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议“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然后就如何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出了培养标准,明确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是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而提出来的。纵观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基本内涵有二点:一是认为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二是认为教师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简言之,“双师型”教师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而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基本上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企业工作经历。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政策规定,难以获取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故将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既可担任理论教学,又可担任实训教学,虽无双职业资格证书,但已具备了双师素质的教师称为“双师型”教师。如何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职教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 “双师型”教师标准
        1.教学能力
        (1)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2)能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并熟悉相关课程的内容;(3)能主编所任课程的教学大纲,参编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4)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组织与指导工作;(5)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和同行好评;(6)具有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2.教研能力
        (1)能承担综合课程开发工作,并编写课程教材;(2)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3)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撰写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能指导专业建设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3.专业实践能力
        (1)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以及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并有技术开发或设计成果;(2)具有中级技工以上的生产操作能力,获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等级证书;(3)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并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具有加工工艺、实验及创新能力。 

      二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要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二要从生产、科研第一线聘请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三要制订利于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
        1.利用假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
        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规范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检查与考核,突出工艺与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指导教师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应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3.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室建设
        专业课教师在相关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参与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锻炼教师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4.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及教育部组织的师资培训
        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师资格证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科研开发与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5.鼓励教师到生产厂矿收集资料,参与“产学研”科研项目
        通过产学研结合将新设备、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达到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6.通过外聘,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积极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将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带到学校;另一方面,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的交流中,可以促进专业课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高职教师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
        7.制订激励措施和考核制度,促使专业课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
        首先,建立定期传帮带培训制度,让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带动较差的,并实行必要的奖惩制度,以期在较短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议快播侵权被处天价罚单中的行政法问题
    浅议旋耕机的正确使用与保养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的…
    浅议全面预算管理
    浅议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浅议做一个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浅议如何围绕企业中心开展工会工作
    浅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浅议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
    浅议幼儿园教学立足儿童自身:应然与实然之…
    浅议课外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实施“双轨”评价 提升作业“实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