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体育资源 社会化 开发利用 对策
【论文摘要】为满足长春市老百姓体育锻炼、健身、休闲娱乐及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解决目前老百姓运动和休闲场馆紧张问题。根据长春市高校现有的体育资源和现状,进行体育资源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发挥高校体育资源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体现资源社会化综合利用价值,促进全民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繁荣。
2008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显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独有的强大生命力与强烈的感召力,促进了全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繁荣,使国民体育素养得到了提高,我们要激发长春市老百姓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增加体育活动内容。如今,体育锻炼、身心娱乐已经成为长春市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长春市体育活动参加者的人数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展。然而在规模和人员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春市体育资源的紧张问题表现出来,体育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体育需求。目前体育活动场所短缺问题愈加紧迫和突出,这势必会制约长春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
长春市拥有30多所部、省属高等院校,各类高校的体育资源丰富,大型体育场、体育馆占长春市体育资源总量35%以上,高校的体育资源相较于其他社会资源在规模、设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长春市高校体育场馆真正开放的并不多,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还较低,高校未能将有限的场地充分地利用起来。因此,我们应对长春市高校体育资源进行社会化综合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将高校体育资源工作纳入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使其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高校与社会共同开发和利用高校体育资源的对策,适应不同区域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完善一种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对长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繁荣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因与背景
(一)群众体育健身思想转变,满足更高的健身需求
北京奥运会赛事成为群众体育健身思想转变的重要载体,通过体育传媒改变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审美视角,从强身健体到体育赛事欣赏,从参与体育运动到运动快乐的分享,人们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注重提升自身价值。同时,人们的运动消费观念在改变,花钱买健康,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迅速增加。另一个重要因素,房地产产业的开发与居民环境的改变,在房屋建设中只注重小区景观和绿地建设,忽略居民生活区域内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居民便利的运动休闲场所在逐年减少,这给长春市群众体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运动场地资源匮乏与参加锻炼需求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应寻求解决体育资源紧张问题的方法,使群众体育各项保障制度加以实施。
(二)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具有优势,不开发利用非常可惜
由于国家长期对高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与建造,在高校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场所。据调查统计,长春市体育系统场地占全部场地22.4%,学校占64.1%,企事业单位占13.5%,还有20.6%的居民在非正规体育场地锻炼(公路、街道、空地)。目前长春市高校综合多功能体育馆22座,建筑面积均超过一万平方米,教学体育馆17座,馆内设施、器材比较完备,室外体育场地632块,与高校联合兴办教学基地6处。人才优势与运动项目多样化,体育教师都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来指导人们的体育健身。这些场馆、运动项目及人才的优势在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的同时承担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责任,不开发利用这些资源非常可惜。
(三)政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化资源
近几年来,随着长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资源建设有些滞后,出现区域不平衡状况,经济发达的城区体育资源建设相对集中,体育设施达到一定的数量和广度,城乡地区设施建设则比较滞后,个别地区的绝对差距甚至还在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整体体育发展格局。那么,整合和利用高校现有的体育场馆和设施成为社会化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区域位置分布不同的城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体育场馆建设都以教学、训练、承担比赛为主的综合型场馆,在建设方面政府提供一定的宏观指导和长远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使高校承担区域范围内的群众体育活动,以减轻城市体育资源短缺的压力,因地制宜、优化资源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是高校体育自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化发展的趋势。
三、推动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化道路方向发展
(一)科学确立思路,准确定位方向
为推进高校体育场馆逐步向社会开放,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很多高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规定的“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近年来,新建和扩建一些高标准的体育场馆,并对这些体育场馆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改变过去全封闭式单一管理模式。高校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开始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和公司化的管理,如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立足长春市“城市密集人口”和“体育休闲中心”的区位优势,结合政府“打造长春市健康城市中心”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以点带面”的工作定位,提出了以“推进群众体育社会化、竞技体育专业化、体育产业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新思路。部分场馆设施和器材对学生及教职员工是免费的,对于那些高标准的体育场馆则规定一定次数的免费,而对社会人员开放完全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搭建学校与市场,市场与群体之间的商业化有效平台。
(二)既成标志性建筑物,又履行社会化的服务功能
国家投资兴建高标准的体育场馆,成为一些高校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物,一些场馆的硬件设施可谓一流,体育场馆运行和维护每年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能够减轻学校的一些负担,用来弥补一部分场馆的维修、人工、水电等正常支出。从五个方面寻求社会化服务,第一,体育服务内容由过去竞技体育项目逐渐开设群众喜好的运动项目,通过项目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也可对群众进行免费培训,体现运动锻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二,服务对象由单一的学生和教师逐渐吸纳更多的百姓,使健康走进每个人。第三,科学地规划和把握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充分利用公休日、法定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也可利用早、晚时间向社区居民开放。第四,服务范围更加广阔,应注重适当的宣传,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体育消费者,实现量和广度上的突破。第五,收入分配形成资金再利用,按收入比例投入场馆和资源的建设。
(三)把产业性质的公益事业变成民心工程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张发强曾指出“体育是具有产业性质的公益事业”,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整合与共享,引入商业竞争机制,在政府引导下,依托体育资源,实现学校和群众多赢。通过大型比赛与小型比赛相结合,举行群众喜好的运动项目和赛会,发挥高校优势,经常举办体育知识和运动处方、运动保健等系列讲座,为群众制定健身计划并进行指导,建立以高校体育设施为主体的全民体质监测和检测中心,构建群众体育健康服务体系,发挥高校体育资源公共福利事业作用,把体育产业性质的公益事业变成民心工程。
四、发展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与高校强强联合,建立多元化群众体育服务体系
在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在小康水平社会中享有体育服务的基本权利,是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小康社会,了解当前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因此,政府要以全局体育发展为战略思想,采取突破性措施来实现全民健身新发展,积极寻求新的体育资源与高校联合协同发展,利用现有的高校体育资源来满足一定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健身需求,以此缓解群众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的矛盾,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既充分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又减轻群众体育锻炼需求方面的压力。同时建立以政府支持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高校社会化服务的长效机制,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这将为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发展寻求新的突破点。
(二)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高校体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时期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国家部属院校如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它们的体育资源建设和社会化开发处于领先位置,它们依靠体育资源优势,主动为一定区域经济和社会服务,其他省属院校同样依据自身发展目标积极制定体育资源社会化综合利用发展计划,体育资源利用率越高,辐射区域范围内的群众体育活动搞得越好,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作用就越大,这种促进作用将是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的动力。
(三)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高校具有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特色,其体育设施在数量、种类、规模、装备水平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在社会群众体育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作用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是社会的开放程度,第二是开放形式,第三是高校自身的经营状况。扩大开放程度以缓解群众体育设施不足的燃眉之急;开放形式主要体现特色和优势定位及未来体育发展的持续性;体育场馆由事业性、公益性向经营性转变,改革管理体制和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多种类的群众服务项目,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使参加锻炼人群得到规范指导,为群众体育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现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的特色和优势定位。
(四)以人文环境为依托,提升全民体育素养
群众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体育人文环境,提升全民体育素养。高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工作队伍,能够引导和推广锻炼方法及运动项目,积极创新群众简便易行的新方法和新项目,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不同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和自然条件,发展具有高校人文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并做好体质监测工作。通过科学研究与实践进而发现并把握其中的一些特征与规律,进一步体现高校人文环境的优越性,不仅有利于群众体育锻炼环境和体育素养的提高,同时还利于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的长远目标,为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秦椿林等.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与战略[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刘德佩等.我国城市居民体育现状及其发展战略思考[j].体育科学,1990(1).
[4]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5]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z].北京,2000.
[6]邹师.走向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辽宁体育发展战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