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应科学定位、挖掘特色,树立“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的大类通才型、宽基础复合型、“合格+特长”型、外向型等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关键词地方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 多模式 高级应用型

  1 找准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东北地区地方工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地方工科大学要认清自己根在地方这一现实,考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地域优势、传统优势,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建立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并于产业界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根据其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学校的地方特色。
  2 树立“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各高校应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龙头,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密切结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既较好地体现和保持地方高校特色,又紧随时代变革和社会需要不断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专业调整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新老专业交叉、渗透和相互支撑,构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开瓶颈、奠定有利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各项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并在业务方向、服务方向、人才类型与质量等方面,都应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地方性。
  2.2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一、二、三课堂相结合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明确第一、二、三课堂的教育理念及其分工作用,要做到“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既有主次,又有互补,明晰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理念。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这三大教育板块,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
  首先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学生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第一堂指按培养计划在校内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其次要充实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地方高校要根据学校自身教育特点,建设坚持经常、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空间。
  第三要开辟多元化的第三课堂渠道,使之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亮点。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努力建设校企合作、校研合作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走向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第三课堂与第一、二课堂的紧密结合,不断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保证人才培养的 (下转第79页)(上接第36页)质量。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及各类社团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实效明显的有效人才培养途径之一 。
  3 构建“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3.1 大类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学科内的“通才”,指在文化科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基础上,以某一专业为载体,培养学生既能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又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按共同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培养,着重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教育,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专业口径较宽、文化科学基础较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等特点。


  3.2 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宽基础指学生必须具备本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牢固打下广博的学科基础;复合型指学生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学科、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能跨学科(专业)工作的能力。培养这类人才一方面要拓宽专业口径,指导学生跨学科、专业选课,实现文理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实行双学位、主辅修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原专业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第二专业的主干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扩展。
  3.3 “合格+特长”型人才培养模式
  合格是指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各门课程成绩合格;特长是指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上有特长。这种培养模式强调重视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某一专业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某一领域的独立工作能力,本科毕业后能尽快承担工作任务。在制定这类人才培养计划时,要遵循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和行业发展,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又使所学知识贴近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4.1 高级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当代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偏重于经济社会实践的实际工作者,但并不排斥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实际应用中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际应用。一个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2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是两大学习要素。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重视实际应用技能的掌握,但并不降低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实际应用技能是指具有宽厚基础知识作支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掌握实际应用技能,不能排斥学习基础知识,学好基础知识,才能促进实际应用技能的形成。
  地方高校应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机遇,科学准确定位,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诠释与应对.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肖海涛,向春.论大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中国大学教学,2007(2).
  [3]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4]周绍森.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定位.中国高等教育,2004(2).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创新教学探析
    浅论如何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
    学校生态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
    立足教学实践,创新教学理念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图书馆学生馆员岗位教育功能研究
    连续浸没式微滤技术(CMF—S)在工业废水处…
    论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