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遵循自身的教书育人的规律,才能具有实效性。本文探讨了“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教书育人过程中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实效性
任何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也是如此。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除了必须坚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尺度之外,还必须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按照科学尺度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其教育的实效性。
一、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真理体系,又是方法论体系,同时还是价值观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括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三方面内容。其中价值观教育包括理想、人生观、科学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目的和归宿。
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价值观作为价值意识或价值认识的一种形式,它的形成或被接受是依赖于相关真理的。因此,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的基本形式是“以理服人”,而所谓“以理服人”,其主要内容则是对正确价值观赖以确立的相关真理的揭示、阐发和教育。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中,“以理服人”集中地表现在通过知识教育即真理教育向学生揭示正确价值观并引导学生接受正确价值观的教书育人活动中。因此,知识教育本身在这个意义上正在承担着价值观教育即德育的任务,承担着向学生阐发正确价值观赖以确立起来的相关真理的任务。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应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自觉地把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以实现教书育人的德育目标。
第二,价值观作为价值认识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意识,因此,价值观教育要努力做到“从受教育者的立场出发”去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三,价值观作为价值认识的一种形式,其形成的机制是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作为它赖以形成、确立和被接受的前提和根据,这一特点决定了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通过对相关真理的揭示、讨论、思考和接受的过程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只能用真理的科学的和逻辑的力量去影响或征服受教育者,而任何企图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的强加于人、说教压服的方式都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以理服人”要和“以情感人”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
能力教育对于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思维、判断能力是人们赖以从作为基础和前提的相关知识中概括、建构价值认识,形成科学价值观体系的必要智力因素。
在根据相关真理形成价值认识或建构价值观念体系时,思维、判断能力则是不可缺少的智力前提。这是因为,评价活动中不仅有知识要素、情感要素、信念要素、逻辑因素和非逻辑因素等观念要素的参与,还有语义分析、标准确立、获取信息、方法运用、评价推理、价值判断、检验修正等复杂的认识、思维的活动。由此可见,不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和建构起科学的价值观念体系来的。
第二,思维、判断能力是形成巩固的科学价值观念,并保证其不动摇和不断强化的必要智力因素。
价值认识主体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迁、世界范围内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和重大事变对人的思想冲击等等,都会对人们的价值认识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以往被普遍接受的正确价值观,在实践中受到冲击,人们对其正确性产生怀疑。二是以往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不合理的,不正确的价值认识,需要用新的价值认识取而代之。三是以往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在实践中发现了它的局限性和错误的方面,需要对它加以纠正和完善。
因此,德育工作不仅要正面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教会学生在时代、社会环境和实践内容发生较大变化的条件下,对以往所接受的正确价值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辨别、重新确立或进一步予以巩固和强化的能力。
第三,思维、判断能力是人们在实践中辨别和纠正错误价值认识,形成正确价值认识的必要智力因素。
总之,没有相应的能力为基础所形成的价值观是无根基的、不巩固的、带有盲目性的价值观,因而这种价值观是经不起社会生活的考验的,是不能在实践中充分起到正确的导向、驱动和制约作用的。由此可见,不以能力教育相配合的价值观教育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德育。而只有把能力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促进价值观教育,才能促使青年形成巩固的、经得起社会生活考验的正确价值观。
三、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工作中必须实现各教育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方式,否则就难以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难以保证德育成果的巩固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外的其他教学领域怎样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果”的问题。
在高校教学领域中,“两课”作为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始终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常常会被其他课程教学中某些教师的错误观点所削弱,甚至抵消。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历来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教学要点之一,并把它作为批判“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个人中心主义”等错误观点,进而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然而,在某些管理学课的教学中,竟有教师把“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当做管理学的哲学人性论基础向学生作正面讲解;把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和私有制基础上的“y理论的管理方法”(即“人本主义的管理方法”)不加分析、批判地照搬过来作为科学的管理学说介绍给学生。
再如,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上,教师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始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在其他某些经济类的选修课、学位课上,竟有教师把“不搞私有化,就不能建成市场经济”当做正面观点加以发挥。
在某些文史类课程的教学中,也常会见到教师在分析社会历史问题时脱离社会生产方式,否定阶级分析观点,抽象地评说历史的现象。如把中国封建社会的趋稳性说成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把宗教信仰说成是由于人性的内在要求而产生的;把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层次论”说成是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普遍模式,等等。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认识论,而且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成长起有害作用。
在理工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若没有明确的德育意识,不仅会丧失德育教育的有利机会,还会使一些有害观点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某些教师脱离时代和文化背景,片面地强调天赋、灵感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撇开人类、人民利益的价值尺度宣扬科技至上的观点;无视国家、民族对科学家思想情操和知识技能成长的影响,鼓吹科学家无祖国、科学家是“世界公民”的观点;在科技领域中宣传一切惟欧美马首是瞻和主张“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等等。这些错误观点十分不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外,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成长领域中,党团组织和辅导员、班主任在这支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所起的作用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支队伍目前却难以很好地完成其职能。这是因为,除了队伍本身不够稳定,工作投入不够,工作不安心等因素之外,关键在于这支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待于提高。这种状况致使在课堂教学之外的这一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广阔领域中,出现了德育的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工程是当前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急待完成的重要课题。
四、“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
所谓“两个课堂”相结合是指学校教学小课堂和社会实践、社会教育大课堂相结合;“两个队伍”相结合是指教师队伍和党团组织、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相结合。“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是促进教书育人实效性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只有与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相结合,才能显示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力量。主要包括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理论课教师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思想教育工作、理论课教师紧密结合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教学、开设关于现实重大问题的专题讲座、完成校党委给予的特殊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等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只有与学校的党团组织、班主任和辅导员等学生工作队伍紧密结合,才能了解学生思想实际,才能使思想理论教育真正具有针对性;才能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全方位、立体化的系统工程。
五、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
所谓“主客体关系是交替式的复合关系”,是指在现代道德教育中,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模式被打破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学生不仅以教育过程的客体身份参与教育过程,而且学生还同时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接受道德观念的主体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
认识到这一点,对促进德育工作成效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教师与学生必须以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进入德育过程,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处于一种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和主动接受思想道德观念的状态,这样才能有效地使学生消除逆反心理,主动地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第二,教师必须在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说理内容和形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德育效果。
所谓现代道德教育是“主客体间的双向互动”,是指在现代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替代、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说,教师在一定条件下也需要向学生学习,因为学生特有的某些认识或思想道德观念有时也可能是反映了发展了的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而教师却面临着观念更新、接受教育的现实要求。因此,德育的主客体互动规律要求教育者、教师一方面必须经常地审视自己的教育内容、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否仍然保持着其代表社会生活规律的要求和社会生活未来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还必须经常地审视和研究产生于社会青年一代中所具有的普遍性、深刻性的新的思想道德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对它们应采取的态度,必要时还必须善于虚心向年轻一代学习,甘作自己学生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实际成效。
六、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人价值观的特殊性与社会价值观的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对于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来说,其中占有支配和决定性地位的内容是正确地反映人们共同的、本质的需要的价值观念,它们统摄、制约着价值观的其他层次或方面。因此,这种价值观必然是既反映了人们需要的特殊性、多样性,同时又体现了人们需要的普遍性、一致性,因而是个人价值观的特殊性和社会、集体价值观的普遍性的辩证统一。
例如,对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来说,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完全可以偏爱不同职业、喜欢不同风格的交往方式、欣赏格调异趣的艺术作品、褒贬不同的生活习惯、追求各具特色的个人发展模式,等等,这是其价值观的特殊性的表现。但是,他们在社会政治理想、人生观、科学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则具有共同的、一致的价值观念,即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共同的、本质的需要的价值概念,而且后者统摄、制约着前者,前者则服从后者的要求。
“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意味着承认个性发展及其多样性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则意味着在鼓励个性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在主导价值观如理想、人生观、科学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坚持进行统一的、一致性的正确价值观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能做到为促进社会进步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
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德育实践中应把引导、帮助和教育人们确立起包括理想、人生观、科学观、道德观、审美观等主导价值观在内的价值观念体系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
第二,要把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与鼓励受教育者个人的个性发展、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相结合,促进受教育者在主导价值观的影响、制约和决定性作用下个性的全面的、多样化的发展。
第三,必须注意引导受教育者在发展个性、追求多样化的价值目标时,要始终与主导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正确的科学观、集体主义人生观和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观相一致。
第四,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教育者必须以理解、宽容、与人为善、鼓励支持的态度去对待受教育者的合理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价值追求,以促进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成长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形成一种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心同德、和谐友好、相互促进的德育气氛,使德育工作的实效得以进一步提高。
实践表明,只要我们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书育人的规律,并在实践中应用,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书育人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