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摘要:“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学案导学”的基本概念  
    “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对教师而言,它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舞台;对学生来讲,它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和集体合作的能力,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 以教师调控为手段, 注重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培养, 有效地发展学生个体素质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教学体系。[1]教师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对照学案预习, 了解和初步掌握课本的基本内容, 并通过对疑难问题的积极思维、探究和讨论, 对本内容进行较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样, 在课堂上师生就有了共同的、感兴趣的话题, 这就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时空余地。从教师的角度上看, 教师可以集中精力采用交流研讨、成果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启迪创新; 从学生的角度看, 通过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活动, 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开发, 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陶冶, 个性得以发挥。与过去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 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需要自己学习, 自己思考, 在课堂上阐述自已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有时还要自己动手实践, 课堂变成了学生大显身手的舞台, 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案导学的精髓在于“学案”加“导学” ,它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 学会与会学, 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2]而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学习方式,既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学案”的编写
    (一)学案的编写。
    学案教学中,学案的设计是关键,学案设计是实施学案教学的重中之重, 高质量的学案是成功实施“学案导学”的基础。根据“学案”的理论依据、核心理念和课堂教学原则,在充分了解学情、吃透教材、理解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实施要求和学生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编写成“学案”。[3]其内容及模式如下:
    【三维目标】将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确地写在教学案中,使学生在展开学习活动之前就能明确学习目标,并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指出本课时中的教学要求,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学习的方法。
    【预习模块】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是以学定教的基础。复习梳理学习本节课需要的基础知识,自主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采用填充、图表、练习等各种形式。
    【教学模块】落实以教导学之精神,进行课堂主干知识的学习,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体现,要精讲精评,短时高效,教学设计思路要清晰、贴近学情并符合认知规律,重在解疑释难、导学启思、解决问题。
    【精练反馈】设置部分习题,难度较低,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落实基础。这也是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效果的所在。
    【课堂小结】梳理本课知识要点、重要的方法及教学思想等
    【拓展延伸】此环节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发展学习的过程,它的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拓展延伸的内容,要分层设置,分层要求,使之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启发性、典型性和创造性,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拓展运用。
    【课后作业】把握层次性、针对性和适量三个原则,精心设计课后练习题。这些习题要涵盖主要教学目标,难度由小到大,题量适度,以确保作业的效度和信度,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后记】教师教的心得及其修改、补充;学生学习心得、体会或错误订正等。
    (二)学案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主动求知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案例,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做到心中有“人”。
    2. 探索性原则。
    设计的学案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关键在于所设计的导学问题是否有探索性。因此,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依据学情, 精心构建导学问题链。问题设置要科学, 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创新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案设计也要强调内容创新, 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勇敢求知, 求新求异。
    4. 灵活性原则。
    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内容上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发展性原则。
    学案不应是教师“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专利, 而是无条件向学生开放的, 融合师生共同心智、和谐共振的学习方略。这样,学生与老师的思维相互碰撞,融会贯通,不断发展。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依案预习,指导检查。
    教师首先将编写打印好的“学案”提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以“案”为依据,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中的“知识整理”部分。在预习中获取基本知识,体验成功,发展能力。因此,教师要认真指导、督促、检查学生完成“学案”中的“知识整理”部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己获取部分知识的能力,逐渐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组织讨论、精讲点拔。
    上课时,教师应检查学生完成“学案”预习的学习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就“阅读思考部分”展开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引导、点拔、答疑,教师针对学生讨论、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搜集、整理信息,进一步调整确定精讲的内容,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教材难度较大的问题或学生一时半会很难弄清的问题,或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学生一时还不能有效掌握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重点讲解,抓住要害,理清思路,以问题为突破口,使重点得以解决,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反思领悟、能力训练。
    通过以上各环节的学习、讨论、讲解,结合学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小结,把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同时回顾学习目标,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同时通过“学习训练”进一步使知识、能力得到深化,使知识得到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完成能力训练的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程度,反馈下一步教学的要求。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学案导学”应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任何方法都不能简单地搬用, 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4]学案的使用也是如此, 教师应通盘考虑,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学案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条。传统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期望学生按预定设想作出回答, 若不, 就努力引导, 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 这是课堂教学悲哀。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避免将“死的”学案变成看不见的手 , 支配着“活的”教师学生。事实上, 名师的高明之处, 就是善于在多变的教学情境中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让课堂高潮迭起, 以实施有灵性的教学, 倡导有灵气的学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指导思想,运用学案组织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适应了现在学生的特点,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要求。这是教学领域一种新的创新,也是向高一层次进军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赵晓宇.浅析学案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
[2] 张天宝.新课程与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关士伟,藏淑梅.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j].教学探索,2005(8)
[4] 肖川.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m] . 长沙: 岳麓书社, 2005: 98; 4.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谈小学体育课说课
    浅谈贵州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长距离PE重力…
    浅谈青浦区水利水闸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浅谈静电危害防护管理
    浅谈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
    浅谈构建和谐校园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浅谈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