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试论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人本价值
    论文摘要:关怀理论是当代西方德育理论中影响深远的重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蕴含着人本主义的价值,对我国道德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我们应坚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除其糟粕。不断创新德育方法,重视道德情感的培育,倡导关心人、体谅人的价值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诺丁斯关怀理论;人文主义价值;实践意义
  在全球化问题日益严重、西方社会的规范道德面临困境及女性主义运动重新兴起的背景下.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斯坦福大学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1929一)教授.针对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道德教育成效甚微的实际.从关怀人的基本需要出发,强调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创立了关怀伦理学派。她从1984年出版的《关怀:从女性的观点看伦理道德教育》(caring:afeminineapproachtoethicsandmoraleducation)到1992年的《挑战学校教育中的关怀理论》iiechallengetocareinschools)等一系列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关怀道德教育思想。把关怀伦理学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德育思想中影响深远的重要流派。今天.研究和借鉴关怀伦理学的人本主义思想价值,对于构建我国以人为本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
  诺丁斯所创建的关心德育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德育理论上的全新的构建.它更是一套完整的德育体系她基于自身的女性道德经验.主张以关怀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培养青少年学会关心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与归宿.不仅对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还为这一德育理论的实施提供了一些策略性的建议
  1.关怀的重要性——道德教育的基础与核心
  关怀伦理学把学会关心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重要使命,认为关心(caring)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关心人、爱人也值得爱的人。关怀与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接受和认同。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关心和被关心,人类就无法延续。“关心”不仅是一种意向、精神状态,而且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应体现于教学、评价、管理等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使学生形成关心的品质和富有爱心。诺丁斯指出,现实道德教育中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意”的现象,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忽略了“实践”的道德层面.这种情况非但无法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很多学生反映教师和学校对自己漠不关心”。既然关怀是人的普遍需要.因此.我们可以以关怀为核心来组织整个教育.诺丁斯根据不同的关怀领域及其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设计了一套新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对自我的关怀;对身边最亲近人的关怀;对远离自己的人和陌生人的关怀:对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的关怀;对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的关怀:对知识和思想的关怀等”。咖
  2.关怀的基本形式——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
  诺丁斯指出,关怀分为自然关怀(naturalcaring)和伦理关怀(ethiclacaring)~种基本形式。一方面,自然关怀是原始的、最初的感觉,来源于爱的情感,是一种自然反应.“一种不需要伦理的参与而激发的关怀形式”。所有人都有无须做出伦理努力而产生自然关怀的时候.如母亲照顾、疼爱孩子乃是天经地义,自然的真情流露,此即所谓的自然关怀诺丁斯强调伦理关怀要依赖于自然关怀.自然关怀存在于人性良知当中,是自然的本能冲动,在自然关怀的情况下。“想要”(wan0和“应当”(ought)是不能分开的,自然关怀可以积累关怀与被关怀的记忆,增强伦理理想的力量,最终使伦理关怀得到强化。另一方面.伦理关怀以自然关怀为基础.根源于对自然关怀感情的回忆.“它的建立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和保存自然关怀”.
  翻是一种需要被唤醒及培养的道德感。由于自然关怀的范围是有限的.当人们没有自然关怀的感觉时,就会回想起自己关怀和被关怀的感觉.体验到别人的需要并做出“我应当”的反应.“它源于对自然关怀的记忆,需要做出伦理努力来担负‘我应当’的责任”。丁斯强调必须努力提携伦理关怀.以呵护原有的自然关怀.通过发展伦理关怀来扩大关怀的范围.把关怀的对象推及到那些与我们在社会地位、文化、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距离的人。尤其是当我们虽然看到了他人的需要,但却因种种原因不愿予以关怀.这时就必须借助伦理理想的激励.使我们对他人的需要做出自然反应.履行道德上的“我应当”。人与人的关系正是在这两种基本形式的关怀下。构成一个充满关爱的社会。“关心伦理更重视提高人际关系的道德水平,建立、巩固和完善人际关系是关心伦理的要务”。

  3.关怀的性质——关怀方与被关怀方互动互惠的关系
  诺丁斯认为。关心者(one—cairng)与被关心者(cared—for)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人际关系。关怀,实际上是关心者尽可能满足他人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的、并得到被关心者响应的一种行为。“关怀伦理本身就是原则伦理.它的基本原则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保持或提高关怀关系”。嗍关怀关系是一种互惠伦理,结束于被关怀方.既需要关怀者全身心地、开放地、无条件地关注被关怀者.合理满足被关怀者的需要:也需要被关怀者认可和接受对方的关怀行为.并积极地做出回应。她强调.关怀决非完全取决于关怀者一方的态度与目的。而必须考虑关怀者的“关怀”在被关怀者身上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果关怀对象没有体会到自己被关心着,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关怀关系就难以维持。也就难以构成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只有当学生真正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的感受产生同感时,才能做出真正发自内心的道德行为
  4.关怀德育的实施方法——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
  诺丁斯从关心伦理学的角度.从整个教育体系出发.提出了道德教育由四个重要的部分组成:“榜样(modeling)、对话(dialogu0、实践(practic~和认可fconfirm~ion)。”凹这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道德教育和道德学习的实施
  其一,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诺丁斯强调,“榜样”在关心德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学生学会关心的动力源泉和关键因素教师不仅要承担关心者的角色.关注学生的生活、情感和需要。还要承担榜样的角色,让学生获得被关心的体验。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实施关心的原则和方法.而应创造一个关心的身教氛围.以自身的行为示范如何关心。真切地关心学生、关爱学生,这种关心应该在所有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被关心的感受过程中生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和对社会的关心责任感,学生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影响,进而以之为榜样。
  其二。德育过程中应采用“对话”法。在道德教育中,对话居于核心地位.是学会如何创立并保持与他人的关心关系的基本方法。“对话”目的不是为了劝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对话双方彼此关注.进行情感的交流,建立并维持一种充满关心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对话的过程是平等而开放的.以传达真实感受为基础以接纳关心为导向.允许各自表达心声。共同寻求彼此间的理解、同情和欣赏。“对话可以是轻松的,也可以是严肃的;可以富于逻辑性,也可以充满想象力;可以偏重结果,也可以着重过程”。
  其三.强调在“实践”中掌握关怀技巧。“实践”的目的在于积累经验.让学生参加定期的、无偿的服务活动,使之学习给予关心的技能,体验关心与被关心的期望,培养关心的能力.并转化为一种习惯。诺丁斯注重实践教学.主张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各种关心实践的机会,在人员、场所、学制和课程上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如果我们希望人们过一种符合道德的生活,关心他人,那么我们应该为人们提供契机。使他们练习关心的技巧。更重要的,使他们有机会发展必需的个性态度。倡导关心的实践,培养关心他人的态度”.为关心的道德生活而准备。其四.关怀双方应建立相互“认可”的信任关系。“认可”是建立在深厚关心基础上的一种爱的行为过程.是双方试图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是进一步加强双方之间关心关系的过程。认可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相互认同,其中。教师在认可学生时。既不是教条式的命令,也不是只说学生爱听的好话或一味地表扬学生:不仅应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及时加以肯定.而且还应认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指出其行为不当的后果.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
  二、关怀伦理学的人本主义价值
  1.重视道德情感的作用
  关怀伦理学重视道德情感的作用.强调情感对动机的发动作用。认为道德原则不足以产生道德动机,人类的情感才是激发道德的动机力量.情感高于认知和推理.理性要服务于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情绪态度诺丁斯把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新型人际关系理解为一种情感交融、以情育德的关系。致力于发展维持关怀关系所需的态度、技能和需要。把培养人们的道德热情(passion)特别是道德情操(sentimen0作为关怀行为的出发点。当然,关怀教育思想也并非排斥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性.只是认为情感的作用更加重要。

  2.强调道德环境的重要性
  关怀教育思想强调环境在道德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道德行为。人都要受到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诺丁斯提出.学校在面对各种问题时,通常做法是增加新的课程.如青少年吸毒问题突出就开设讨论毒品的课程.有犯罪问题发生就开设法律常识课,婚前性行为严重就开设性教育课程等等.这种应急式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应改变整个学校的氛围.营造有利于道德生活的良好环境。只有道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的人,如果学校本身是不道德的。对学生漠不关心,充斥着偏见、权威和控制的学校氛围,难以形成相互关怀、关爱的和谐关系,就不能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

  3.主张道德教育的连续性
  诺丁斯提出.关心德育在校内的有效实施.在课程设计上要有连贯性,包括地点、人、目的和课程内容等为关心提供连续性的支持。一是目的的连贯性。即学校是关心的中心,其首要目的是关心。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是关心他们,也是鼓励他们彼此关心的地方。二是教育地点的连续性.学生应在学校的同一栋建筑内学习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得安定感,应尽量以小班、小学校、少换学校和教室地点使学生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发展一种安全感、归属感和信任感。三是人的连贯性。诺丁斯希望老师能和学生在相互满意的基础上相处至少三年以上的时间.既使师生间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发展关心和信任的关系.也使学生之间有足够长的时间来相互了解、相互合作。如果经常更换,师生间难以彼此深刻了解.建立信任关系四是课程的连贯性,即以关心为主题贯穿于教育计划中,诺丁斯主张围绕不同的关怀领域包括关心自己、身边亲近的人、关怀陌生人和远方之人、环境中的动植物、地球、人造世界、环境到知识观念等,涉及到不同的态度、知识和能力,应制定连贯性的课程体系,展开系统的关怀道德教育
  三、关怀伦理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尽管关怀理论过于强调个人价值、个人利益、个人自由的至上性。但由于其包含着维护人的尊严、发展人的个性、颂扬人的价值的合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是对西方伦理道德观中仅强调自我和个人权利.忽视人们之间的关怀与情感的挑战、批评和纠正。我们要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除其糟粕,借鉴和吸收其关怀理念的教育方法及合理成分.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在教育理念上.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关怀德育理论强调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从人的爱与被爱、关怀与被关怀、理解与被理解的需要出发.给受教育者以体贴与关爱。在道德情感教育的实践上。把个人当作道德的主体,尊重人的个体多样性、具体性和实用性,主张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和平等交流的关系。这对于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了有益的价值。高校德育的核心是人,归根到底是人对人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的教育活动,关注人的生存发展意义和内在价值实现,以改善人的思想行为、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道德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从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来看.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客体,也是德育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既是提升道德境界的前提.也是道德教育能否获得实效的关键。道德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道德的发展需要.自主接受信息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应借鉴关怀伦理的人本主义价值.在构建师生之间相互关怀关系的基础上,着力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人的道德、完善人的个性、拓展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将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潜在的发展动力。

  2.在教育内容上.应突出“关心”的主题和人文关怀
  关怀德育理论高度重视情感的作用.强调关心对学生的认识发展、社会发展和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张道德教育是一种通过情感交流来教会学生爱与关心的过程,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性教育关怀理论所强调的“关心”是一种富含积极关注、尊重、宽容与爱等伦理主题的价值取向,不仅指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心.而且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关心的品质和学会关心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目前与将来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所起到的社会影响与作用都是极其重要的.需要承担社会道德的价值期望.具备促进社会和谐化的道德理念,因而。关心、尊重、合作与爱理应成为他们所具备的道德素质。对大学生进行以关心为主旨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关心”理念,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又符合社会的需求。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应注重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和调节功能,结合学生的道德需要、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学会关心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利他精神.引导学生主动走出自我中心的圈子,学会在群体中主动关心他人、欣赏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学会与人沟通与分享,引导他们学会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共同承担人生和社会责任,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注重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不断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3.在教育原则上.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个性发展
  关怀德育模式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受.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主张道德教育要重返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的心灵。通过社会实践和交往活动.设置生活情景.使学生学会关心,强调只有重视个体性、具体性和学生真实感受的关心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使教育更加人性化、具体化、生活化。这启示我们,任何道德教育如果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不指向生活现实,就难以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大学生作为自主意识很强的群体,他们对纯粹灌输式、填鸭式的道德教育方式和空洞的理论说教.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而难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每一个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是道德的承担者.道德的真正存在并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的内在自觉,只有被内心信念认可并实践的道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学生对道德识的掌握与理解。而且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社会生活.把道德教育目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在道德分析、判断、选择过程中的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4.在教育方法上.应发挥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
  关怀理论注重道德感染力和榜样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认为身教(modeling)是道德教育的关键要素,教师关心的行为是学生学会关心的动力源泉和无言向导.主张教师在德育实践中认真观察与感受学生传递的信息,善于与学生建立起关心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平等交流,营造有利于道德教育的环境,通过关心、对话、教师榜样示范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与体验关心。这启示我们,教师应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身良好的师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起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示范作用。当代大学生自尊感很强,对于理解、信赖和赞许的情感需要十分强烈,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的道德人格,认真地观察与感受学生传递的信息。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和谐融洽的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充满关怀、关爱的道德情境。让关心与尊重的价值理念得以传播.善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尊重、平等、宽容与对话方式开展道德教育。通过情感的沟通、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启迪,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不断增强德育的情感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试论兴国山歌的音乐特征
    试论如何实现住宅建筑造价降低
    试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实施策略
    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传播学的…
    试论项目管理模式下的质量管理
    试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
    试论编辑加工和校对中的思维差异及转换
    试论编辑惯习的历史建构及其生产
    试论网络文学的研究路径
    试论作文训练的一条新思路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
    试论辅导员在军训期间强化学风建设的方法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