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党员的教育是党员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入党时间相对较短,素质普遍存在政治觉悟不高、政治理论修养不够、党员意识淡薄、党性修养不强、先锋模范和骨干桥梁作用不明显的缺陷,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恰当的途径,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将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开展好,完成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更显可贵。
关键词:学生党员 教育 途径
党员教育简而言之即是党组织对党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也是党员对《党章》要求不断深入认识,并充分发挥主题自律作用的内化过程。坚持党员教育的与时俱进,是把握党员教育规律活的灵魂。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更是党员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培养基地,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是优秀青年的云集之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的党员,更是党的重要后备力量。新党章将入党对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中的革命分子”改为“先进分子”,将“重视吸收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发展党员”,改为“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突出了在“先进青年”中发展党员的新重点,预示了高校学生党员会越来越多,并成为教育的重点。但是大学生入党时间相对较短,素质普遍存在政治觉悟不高、政治理论修养不够、党员意识淡薄、党性修养不强、先锋模范和骨干桥梁作用不明显的缺陷。这就要求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教育管理不好,党员作用必然不能发挥好,同时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也是提高学生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
目前从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本身看,普遍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1、教育计划不科学,学生党员的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连贯性强的学习计划。表现出来就是随意性、应付性、放任性,学生党员的学习停留在零敲碎打的层面上,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方式没有创新
2、教育内容失衡。一是重视了理论性教育,轻视实践性教育。课程设计上重视马列毛思、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的学习,有专门的时间集体上课,有专门的党校老师讲座,有结业考试,实践上一般就是组织一次或两次参观红色旅游圣地,活动课程较少,时间不够。二是注重基础性、历史性教育,缺乏现实性教育。教育内容多是基础性、历史性的内容,缺乏党在新时期内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的现实性内容,缺乏对新时期大学生针对性强的现实内容。三是多知识性,缺乏党员意识、党性教育。
3、教育方式滞后。在高校普遍后勤社会化、社会逐步网络化后教育方式缺乏主动的革新。目前盛行的方式是党校的集中学习,或者是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等。
4、教育队伍力量薄弱。体现在教育责任不明、任务分担不够合理。一般是每个教师党员担任2-3名学生党员甚至更多的培养任务,而教师除了平时的教学工作任务外,还有科研任务,空闲时间较少,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不够深入,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基本属于不正式的,业余的、补充性的。
作者通过对湖南省内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模式所作调研发现,优秀高职院校学生入党问题基本上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完成。大一进校即写入党申请书,第二学期参加业余党校学习,经过半年时间参加完成各学院的业余党校学习或者上一级党组织的党校学习任务后即可以转为预备。经过一年的考察期,在毕业之前即可完成转正。从入党的时间上看比较短,而所经历的教育和考验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必然带来部分学生党员素质不高这一问题,而且依据党关于在优秀青年中大力发展党员的决策,各个高校为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纷纷加大了发展培养力度,使学生党员的数量有了巨大的飞跃,但是配套的人员、资金、教育力量并没有相应的跟上节拍,这就造成在学生党员素质培养的问题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缺失。甚至因党员这一政治要素对于某极少数学生而言具有不言自明的意义,因而极少部分表现并不十分突出的学生千方百计通过不恰当的途径也进入了党组织中来,就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通过发展学生党员达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这一初衷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因这一特殊现象导致少部分学生对党组织的认知产生了某些不良的影响。而高职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目前很大程度上处于空白状态,学生党员与培养人的交流基本处于任课教师遇事叫学生过来帮帮忙,下课遇见聊聊天这种状况。培养人没有用成段的时间在正式的场所与学生党员进行正式而严肃的交流,甚至因个别教师党员教学、科研任务重,造成整个考察期都没有与自己培养的学生党员进行正式的交流,直到党组织需要召开支部会议讨论程序问题了,才抽空与学生进行简短的沟通。
作者认为,基于上述客观存在的现象,使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员的教育问题上,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毕竟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综合性大学学生而言是属于较低层级的,而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从人员、资金、体制上并不完善,因此要达到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党员难度更大,面临的问题更多。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恰当的途径,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将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开展好,完成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更显可贵。而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方法途径上看,主要采取授课与专题讲座研讨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与时事性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四结合”模式。作者以为学生党员教育应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勇于面对存在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这一中心内容,切实通过党支部定期的组织生活、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社团的活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开展等全过程贯穿。通过成立学习型社社团组织、学生公寓学习小组等形式结合理论与时事政治定期研讨,书写学习笔记,着力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敏感性,提升党性修养。通过日常学习生活严格要求,加大养成教育力度。通过要求学生党员参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担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思想认识。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工具,建立网络宣传阵地,建设有影响力的红色网站,办好网上课堂,开展网上交流、对话,进行网上咨询,构建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结合校园广播、学报、校园期刊等手段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学生党员进行引导。通过定期邀请党史专家讲解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开拓视野,增强党员荣誉感。只有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举措的教育,才能全面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只有通过形式丰富的教育途径,才能让学生党员充分领会、深刻理解党的知识,并勤于社会实践,这样党员意识才能有效建立,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校党员教育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李丽等
【2】高校学生党员协同教育模式与三维立体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冀学峰等
【3】“三个代表”的先进文化理念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莫守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