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静电安全越来越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但在静电的危害防护工作中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因此,对静电危害防护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预防静电事故已经成为了相关安全管理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静电;管理系统;风险评价;戴明环法则
中图分类号:o4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0-0045-01
当前关于静电安全技术的文献相对比较多,系统性和科学性也较强,但这些文献在静电危害的防护和管理方面关注的比较少。防静电技术是科学控制静电危害的基础和前提,防静电管理是确保静电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的保障。由于静电自身的特点,静电危害的管理比明火管理难度系数更高。静电无处不在,是一种无形的安全隐患,必须通过科学的风险分析、合理的防护措施和系统的管理对静电进行控制。
1 静电管理探析
结合管理体系戴明环p,d,c,a法则,建立有效的静电防控管理系统,使其在运行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改进,保持持续的有效性。
建立有效的静电防控管理系统,要做到:①制订防静电管理制度。制订的防静电管理制度必须贴合企业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指导企业进行防静电安全管理。②建立防静电技术文献档案。搜集关于静电技术、防静电技术标准方面的文献,并从中筛选、识别符合企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内容,整理归档,使其成为指导企业防静电管理的技术依据。③编排重点部位、关键装置防静电作业指导书。在编排指导书时,可以参考公司建立的防静电技术档案。④建立静电危害风险评价档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风险评价方法。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sca)、预先风险分析法(pha)、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等。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人、机器设备、物料和现场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确定静电产生的部位、方式、危害程度和有效的防范措施,并组织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对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评审和确认,最终形成防控静电风险评价档案。⑤加强专项培训和宣传。在培训中,要对培训的时机、方式和内容进行合理化设置,并严格按照安全培训的程序进行,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技能。另外,培训要讲究实效,不能做简单的书本式培训,而要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通过在重点静电防护区域设置防静电警示标志、张贴防静电宣传挂图、静电作业指导书等形式,使员工能更好地熟悉企业内部静电危害风险,掌握防静电技术。
2 预防措施
2.1 提前预防措施
在风险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公司各环节的防静电安全进行整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人体静电防护:注意防静电服、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正确使用,避免在人员的操作中产生静电;在关键区域的入口和危险工序中增设人体静电释放器。②设备静电防护:根据国标和行标的标准要求,应在相应的设备上设置静电接地装置,在关键部位要安装本安型静电接地报警器。③环境措施:结合企业的特点,通过增湿、屏蔽等手段减少环境因素造成的静电产生。
2.2 效果的检查和确认
检查和确认防静电危害工作的效果是静电安全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企业运营过程中对静电危害的检查和确认直接影响着静电危害管控的效果。静电防护措施只有时刻保持着有效状态,才能保证静电危害检查的有效性。由于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容易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干扰,并没有对防静电的效果进行确认,这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以静电接地检查为例,图1为常规接地夹的使用图示。
在日常检查中,图1中所示的静电防护往往被认为是安全的,于是工作人员在没有深入检查之前就下了合格的结论,这给公司的安全管理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要完成正确的检查流程,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检查和确认,例如确认1处的接地是否有破损、导线与接地端连接是否牢固;1处与2处之间的导线是否有破损、腐蚀等问题;2处导线与静电接地夹的连接是否牢固,螺栓是否松动;3处的静电接地夹与设备连接点处是否有无污物,连接是否有效等。任何一个部位出现破损或松动,均可能导致静电大量集聚而发生静电安全事故。
对设备进行静电防护的检查和确认需要对其做全面、具体的专项检查,企业可以使用点检表的形式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列出检查的部位、防静电设施、检查内容等项目,有效避免
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漏项。
2.3 定期检查和识别
根据戴明环管理法则,在企业的静电防护中,需要根据平时的静电防护检查结果对静电危进行进一步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和应用,对存在缺陷或不完善的环节进行纠正,并制订有效的措施,使静电危害防护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 结束语
企业在进行静电危害防护时,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协调技术与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静电防控技术与静电防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让技术作为企业防控静电危害的依据和标准,同时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各项防控技术得到有效的实施,最终达到防控静电危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郎永强.静电安全防护要诀[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编辑:王霞〕