解、小品、辩论等不同形式。利用这种引导,学生们可以在业余时间里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同时通过他们自己对所找内容的编辑和理解,来加深对所选材料的记忆。
3.2 师生共同评估下的课堂交互学习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中心就是“交流”。没有课堂交流,课堂教学就没有实施条件。因此,有效的课堂交流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课堂用以展示学生们课下的准备,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于学生已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踊跃发言,少见以往无人应答的尴尬气氛,同时,大大减少了学生说英语时的焦虑情绪,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每个小组进行展示时,要求事先把题目和难词写到黑板上或用电脑来展示,以帮助其他同学的理解。展示过程中要求尽量脱稿,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学生要注重语言的流利性,同时要尽量和同学们保持交流,引发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在展示完毕之后,还要回答同学和教师的提问。之后教师和其他小组对整个小组的表现及每个成员的表现要进行评估,记作平时分数。这种课堂交互学习使得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进行了互动,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自信心大增,进而希望在更多的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进步和能力。这就使学生形成了高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 教师概括总结后的拓展学习
在小组展示之后,及时、清楚、具体地进行总结和反馈是强化学生记忆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在网上或课堂上组织小结,不仅要对整个活动加以评价,还要对相关的英语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此时,通过阅读前的活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相关词汇已经大致了解,对于课文的学习会比较轻松,因为学生已经把整个课文的学习贯穿到了他们的活动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提问、复述等方式指导学生分析篇章结构,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语言知识点,通过qq群向学生补充更多的文化知识、背景资料、学习策略等,并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拓展学生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周记、阶段性测试来督促学生的课下学习。另外,教师通过网上qq群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英语学习网站,及时了解并解答学生在线英语学习所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4 结语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网络异步学习实现了语言输入,课堂上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实现了语言输出,教师的反馈和总结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提高了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口语、听力等多方面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人的姿态,处于积极的思维探索中,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基金项目: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校级教改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异步交互学习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10-54
参考文献
[1]赵复查.论异步教学的教育本质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heinich r, m molenda, j d russell & s e smaldino.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harmer j. 2000. how to teach e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oxford r. 1997. cooperative learn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interaction: three communicative strands in the language[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1(4): 443-456.
[5]黎世法.异步教育学[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