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化趋向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现实背景。其制约了大学功能的有效发挥,增加了办学成本,滋生了腐败,阻碍了我国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制约了我国高校的发展。如何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推进高校“去行政化”的具体实施仍然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
关键词高校 行政化 去行政化 政府
1 高校“行政化”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校的行政化问题由来已久。本文重点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来分析,前者重点强调高校与政府关系纠葛中的自主办学问题,从内部分析,主要探究高校内部的过渡行政化管理现象。
1.1 外部行政化
其外部行政化的表现主要三个方面:第一,国家或地方各部委、部门对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干涉,高校办学权、管理权、经济权等几乎都集中在政府部门;第二,基于某些现实因素的考虑,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对高校进行行政等级的划分;第三,高校演变为行政机构,我国的各类高等学校均隶属于相应的政府机构管理。
1.2 内部行政化
高校内部的高度行政化管理则是外部问题的延伸,具体表现在:第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交叉性,在现行体制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导致行政权力的越位现象成为一种常态。行政权力掌握着高校所有资源的分配,它不仅决定高校内的行政事务,还决定高校的学术事务;第二,学术权力价值走向的扭曲,学术活动不以真理为最高价值追求,反而奉行下级服从上级的运行规则,这与学术中倡导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相违背。
2 高校“行政化”问题的危害
2.1 影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容易滋长不正之风
由于高校的办学权、管理权、经济权和考评权集中在政府手里,导致高校在诸多方面看主管部门眼色办事,很多高校迫于上级压力,不能行使其自主权,所谓的办学自主权也就形同虚设。此外,教育主管部门机构众多,各个部门不断到高校检查工作、评估考核,高校领导疲于应付公关工作,根本无暇顾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2.2 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的发挥空间
我国高校的学术组织的成员构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校级学术委员会中,大量行政人员的加入,影响了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权威性。此外,高校教代会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学者及学术组织缺少影响决策的制度化渠道,不能构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浓厚的“官本位”意识已经渗透到了高校内部,不仅导致某些高校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甚至以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使得高校文化呈现畸形发展的趋势。
2.3 不利于高校的民主管理,导致社会公信力下降
高校行政化的核心是利益,高校各方面对利益的追逐,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高校中功利化潮流。近年来,日渐兴起的高校改革和教育市场化浪潮,导致高校纷纷扩张,发展新校区。在高校推进相关改革过程中,不少高校领导面对巨额利益,党性修养和纪律原则被抛之脑后。不受制约的行政权力成为了导致高校腐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招生腐败、学术腐败等教育腐败问题日益严重,高校在社会上的公信力持续下降。
可见,我国高等院校的行政化倾向确实需要加以改善。否则,创办世界一流高校的目标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恐怕也将难以实现。
3 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措施
高校“去行政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现实环境的约束,还要充分考虑改革过程中各方的利益诉求以及承受限度,必须谨慎执行,否则,将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对于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应从内外部环境予以考虑。(下转第87页)(上接第46页)
3.1 外部环境的改善
(1)更新思想观念要把高校当作育人基地、学术机构,而不是行政部门。高校是进行学术研究和培养高相关专业的高级人才的场所,其日常的运作应按照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运行和管理,不能一味地依靠行政手段,更不能在任何事情面前都强调等级管理观念。探究学问、追求真理、培育人才、崇尚学术自由,是高校的本质特征。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里,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聪明才智。
(2)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明确政府和学校,校长和教授之间的权责。在美国,大学自治的保障是契约,但其具体的形成则是通过一系列的司法判决来确立的,因此,美国的大学自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依法自治。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传统不同,今天中国的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的取得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大可能来源于契约,但高等教育法制化的趋势却是不可阻挡的,通过法律来调整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必然的选择。
(3)转变政府职能,下放办学自主权。第一,解决行政化最关键的问题是实现“管评办”相分离。政府应该摒弃过去那种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政府与高校之间应不再是那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应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做好服务与规划。第二,放权于高校,恢复高校的自治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关键。权力真正应该下放给学校,而不是任何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第三,转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高校的行政级别是政府按照等级对高校进行资源分配造成的。高等教育中的“去行政化”,其实质应该是“改变目前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变过去教育资源的“行政权力主导型”配置方式。
3.2 内部环境的完善——建设高校“服务行政”
高校“服务行政”是指高校内部的行政部门应以师生的相关利益诉求为导向,以提供优质高校的服务为主要职能,通过完善自身服务体系为师生等相关利益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管理方式上来看,原有的那种传达式的行政命令行为应让位于平等的对话机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方式中,沟通与协调应成为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方式。从管理观念上来看,高校的相关行政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将实现广大师生的利益目标作为其开展日常行政活动的基本原则。
4 结语
高等院校的行政化由来以久,“去行政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提高,然而中国要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还需要政府和高校自身的进一步努力。“去行政化”就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棋。
参考文献
[1]毛成,蔡玲丽,赵春鱼.服务行政: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新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0(9).
[2]韩建华,叶志坚.高校“去行政化”的理性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0(9).
[3]赵章靖.高校去行政化:回归大学本位[j].大学(学术版),2010(6).
[4]黄静茹,温志强.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阻力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5]杨红,田志敏.高校去行政化探析[j].大学(学术版),2010(6).
[6]张光慧.高校去行政化问题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