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不断变化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辅导员队伍,特别是专职辅导员队伍”、“如何建设辅导员队伍”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提出了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若干对策,以期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 长效机制 制度体系
1 长效机制的含义
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机制与制度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机制不等同于制度,制度只是机制的外在表现。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这里所谓的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①
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2 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意义
(1)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是保障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源泉。只有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辅导员工作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成为辅导员队伍不断成长的平台。因此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是保障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源泉。
(2)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和稳定与否不仅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时也影响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工作,是学生在高校成长成才的直接引导者,是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直接维护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是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的直接实施者,是大学精神的直接营造者和传播者。因此,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是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3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
笔者认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推动辅导员队伍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辅导员的主题地位,统筹兼顾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即选聘机制、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3.1 建立辅导员选聘机制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原则,选拔各方面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从思想政治水平、学历学位水平、个性特点、意志品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多方面加以考察,以保持这支队伍的高起点。
高校在辅导员选聘上应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的要求,成立由人事处、教务处、学工处、宣传部、组织部代表领导或专家组成的选聘机构,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高校辅导员任职的相关文件规定,制定选聘标准,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向社会公开选聘,严格按标准进行选聘,把好辅导员队伍的入口关,不断将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来,从而在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高质量,这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
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的选聘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按照职业化的要求,把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专职辅导员原则上要从党员教师和党政干部中选聘。同时优化组合,选派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品行端正的中青年教师和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副教授以上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中青结合,以老带新,互相弥补,不断壮大辅导员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2 建立辅导员培训机制
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辅导员培训,主要包括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骨干培训和专题培训等,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学科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
教育部在2006年下发了《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高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辅导员培养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承担所在区域内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培训等,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对辅导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有关学科以及学生事务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并设立科研基金,鼓励辅导员开展与工作相关的课题和科学研究。
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加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关键是引导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之路,从而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稳定辅导员队伍。实行专职带兼职的辅导员制度,专职带兼职是指在辅导员工作中要以专职辅导员为主,致力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再辅以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背景的兼职辅导员专门在学生专业发展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在专、兼职辅导员的比例上应合理设置,以能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的作用为准。这样可以优化配置,使学生接受更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更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3.3 建立辅导员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就是作用于考核对象的制度、方法、措施,它包括考核原则、考核目标、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及体系设计等。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考核机制就是指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岗位职责与工作目标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的制度、方法和措施,它是判断高校辅导员工作优劣的指标之一,是对辅导员在一定时期内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作出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工程。考核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辅导员工作是否称职,为学校发现和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并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考核,管理部门可以对辅导员工作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辅导员奖惩、晋级、职务聘任和退出的重要依据。②
如何建立和完善这支队伍的考核与评估体系对于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考核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考核主体单一、定性指标多,定量考核缺乏、主观评价多等造成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这支队伍的稳定。因此,建立和完善一个科学合理的辅导员队伍考核与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
3.4 建立辅导员激励机制
激励是激发人的行动动机,使人产生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机制就是作用于激励对象的制度、方式或措施。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就是指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挖掘和发挥辅导员的潜能所采取的制度、方式和措施。③它是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保持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为鼓励有良好潜质的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学校要通过严格、规范的考核,对考核优秀者给予评先评优、晋升职称职务、推荐参加更高学历深造等奖励;对考评合格者,根据个人意向和条件,结合工作需要有序地安排换岗交流或进修学习,对考评不合格者应予解聘。
要积极落实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待遇。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成立由有关校领导,学生工作、组织人事、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具体负责本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高等学校应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选派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
高校要努力为辅导员创造优良的职业发展平台,应结合学生工作要求,设立若干发展方向,在提高辅导员队伍学科归属感的同时,依托学科建设平台培养骨干和专家,开展专业研究。学校应支持辅导员积极申报、承接各级相关部门的相关研究课题。学校可以尝试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基金资助专项课题研究,对科研突出的辅导员进行奖励;积极为辅导员创造外出学习进修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总之,要为辅导员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条件,为辅导员搭建一个优良的职业发展平台,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提供坚强保障。
本文为南昌大学社会科学校研究基金项目“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探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xsz11
注释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②林惠.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0):1.
③罗涤.试论高校辅导员队伍机制的建设[j].世纪桥,200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